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探寻自竹沟走出的英雄们的事迹

来源:河南工业大学法学院 作者:郑一菡

值此特殊时期,为响应国家号召,对疫情严防严控。2020年8月5日,河南工业大学法学院“竹沟实践团队”采取线上线下共同进行的方式来完成今日以“追忆烽火岁月,抒发爱国情怀”为主题的暑期实践,接受红色精神洗礼,提升爱国主义素养,激发奋斗热情,汲取前行力量。线下以李紫薇同学为代表,参观了解竹沟革命纪念馆,同时线上小组成员通过收集整理英雄事迹,观看学习相关红色影片等方式,通过多种渠道进一步加强对竹沟走出的英雄事迹的学习与体会。

2020082415164186

竹沟,在河南抗战史上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是我党在中原地区发展的重要阵地和战略支撑点。正如当地一首民歌所唱:伏牛山,桐柏山,竹沟那个就在两山间,英雄的土地,革命的摇篮,抗日指挥部,屹立在中原,竹沟历史多辉煌呀,“小延安”美名天下传,天下传!

刘少奇、李先念、彭雪枫、张爱萍、王国华、陈少敏……一个个共和国的功臣来去匆匆,步履坚定,他们在竹沟运筹帷幄,打开了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地区敌后抗战斗争的新局面,锻造出一个“红色基地”“革命摇篮”,从竹沟先后走出10位党和国家领导人、80多名省部级干部和100多位将军。

在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小组成员认真聆听了讲解员对竹沟红色历史的讲述,近距离体会刘少奇等同志们曾生活战斗的地方,了解当年中共中央中原局和河南省委,开辟以竹沟镇为中心的中原革命根据地,建立鄂豫独立游击支队,为新四军培训干部,发展抗日武装的可歌可泣史实。

这些革命战士的照片、工作曾使用过的油灯、茶具、桌椅板凳、在酒馆背后隐藏的工作室等,透过大量影像、展板和陈列的历史文物,大家接受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充分感受了革命先烈的政治信仰和人格力量,在思想上受到强烈震撼和洗礼。

纪念馆里有几份蜡版刻写的八开油印纸静静地躺在展柜里,柔和的灯光投射在纸上,字迹清晰可辨——这是一份似乎仍散发着油墨香的《小消息》报。1938年7月,河南省委决定在竹沟创办省委机关报《消息》。当时,报社的全部家当只有一部小半导体收音机,一块活动钢板和一部简易油印机。即使这样,《消息》仍坚定地出版着,传递着延安最清新的气息。《消息》报传遍大江南北,当年12月,河南省委宣传部为《消息》报出版百期庆功,改名为《小消息》。

1938年9月下旬,彭雪枫率部队即将开往豫东,决定创刊发行《拂晓报》。他题写报头,撰写热情洋溢的创刊词《我的良师》。9月30日,东方破晓,竹沟镇党政军民隆重欢送新四军游击队东征,彭雪枫宣誓:“不复失地,誓不生还。”《拂晓报》创刊号也随着东征的队伍广为流传。1939年,该报通过周恩来、范长江的帮助,一度发行到亚洲、欧洲、美洲等一些国家的首都。1946年报纸出版1000期后,为纪念在河南作战牺牲的彭雪枫同志,《拂晓报》改名为《雪枫报》。

2020082415170464

“功在国家名留青史,革命英烈永垂不朽!”我们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接受红色教育,铭记党的恩情。铭记梦归处,不忘来时路,先烈们的无私付出,带来了现如今的繁华盛世。

线上我们观看了《竹沟回忆》这部纪录片,看完这部影片之后我们深深的感受到新中国的来之不易。短短两个小时,感慨万千,这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中共始终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即便是在最危难的关头,也绝对没有放弃,没有退缩。我们如今的生活,是建立在血和泪之上的;我们如今的辉煌,也是无数的革命烈士用生命换来的。不离不弃,和衷共济。我想这也就是新青年们需要铭刻于心的真理吧。如今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我们要回首往昔峥嵘岁月,传承红色革命精神,亲身践行着烈士陵园前的题词:你们活在我们的记忆中,我们活在你们的事业中。

