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旷野里的麦秆,散发着属于他们的生命气息,从丰收的季节里隐退下来,带着草木的馥郁芬芳,一点点排列组合,最终成就了我们眼前的麦秆画。一切好像就是如此顺理成章,最常见最普通的麦秆,在巧手匠心之中,在时间的洪流之下,最终成为精巧华美的麦秆画。
漫步在非遗博物馆里,静静体会专属于丰安大地的神韵。在这片土地上,质朴的庄稼汉,用他们同样质朴的世界观认识这个世界,形成了专属于浦江的神韵。他们的祭祀、宗教、审美都与脚下的黄土地密不可分。而自黄土地萌芽的麦秆,恰恰是他们表达自己审美的最好材料。
收割、处理、剖、刮、浸、染、拼、压,麦秆画制作者在这个过程中,赋予了麦秆生命,将之塑造成了自己希望的模样。一寸一寸,拼接成了一个个质朴而又美好的梦想。以麦秆为笔墨,画出属于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情思。每一寸麦秆,见证劳动人民的汗水的同时,也见证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每一张美丽的图画,都是面朝黄土背后的欢笑。
麦秆画非遗传承人曾经提到,麦秆画的经济价值不高,很难从中获利,但即使如此,她还是会坚持传授这一门技艺,让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泛地流传,不至断绝。这些可敬的传承人,正如一根根麦秆,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无论外界是否关注,无论能否从中获利,他们都在那里,静默生长,传承不息。
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
“巧手慧心,荟萃之江”浙江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查暑期社会实践团
金旷
2020年7月30号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195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