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归来仍存乡风

来源:中国矿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作者:严子滢

我敢说自己是土生土长的福建人,一直以为自己对家乡了如指掌,深入这片丘陵连绵,海波温柔的土地的每一寸肌肤。“人最大的无知是根本不知道自己无知。“如果不是这次社会实践,深入调研了惠安女、三坊七巷文化,家乡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起来的江阴国际码头,走进一家又一家村民宅院,亲身实践“自找苦吃”做农活,我可能永远在我虚幻的自信中。

是的,若要真正去了解,便去行动,用双脚、双眼、热爱去真真正正地体会一次。那是我的家乡,19年,不管我去到哪里,不管我是赞叹过非洲的狂野,上海的浪漫,美国的包容,都终究会回来,去找寻永远为我留下的一盏灯火。

记得上小学那会,每每放学回家路过老人会,总是我最恼的时候。那群老人总是抓着我,不让我走,说一些或教育或调侃的话,我奋力又抓又挠从他们手上挣扎出来,一把跑开老远,对着他们得意地做着鬼脸,嚷嚷着在今天看来特别不礼貌的童言无忌。长大后,我似乎对那个小角落,记忆中坐满一堆凶神恶煞不依不挠的老人的小角落始终抱有抵触。那么今天呢?他们或许就是这个村的历史,是村史大树的一圈圈年轮,时光以故事为墨,淡雅泼洒在他们的心上。

我不再是9岁的小女孩了,我已经19岁了。我决定再走过那个小角落。我走着,脑子在想象着些什么,却终是空白的。

我站定,怔了怔,没有人一把抓住我非要我听絮絮叨叨了。他们抬头,迷茫地看着我。这儿有许多面孔完全陌生,可能是曾经强壮的人也一步步踏入老年队伍了,一步步踏入这个小角落。而熟悉的面孔,皱纹确实年轮一般,又添几轮,他们精气神似乎不再那样嚣张了,只是对我笑笑。还有的人,或许已经去往另一个世界了吧。我笑笑,从书包中取出了一些老式糕点,也坐在了一张矮凳上,和他们一块,我把想问的想了解的一股脑都抛出来,老人家们似乎很开心能有年轻人和他们交谈,每个人都很热情地说了自己的见解和故事。

他们一声声述说和偶尔的动情的泪花,清晰了我许多模糊的记忆和一知半解。是啊,我看着村庄一栋栋的小洋楼,我看着工厂林立和夜晚街市的繁华,似乎忘记了曾经贫穷如何噬人心骨,逼人入绝境的。我的家乡,是东南丘陵上一块贫瘠的土地,在那个农业时代,村民卖红薯,吃着红薯片,红薯粥,因为除红薯,无作物可丰收。这靠海的人们,便投身海上丰腴的土地,可尽管披星戴月劳作,突如其来汹涌的海浪吞没过茫茫大海一艘小船和眼望灯塔的最后一声呻吟,饥饿如秃鹫还是那么赤裸裸地跟着每一个人。惠安的女子们,更是不被允许展示女子的柔弱,丈夫远去的船舶不归岸,她们柔软的肩膀就能扛起万担,抬石用锄头一下一下修建起“惠女水库”。

今天,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每一个角落,“美丽乡村”的建设,脱贫攻坚的战役,国家、政府、每一个人民的努力,我们有了衣食无忧的生活。可多少人,以为这一切来之容易,不懂珍惜,也不思如何继承开拓。政府看到了江阴镇那片海终年不冻,毗邻台湾,上达太平洋,水深吞吐量大等优点,投资建设了“江阴港”,这个国际港口又带动工业园的发展,进而是酒店餐饮等配套设施的建设。而惠安女也凭借奇特服饰、勤劳精神国内外闻名,从而发展起旅游业,定期开展文艺活动和画展汇演等,既进一步宣传了惠女文化,也发展了经济。三坊七巷子也在保护文物和发展经济间找到一条出路。

