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小小方言,承载浓浓感情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Myagipey.

炎炎夏日,也不能阻挡安徽师范大学学子社会实践的脚步。身为师大的一份子,在今年暑假,自己与几位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组成了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以亲属称谓语为中心的安徽部分地区语言生活调查团”,以调研的形式亲身走进人们口中的乡音。而合肥市作为安徽省的省会,人们口中的乡音正在渐渐消失。为了唤起人们对于乡音的记忆,我前往合肥市的市辖区,对不同年龄段的居民进行了采访。

陈萍:要让乡音“活”起来

今年52岁的陈萍,已经在合肥生活了几十年的时间了。买菜回来的她得知我正在进行调研,十分热情地邀请我去家里歇息一会,并主动接受采访。“丈夫的弟弟叫小叔子;丈夫的姐姐叫大姑子,丈夫的妹妹叫小姑子。”在和陈萍阿姨的交谈之中,我第一次了解到关于姻亲亲属的称谓,这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待到采访结束之时,陈萍阿姨动情地告诉我,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日常的生活中都是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很少能从年轻人的口中听到乡音了,想让乡音可以流传下去,不仅仅是给后辈留下文字的资料,更要教给他们说,教给他们用,只有这样,这些方言才可以“活”起来,才可以流传。

听完陈萍阿姨的这一番话,我一时间感慨万分,不禁开始问我自己有多久没有使用过方言称呼自己的亲属了。我这才意识到,方言真的在渐渐消失在我们年轻一辈的日常生活当中。随着普通话的推行,方言早已失去从前重要的位置,早已不再像以前那样举足轻重。在追求普通话最大程度的推行的同时,乡言的地位一次次受到挑战,在人们的眼中渐行渐远。正如陈萍阿姨所说,只有在生活中去使用乡音,才能让乡音永远“活”在人们的生活中。对于年长的人来说,以方言相互称呼,是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于漂泊在外的游子而言,听到自己熟悉的方言,是对于自己沧桑的心灵最大的慰藉;对于年幼的孩子而言,以方言称呼他人尤其是长辈,传承了中华民族尊重老人的传统美德……这些都是普通话不能带给我们的感受。推行普通话,并不是代表日常中无时不刻地使用普通话,也绝不是完全地取代方言的地位,只有两者并行,才可以大放异彩。

在这个越来越讲求标准统一的时代,人工智能的涌现也给方言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但是安徽科大讯飞自2017年10月便开始发起方言保护计划,以智能语音加速推动方言的保护,这不仅仅给人工智能增添了一份人间温情,更是为我们的世界留下更加多样的乡音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王健:最是乡音有韵味

“不好意思啊,你在这里等了很久了吧,最近在做兼职,还让你大中午的过来找我。”一见面,王健就给我带来了一种礼貌谦逊的感觉,顿时缓解了我刚才在等待中紧张的感觉。王健还十分热情,对于自己的合肥话也有着十足的自信,告诉我自己的合肥话水平早在自己的童年时期就已经达到了“十级”水平。

母亲姐妹之子多称为“老表”;自己的父亲称为“大”;自己的母亲称为“妈姨”;自己的爷爷称为“爹爹”……这些亲属称谓不仅仅是形式与普通话不同,更多地在语音方面富有特色。王健声称,尽管在生活中使用普通话较多,但还是“乡音最有味道”。有人说,庐州之美在于平仄分明的江淮官话中,这绝不是夸张的一句话。相比于普通话,方言的音韵变化更加多样,更加丰富,说起来自然有韵味些。同时,方言在某些时候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在它的背后,更多的是一种风俗与习惯,这些也让方言具有一种独特的韵味。

这些熟悉的口音已经成为一个种子深埋在人们的心中,它不断地生根、发芽、成长,最终成为人们心中难以磨灭的印记,承载人们之间的感情。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924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垃圾分类初体验

随着时代的发展,垃圾分类已经刻不容缓。中国是一个垃圾生产大国。早在2004年中国就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垃圾制造大国。中国目前全国生活垃圾年产量为4亿吨左右,并以大约每年8%的速度……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传助人美德,递快乐之本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当你帮助了别人,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也会伸出援手。关爱别人其实就是在关爱我们自己,关爱别人是我们得到别人关爱的前提。虽然本次“垃圾分类,山河永青”暑……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绿城妈妈”与我同行

