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文化自信,而弘扬烈士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是文化自信的深厚源泉。为了解河南、云南、广西、江苏各城市不同类型烈士陵园的背景历史、具体情况和人民普及程度,同时为了传承革命烈士的优秀品质,激励青年继承和弘扬光荣的革命传统,苏州大学“青山埋忠骨—家乡革命精神的传承”暑期社会实践小组组织成员们参观调研了自己家乡的烈士陵园,并且根据参观调研的情况制作了问卷,广泛转发征集数据,从而进一步了解烈士精神在社会的传承情况。
本次问卷面向全社会各年龄段设置,共计11道问题,问题设置主要针对参与者对于革命精神和革命教育的感受、了解情况和态度,同时还征集了对于烈士陵园从修缮到宣传等多方面的建议,帮助实践团队更好地了解烈士精神的传承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共征集了来自125名参与者的回答,他们分别来自二十多个省,除了实践团队成员的家乡省份,还包括了多个不同省份,辐射范围较广。参与者中80%为15-25岁之间的青年学生,大多为共青团员,且女性占多数。
通过对参与者回答的统计与总结,团队发现超过70%的人对当地的烈士陵园有基本的了解,并且九成以上都曾经亲自去往陵园参观学习,也都表示通过对革命遗址的参观游览,从中了解了一些历史和相关的烈士事迹。但这其中80%都是由学校或团体组织去的,自发前往参观的占比较少,且60%的人选择了对参观烈士陵园只是“有一点兴趣”,更多的人也对网上扫墓采取中立态度,可见,烈士陵园有一定的普及度,但在青年学生中仍需要更多有趣有效的宣传方式,例如与自媒体、名人明星进行联动,从而激发参与者的主动性,而不是当作一种学校布置的任务去被动完成。同时也要注意宣传方式对于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适应性,对于非学龄段的人群,宣传应更侧重社会的普泛式宣传,让非学生的社会人士和年长人士也广泛参与进来。当然,超过八成的人还是认为应当弘扬红色革命精神,也对陵园的修缮、宣传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如加大宣传力度、获得政府扶持、运用科技做出创新等,这些也为未来烈士陵园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很多科学有效的思路。其中还包括建议与企业进行合作,推出文创产品来提高知名度,以及借助科技提供网上游览等多样参观方式,减少参观陵园的地域限制,从而吸引更多的年轻人群,让烈士精神和革命精神的传承涌入更多的新鲜血液。这些建议也反映了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家乡革命精神传承的重要期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942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