我的家乡,现代给了她繁华的外衣,可她风骨中镌刻的淳朴民风、特色文化不移不改。

我看家家户户门前还是会养养鸡鸭,种种小田,做着传统的农活。我想,富起来的老人家尚且勤劳,我身为年轻人怎么能是他们辛苦争取来的富裕娇生惯养的产物,于是我走进了许多人家中,帮他们浇地、除草、喂养鸡鸭、剥玉米、为牡蛎除壳、学习制作家乡传统美食“海蛎饼”。我低下头,看着这片土地,这才是表达热爱的做法吧。

从老人骄傲又刚毅的脸上,从江阴港装卸停泊货船上货物的工人中,从三坊七巷游人如织又保持古色古香中,从惠安女勇于开拓发展新模式又勤劳如旧中,我知道,击垮人的从来不是贫穷,而是不思进取、坐以待毙、冥顽不化、不懂变通创新的人。家乡的乡亲们有梦想,又愿意用双手双脚去一步一个印记地实践,用汗水浇灌梦想的种子,就会迎来命运的春天,雨润万物阳光温柔的春天。而国家政府始终秉承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人民谋福利谋发展,下到基层,到每一落贫困农村的每一户人家中去,并集结号召领域专家出谋划策,改革开放的春风就能吹遍每一户人家,“美丽乡村”建设与“脱贫攻坚”就不是空谈的伟大鸿图,就能分解成一个个小小的计划,从而一步步实现大目标。

贫贱中简朴不难,而最让我感动的是,这个已经一定程度上小康起来富起来的小镇,民风依旧那么淳朴。先人那布满老茧的双手应该是颤颤巍巍地记录下了祖祖辈辈的艰辛,并一代代传承后人,告诫他们,什么是忆苦思甜,什么是永远正直节俭活得清清爽爽的“家风”。所以每个人都那么热爱自己的村庄,邻里那样友好亲如兄妹,家家户户还坚持做着一些农活。走在路上,树和房子都已经时过境迁了,可由每个人透露出来的“乡风”依旧,令人感动。

时代发展了,年轻人鱼贯涌入大城市,但小乡村和小镇永远是他们记忆的归属点,是疲惫的港湾,让每个人既能找到回乡村记忆,又能享受现代服务,是“最美乡风”永远不过时的坚持。我愿以热爱为养分,去弘扬并传承我的乡风。愿10年后,20年后,当我远走再还乡时,我的每一分记忆仍活在草木晶莹的露珠上,活在潮起潮落上,更重要的是,有我努力让家乡更好的痕迹。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072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玲珑迎新

“以食为本,品味春节”。食物自然是春节为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而“饺子”作为代表性的春节食物,更是绕不开的看点。以“介绍春节的由来”拉开序幕,开展了对春节食…… 朱偌端 王淇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一朝树人,十年树心——华中农业大学心理委员培训工作展开

2017年12月17日上午9:30,华中农业大学八院联合第二期心理委员培训于综合楼501报告厅开展。本次活动由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素质拓展部主办,其他七大学院协办,有幸请到武汉工程大学教授喻瑶为八…… 朱偌端 王淇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学院师生齐奋进,教学科研双丰收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孟子桐、郭海伦等同学的作品《微生物酯酶的基因挖掘、结构进化及其生产与应用》,目前已发表SCI论文4篇,累计影响因子为9 227,荣获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 朱偌端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持科学之柄 解谣言之毒

持科普之柄 解谣言之毒——第三届食品安全科普创新公益大赛在校举行2017年11月8日下午14:00,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协会和国家药品监督总局新闻中心联合举办的第三届食品安全科普创新公益…… 朱偌端 李斌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华农第五十六届运动会精彩举办 师生结合全民健身热议十九大报告精神

金秋十月,在十九大的浪潮下我校迎来了第五十六届运动会。勤读力耕,喜迎十九大;立己达人,助推双一流。14个学院,1353名运动员和教练员,40余项比赛,3000多名现场观众,10月20日、21日于我…… 魏若梦 黄洁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公正幕后亦不易

“我们的公平是运动员用于走路的脚步。”刘昌明老师如是说道,9月20日早上7:20,作为检查裁判的同学已经早早在二运主席台下集合,在老师的指引下,12名检查裁判更换上裁判服,为接下…… 朱偌端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运动会——秋风不抵热情如火

