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潍坊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非遗传承调研队队员于8月10日到8月12日走进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孟庙孟府开展了“人类瑰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主题暑假“三下乡”实践。
孟母教子,理念传古今
孟母教子传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三迁择邻、断织喻学、杀豚不欺子、孟子出妻”等系列故事,讲的是孟母从慎始、励志、敦品、勉学以至约礼成金、言传身教而不断完善孟子人格的故事。调研队队员跟随讲解员参观了孟庙,在参观启圣寝殿——孟母殿时队员向游客介绍了孟母教子传说的起源和主要内容。在讲起这些时游客很惊讶,并讲道:“不是特别清楚呢,我们只知道“孟母三迁”这个故事广泛流传,并不知道这是国家宝贵的非遗文化”。采访结束后,两位游客肯定了队员此次实践活动的积极意义,并感叹国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决定以后会更多地了解、学习非遗文化。
图为调研队成员拍摄的的孟府。
通过在孟庙的走访调研和对工作人员的采访中,队员还了解到邹城当地政府一直十分重视对孟母教子传说的保护与传承。当地政府利用文字、录音、数字化多媒体等手段搜集、整理孟母教子传说的相关内容,旨在做到对孟母教子传说的真实、全面、系统记录。与此同时,在邹城当地举办了多年的“中华母亲文化节”,组织人员以传说为基础进行戏剧、音乐、书籍的创造性转化。
泥人指尖塑,创意融古今
面塑是邹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面塑俗称捏面人,是中国北方民间传承千年的传统手工艺术之一。了解完孟母的故事后,调研队队员到孟府拜访了现民间面塑、泥塑邹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孙艳斗。
一进入孙艳斗的工作室,入目便是琳琅满目的面塑作品:孟母断机、桃园三结义、钟南山院士像……更有各式各样的动漫人物、游戏人物以及他的小书童、孟府小公仔等原创形象被做成了钥匙扣等小挂饰,不仅传承保护了面塑这门传统手艺,还提高了大众对面塑的认可与喜爱。孙艳斗幼时便对捏泥人非常感兴趣,但一直没有做更深一步的尝试,直到2015年,孙艳斗陪孩子玩黏土游戏,结果一发不可收拾,便请教了一位专业的面塑老师,由此开始了五年的面塑事业。孙艳斗说:“我真的很感谢政府的认可,因为政府的非遗‘六进’——进景区政策,我有幸在孟府建立了自己的面塑工作室。”
庚子新春,新冠肺炎疫情袭来,作为民间面塑、泥塑邹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孙艳斗宅在家中也没有停止创作,还以钟南山院士为原型创作了面塑作品。复工后,今年由于疫情防控原因孙艳斗的生意并不景气。在采访中,他坚定地对调研队队员说:“我一定会将面塑这门传统手艺传承下去,创新出更多有意义的面塑作品,因为它是国家的文化瑰宝,以后要将我的儿子培养成我的接班人,把这门传统手艺发扬光大。我们捏面塑里面有传承,不但是一种传承,还有一种精神在里面,有我们中国的文化在里面。”
图为调研队成员正在观赏孟母文化。
通过本次对孟庙孟府的走访调研,调研队队员对孟母教子传说和面塑这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亲身体验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这次实践活动对于提高大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具有重大意义,更好地传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有利于青年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张扬青春活力,提升综合素质,成长为符合新时代发展需要的具有坚定文化自信的优秀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151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