回首往昔峥嵘岁月,传承红色革命精神。通过这次参观学习,小组成员们在思想上受到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学习革命先辈这种为祖国、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精神,接过先辈手中的旗帜,沿着先辈奋斗的足迹,肩负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不断锤炼情操,以实际行动为建设和谐社会而不懈奋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300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临近乡镇,聆听民生

…… 袁盈盈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百年大计,教育先行

…… 马航宇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不忘初心跟党走团队暑期社会实践第二日

…… 盛国权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且向百花头上开

…… 朱瑜盈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游三地,住房教育敲黑板

“不忘初心跟党走”实践队千里访民间。民众热情配合,满载而归。…… 朱瑜盈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不忘初心跟党走”暑期社会实践队在今天的实践之旅中主要从推进城乡均衡发展、解决房地产泡沫、构建食品安全环境、推进物价持续稳定这四大方面来关注深入群众,传承十九大精神。 …… 陈佳维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傲霜斗雪,灿然怒放

参观郭凤韶故居有感…… 金心媛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最新发布

谈谈家常里短
在石板沙村我们的队伍见识过水上的风景,农田的兴兴向荣和路边独特的壁画。今天,我们想要走进村民的生活和他们聊聊家常。走进奶奶家,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房子有点老旧,但电器很全面,谈话中了解到温饱不再…
暑期社会实践|“听音识心”——从网易云音乐APP使用情况看当代青年的精神需求与精神追求
2020年7月12日至2020年7月23日,南京师范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心之声”调研团队展开了线上调研活动。网易云音乐是2013年发布的一款音乐播放软件。虽然起步较晚,但凭借广大年轻用户的青…
南航大学生疫情期间对甘孜小朋友的线上各式各样的支教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031940116何平手机13713658153qq1139424462主题:疫情期间对甘孜小朋友的线上各式各样的支教南航大学生:用支教巩固汉藏民族情谊,丰富疫情下的大学生生假期生活导语:疫情当下,大学生该如…
【最新动态 光电学院】走近大泽山葡萄
8月24日,烟台大学大泽山助农小队开始进行下一阶段的实践任务。经过前两天的调研与考察,实践队按照昨日讨论的计划,再次乘车前往大泽山,打算更进一步地了解大泽山的葡萄种植技术。到达葡萄种植基地后,当地…
疫情期间对甘孜小朋友的线上各式各样的支教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031940116何平手机13713658153qq1139424462主题:疫情期间对甘孜小朋友的线上各式各样的支教南航大学生:用支教巩固汉藏民族情谊,丰富疫情下的大学生生假期生活导语:疫情当下,大学生该如…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031940116何平 手机13713658153 qq 1139424462 主题:疫情期间对甘孜小朋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031940116何平手机13713658153qq1139424462主题:疫情期间对甘孜小朋友的线上各式各样的支教南航大学生:用支教巩固汉藏民族情谊,丰富疫情下的大学生生假期生活导语:疫情当下,大学生该如…
温情社区,感动我心
八月的孝感,最高气温接近四十度,用一个字来形容:热!走在故乡的路上,迎面而来的夏风热浪似的扑来。大街小巷上的人们虽步履匆匆,脸上却都挂着一抹满足幸福的微笑。为响应学校要求大学生进行暑期社会实践…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景区调查旅客民意之疫情旅游
为了深入了解疫情之下,游客们所受到的影响,助力国家旅游业的发展。8.10日,黑龙加八一农垦大学学生郑添文来到了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海上观音景点,以“调查疫情期间国情社情”为主题,开展了实践活动。三亚…
推动智慧养老,弘扬敬老新风
8月17日至21日,山东大学法学院益寿之家—基于社区互联的智慧养老服务团队七名成员分别走访了六个省份的七个社区进行实地调研、开展公益服务,为完善创新创业项目的产品开发提供新思路。2020年疫情期间,老年人…
中医理疗进乡村,医带医路促发展
2020年8月01日起,由福建中医药大学护理专业11名同学组成的“振兴乡村”三下乡实践服务队,在队长薛志伟的带领下,以“情系家乡,服务基层”“中医理疗进乡村,医带医路共发展”为主题开始“云调研”“云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