天微亮,日渐出,活力的号角吹醒了一夜好觉,伴随着明媚的阳光,十月的华中农业大学第二运动场上,伴随着激昂的《运动员进行曲》,运动员们蓄势待发,青春的热火蔓延在整个场间。…… 朱偌端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王伟: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前任侠非

大学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学习成绩是基础保障,而科研实践、学生工作、文体活动等会让自己的学生生活锦上添花。…… 朱偌端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向日葵老师”卢春英:用爱与智慧点亮山区孩子的未来

2024年1月21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蔡开彬同学走进昭平中学,专访了被学生们亲切称为“向日葵老师”的卢春英…

寒假社会实践┃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践行非遗传承

在2025年春节首个非遗年的特殊背景下,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的五名大学生,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使命感,…

大学生创新团队:用技术为动画“重置焕新”,开启视觉新体验

在如今动画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老旧动画因画质、风格等问题逐渐淡出观众视野。然而,浙江工商大学的“雾散云开”团队却另辟…

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我与科学有个约”科普志

为积极响应2024年两会科技创新目标,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湖南省科技馆联合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

动科动医素质拓展部2月心委例会成功召开

本部二月心委例会于2月24号12:30在荟十2楼活动室成功召开,例会主持人为22级部门负责人桑雨嘉。例会开始后,心委们首先完成了一…

最新发布

保护环境,一起努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有效利用能源、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安全生产事故频次,防止突发环境事件,确保生命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制定并执行环保政策和措施,致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已经成为我…
游际岭美丽乡村,走革命历史道路——福建农林大学学子三下乡社会实践
为追寻家乡红色历史记忆,重游革命旧址,传承红色文化。8月20日,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三下乡浦城县分队赴浦城县水北街镇际岭村展开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参观际岭红色文化馆,了解红色革命历史。图…
传播环保知识,一起加油努力
在由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团委学生会举办的“三下乡”暑假实践活动,生态、文明小队以文明生活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目的是以提高成员自身素质、参与基层公益实践活动、关心关爱社会、传播保护环…
追随红色足迹,共拓筑梦青春
近日,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永信班实践队成员来到位于河南省许昌市七一社区内的中共许昌中心县委遗址,参观中共许昌中心县委遗址遗迹,追随“红色足迹”,了解许昌中心县委历史。该成员首先观看了中共…
变废为宝,共同环保
随着人口地迅速增长,工农业迅速发展,生态环境的污染也随之而来。工厂排放的污水、废气、产生的固体废物,人们乱砍滥伐,日常生活中环境保护意识淡薄,从而使到环境逐渐恶化,生态资源不能再生,并给人类带…
【暑期社会实践】西安村调研进行时——阳光学院商学院实践队持续推动永泰西安村百草青创村
为了制定出符合村情、实施可行性高的永泰县西安村百草青创村项目的发展方案,8月19日,由电子商务专业负责人吴春琼副教授、市场营销专业教师陈思新老师、商学院思政辅导员陈文睿老师带领的赴永泰县西安村助推…
低碳生活,减少污染
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人们对环境的关注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环境新闻也成为媒体竞相报道的热点。尤其是当前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环境新闻报道越来越受到重视,退耕还林、污染治理以及水资源的合理有效…
齐心协力,共同环保
目前,我国乃至全世界的环境污染问题都十分的严峻。随着人类的生活不断的富裕,环境问题往往被人们所忽略,例如水土流失,水污染,大气污染等许多非常严峻的环境问题。为此,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脱贫攻坚专项实践】丝绸南路,青春再行—-暨云南施甸义教
丝绸南路,青春在行——暨云南施甸义教7月28日起,由西安交通大学十名大一学生组成的青春丝路团从西安出发,前往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进行为期九天的支教调研活动。青春丝路团以“梦想为帆,你我共航。丝绸南路…
一起环保,文明生活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目前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问题重视不够,人为的破坏和自然生态的退化迭出,现在,世界上已经出现了影响生存的诸多危机。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