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加强非遗传承,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发展,潍坊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非遗传承调研队队员决定以“人类瑰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为主题开展实践活动。2020年8月12日,非遗传承调研队队员孟维一到达位于天津市南开区的鼓楼和位于其东北角方向的古文化街进行参观了解。在此次对非遗的探索调研活动,调研队队员充分认识到人类瑰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加强非遗的传承与创新,可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泥人颦笑间,一览鼓楼景
队员先到达了鼓楼风景区,看到了天津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泥人张彩塑展馆,来到展馆内,瞬间就被萦绕之中的庄重气氛所震憾。一进门迎面看到的,就是一整墙栩栩如生、形态各异的彩塑,整整齐齐的陈列在玻璃柜子里。透过那层玻璃,队员可以看到关公的细细胡须,可以看到欢喜娃娃的小小酒窝,还可以看到明眸美人一颦一笑……它们似乎在向队员诉说着属于他们的故事。
队员还对民俗博物馆参观的游客进行了采访。队员向正在观看天津风筝魏制作技艺的游客讲明调研目的和成果,采访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是怎样的关系时游客说到:“我觉得所谓传承就是在历史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泊,创新就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突破改进,创新就是为了更好的传承。”旁边一位小姐姐也说道:“大家可以努力学习非遗的知识,加强非遗的宣传,支持非遗的发展,做非遗最好的传播者。”从这些传统技艺背后可以看到中华五千年文化积淀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这是老祖宗留下的珍贵财富,需要好好保护,认真传承。
图为调研队成员正在对民俗博物馆参观的游客进行采访。
心驰神往工艺精,喜爱之间悟发展
队员在各个展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传承与创新发展进行参观学习,从中学习到了很多。不管是传统地方特色美食还是非遗手工技艺都令人心驰神往,喜爱不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市为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特别制定了《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条例充分突出“保护”二字。队员们看到调研成果,了解了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受益匪浅。
各项非遗流传至今,都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承载着中华五千年文化的优秀载体。因为如此,才能深受中国甚至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和口口相传,但原因却不止于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能流传至今,发展的更加灿烂,更重要的在于传人们做出的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凸显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和文化自信。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人们所做出的创新就是为了更好的传承,更好的弘扬、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图为调研队成员拍摄的非遗文化。
这次调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是千千万万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的非遗大家庭中的一小部分,它们的历史传承与创新发展的现状却是绝大多数的代表。传承人在保持非遗“原汁原味”的基础上不断做出创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注入活力,既是弘扬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是结合时代发展促进了文化创新,更有利于增强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也为祖国和民族的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145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