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高原明珠“滇池”治理情况,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朱倩仪城乡规划19-1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古名滇南泽的滇池是中国第六大内陆淡水湖,云贵高原上的明珠,昆明打造“高原水乡”,提升生态文明水平的关健,维系着周围区域生态平衡、影响周边居民生活质量、支撑昆明旅游产业发展及国民经济建设……
然而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滇池污染不仅影响居民生活,更严重制约昆明绿色可持续发展,滇池成为我国具代表性的重点污染治理对象,“滇池治理”成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水污染治理的标志性工程,备受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重视。云南省、昆明市政府自20世纪90年代全面打响“高原明珠保卫战”,从未放松滇池的治理与保护工作。
为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总书记考察云南时的重要指示精神,用实际行动保护家乡自然生态环境,昆明市委、昆明市政府紧密围绕滇池治理“十三五”规划目标,确定了系列滇池污染治理政策,继续实施水质目标与污染负荷削减目标双目标控制,重点开展雨季溢流污染防控、河道综合整治、生态修复等工作…
虽然近年来,滇池水质、环境逐步向好发展,但今年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滇池保护治理“三年攻坚”收官之年,考虑到治理的难度、长耗时、易反复特性,特此对滇池治理情况进行国情调研。
自8月10日起,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社会实践团成员朱倩仪,通过收集滇池污染与治理的相关资料、实地绕滇池进行资料收集对比、开展滇池治理污染相关的线上问卷调研、采访云南规划局专家有关滇池治理与规划方面的相关问题…方式,走进“高原明珠”滇池,探寻其近年来治理成果。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滇池(来源于网络)
当地一首民谣:“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游泳痛快,七十年代水质变坏,八十年代风光不再。”由上图可明显看出滇池受污之严重。
滇池的治理是不断探索的演化过程,其始于20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已历时近40年。自1996年到现在,政府已投入500多亿元治理滇池,对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的系列措施,是在探索中不断创新、尝试的。
现在滇池治理主要围绕具创新性的“六大工程”即环湖截污及交通、外流域引水及节水、入湖河道整治、农业农村面源治理、生态修复与建设、生态清淤展开。除此之外,还配合不断健全的保护滇池相关立法;鼓励相关企业研制新型洗衣粉、禁止市民使用含磷洗衣服;成立滇池打捞队,主要通过人力、配合机器,打捞湖内水葫芦、蓝藻、垃圾;颇具创新特色,落实具体责任,由市级领导担任“河长”,县、区领导担任“段长”,对其辖区河道水质目标负总责的“河长制”;以及逐步迈入全民治理时代后,号召市民参与的“市民河长”实践志愿活动……
图为入滇河道生态清淤 (自摄)
图为立法禁排污水后的排水口(自摄)
图为“绿色治藻7号”(自摄)
近年来,经过连续的规划、持久的综合治理,据生态环境部水质监测数据显示:滇池全湖水质2016年首次由劣Ⅴ类上升为Ⅴ类,2018年上升为Ⅳ类,水质状况由重度污染转为轻度污染。2019年全年及2020年一季度,全湖总体水质继续保持地表水环境质量Ⅳ类标准,滇池生物多样性恢复明显,湖滨湿地植物物种增加到290种,鱼类达到23种,鸟类达到140多种,入滇河流中除断流河道,31个入湖河流水质达标,达标率为93.9%,列入国家考核的12条河道全部达到国家对滇池“十三五”规划水质目标要求,可谓治理效果显著。
受污染的滇池(来源于网络)
2020年8月18日的滇池(自摄)
虽然突发的新冠疫情,打乱了政府为促进城市迈入全民治理时代所开展系列志愿活动,使诸如“市民河长”、社区法制宣传等活动无法如期进行,但疫情致使滇池景区人流量降低,反而达到使入湖垃圾减少的效果。其它大型治理项目,如环湖截污、外流域引水工程,湖滨生态湿地所起的自我修复效果,都未受影响。
通过本次对滇池治理情况进行的国情调研,结合网络问卷所得群众意见,发现62.7%的群众非常明显或明显感到了滇池水质及周边生态环境的改善,58.73%的群众认为滇池治理虽有效果,但对目前所达效果不满意,认为应加强治理。可以说,国家近40年来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及资金的滇池治理工程是有效的,是值得肯定的,且万不能满足于当下治理效果,要趁热打铁,不能放松。
因此,建议有关部门继续当前滇池治理工作,在今年这个滇池保护治理“三年攻坚”收官年后,继续探究、创新、尝试新的治理方法,围绕“十三五”所定规划目标,实施水质与污染负荷削减双目标控制。充分关注当下昆明一到雨季便出现淹水的状况,重视雨季溢流污染防控问题,做好城市地下排水系统与环湖截污工程的结合。
我发现滇池水质及周边生境有好的变化我对滇池治理效果已满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953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