“绿城妈妈”项目是郑州市政府实事项目,该项目围绕市政府关于美丽郑州建设和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等中心工作,以专业化指导、群众性参与、社会化普及为原则,科学制定了垃圾分类、清洁家园……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是历史的选择,宣传是我们的责任

最近,垃圾分类成为热点问题。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逐步实施,“你是什么垃圾的?”这一灵魂拷问也火遍全国。垃圾分类是时代问题,在经济并不发达的上世纪七八十……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日志

2019年7月9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小马达垃圾分类,美化绿城暑期实践队在卢浮宫一二三期,金悦府,国龙绿城等五个小区进行垃圾分类的好处及郑州的现在情况,如六环之外“第七环”的现状还有……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郑”在行动

小马达垃圾分类美化绿城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共计进入海马A,B,C,区,壹号公馆,六六社区等13个社区开展垃圾分类知识普及活动并体验垃圾分类工人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人员首先带领社会实践……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时代的选择,我们的责任

最近,垃圾分类成为热点问题。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逐步实施,“你是什么垃圾的?”这一灵魂拷问也火遍全国。垃圾分类是时代问题,在经济并不发达的上世纪七八十……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在切实感受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加强志愿服务中增强责任感和…… 小马达垃圾分类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最新发布

福建中医药大学三下乡:助力乡村振兴,凸显基础教育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标志乡村振兴这一重大战略全面进入落地实施期。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对“三农”工作作…
家庭用电调研有感
不知不觉,我们的暑假悄悄的到来了,我们也迎来了我们第一次的三下乡活动。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本应该和孩子们一起相处的三下乡,变成了社会调研。这次活动进行的十分顺利,我们每个人都是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活…
福建农林大学子三下乡:听学霸事迹,悟学习方法
2020年暑假期间福建农林大学“青年助学,筑梦未来”小队的队员于沁弘在黑龙江线上采访了一名励志学霸。“有一种学霸,叫做别人家的孩子”,她采访了一个很好的朋友小林(化名),他从小学习成绩就名列前茅,…
助力疫情防控,为医务人员子女辅导
2020年7月20日至8月2日,为了让抗疫医务人员在前线更加专心、安心战斗,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赴承德市暑期社会实践团,对湖北,河北省防疫一线医护人员子女开展义务辅导。据悉,本…
寻迹红色,展望今朝——探寻抗战纪念城湖南衡阳
8月1日,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寻迹红色,展望今朝”暑期社会实践云团队在成员各自家乡开展了关于红色文化的调研活动。团队成员陈柳蓉选择了湖南省衡阳市——这是全国唯一的一座抗战纪念城,这里有着丰…
探寻临沂发展,关注家乡变化
为深入探索家乡的变化,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学院Alltoowell实践队的成员王纳滢于8月9日至14日在山东省临沂市开展了实地调研的活动,在实践中了解了社情民意,调查了山东省临沂市近年的发展状况。8月9日…
数字大时代,经济速发展
网络信息的迅速普及带来了新兴经济模式的发展,在时代进步大浪潮的推动下,数字经济走进了大众的视野。为更好地掌握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具体商业模式,浙江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初心如磐”暑期社…
郑财三下乡:珍爱生命,预防溺水
溺水,是造成青少年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尤其今年,汛期降雨强度加大,儿童溺水事故也进入危险期、易发期、高发期!为增强未成年人防溺水安全意识,预防暑期溺水事故的发生。近日,郑州财经学院现代物流与管…
青岛科技大学赴母亲河农桑文化源地“探植桑治沙”调研团:探黄河故道,揽古桑情怀
2020年8月3日,青岛科技大学赴母亲河农桑文化源地“探植桑治沙”调研团的成员来到古桑文化村落夏津县前屯村,访问了村负责人并走访了当地的桑树种植农户,更直观地感受到了有着千百年历史古桑文化与古桑精神,…
琴声抚慰心灵,音乐不曾隔离
疫情期间,位于宁波市北仑区的海伦音乐中心采取了特殊的复工形式,以线上乐器课程的形式,让音乐透过屏幕丰富了居家琴童的抗疫生活。2020年7月22日,浙江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初心如磐”暑期实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