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来自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5位学生开展了主题为“探究农户生计资本对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与否、采纳程度的影响”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烈日炎炎的八月,她们离开了舒适的空调房间,走进农村、接触农户、了解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便捷美丽乡村
土规1802班曹姝雯同学在家乡山东省齐河县祝阿镇展开了调研。此次深入乡村调研,使她切身体会到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国乡村发生的巨大变化。村庄的环境变得生态友好,交通更加便利畅通,住房舒适安全,村内还开辟了休闲娱乐广场。崎岖不平、尘土飞扬的小路,变成了连接外环与乡村的水泥马路。从前,秸秆焚烧的烟柱比比皆是;现在,肥沃的土地上孕育了遍野的绿色。
图为吉王村翻新道路,曹姝雯摄
趁着刚下过雨的凉爽,曹姝雯同学走进其中一个实践村庄——葛谢村。葛谢村农业主要发展果树,田内有大片的梨树、桃树,其中穿插着少量的玉米作物。此时已临近果树收获的季节,各种果实都缀满了枝头。在规模较大的果园中,农户还饲养了鸡、鹅等家禽,既为果树提供了天然肥料,又能除去杂草、害虫。这种农业生产模式既能保护耕地,又能够显著提升农民收入。不过大部分农户没有条件发展如此规模的绿色农业,种植果树的收入只能满足基本温饱,因此需要外出务工或操持其他副业来提升生活质量。
图为果园中的家禽,曹姝雯摄
机械化高效乡村
通过走访葛谢村村民,曹姝雯同学了解到该村的机井灌溉已经十分普及,农户走到田间地头,只需插卡,潺潺清水就会流淌到田地里。
图为果园中的机井,曹姝雯摄
在走访吉王村的过程中,她来到一家拥有各类农用机械的农户家中。玉米收获后,农户利用秸秆粉碎机将秸秆覆盖还田。秸秆覆盖在农地上,形成土地保护层,可以减轻阳光照射强度,夏季降低地温,减少地面水分蒸发,其它季节也可以达到保墒的目的,腐烂后又能增加土壤有机质。除了秸秆粉碎机,该农户家中还有播种机、收割机、深耕机械,使她切身体会到了农业机械化带给农户的便利。
图为农用机械,曹姝雯摄
现如今,耕种条件和灌溉条件愈加便利,机械和电力逐渐代替了部分劳动力,减轻农民劳动负担的同时,也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保护耕地生态乡村
七里闫村是曹姝雯同学拜访的最后一个村庄。在通往村庄的路上两旁分布着大片的耕地,种植着高矮不一的玉米作物。七里闫村主要种植玉米和西瓜,其中西瓜采用大棚生产,为该村村民带来了良好的收益。
图为西瓜大棚,曹姝雯摄
在齐河县,村庄的粮食作物都是玉米和小麦,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秸秆,因此秸秆覆盖、秸秆还田技术在齐河县得到了良好的推广,七里闫村也已经实行了5-8年。近两年,这里的农户还用起了生物肥、菌肥,减少化肥的使用,保护耕地、增长肥力、蓄养土地。
可见,随着农村生产的发展,保护耕地越来越受重视,政府也在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我国农业正在朝更生态环保的方向发展。农户们都十分信任政府的农业政策,并对未来生活抱有较高的期望。相信随着乡村战略的持续实施,可以逐步实现农户对美好生活的愿望。
图为收获后的村民,曹姝雯摄
正如保护性耕作技术专家任晓东所说:“我可以退休,但保护性耕作的推广不能停,必须把它当事业去做,要用几代人传承。因为做好这件事就是保护我们的黑土地,就是保护好我们中国人的饭碗!”所以在此我们也呼吁:我们应持续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241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