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大学生于疫情期间在小区防疫志愿活动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作者:515团队

导语:由于受疫情影响,各地区开展了疫情防范措施,本团队所在小区进行了出入测温持门禁卡进出小区的措施,志愿团队积极参与其中,帮助小区进出居民免费测量体温,防范疫情。

实践时间:2020年7月学校:安徽工业大学团队:515团队 实践地点:安庆市大观社区

2020年1月,新冠病毒疫情在武汉爆发,随着春运人流的迁徙,疫情在全国各地蔓延开来。在中央的领导下,全国各地大到地方政府,小到个村个庄,开始严格控制进出,这一落实到位的举措极大的遏制了疫情的传播。历经三个月的抗争,在4月8号武汉宣布解封后,中国的战疫可谓是落下了帷幕,中国也正逐渐复苏。2020年7月,因为局部地区出现了个位数感染者,为了防范病毒可能性的复苏传播,大观社区进行了为期半个月测温防范措施,515团队志愿者自愿参加社区志愿活动,维护了社区门口的出入秩序,并将社区措施的缘由亲口告诉了社区的爷爷奶奶们。

早上6点,新的志愿者接替了晚班的志愿者,开始了为早起锻炼、上班的居民们检测体温,并耐心亲切地叮嘱居民们在人多的公共场所尽量佩戴口罩。菜市场是人群密集的场合,早晨许多爷爷奶奶买完蔬菜水果返回社区,我们都会温和的上去和他们打招呼,帮助他们完成体温检测,有时空闲的志愿者还会主动帮助爷爷奶奶们拿起沉重的蔬菜水果,帮助他们送到电梯门口。温和又体贴的志愿方式赢得了爷爷奶奶们的支持和点赞。

中午,烈日炎炎,小小的遮阳伞下面有着辛苦的小区的区委值班者,为了感谢值班人员的坚守,志愿者会买来冰冷可口的矿泉水来给他们消暑解渴们,在他们有事临时开会离开时,临时在社区门口帮助他们“把控”好社区的大门。

7月正是烈日炎炎的夏季,志愿者采取轮班换岗的方式来进行志愿活动,六人分三组,每组志愿时常长达三小时。

为了更好的服务社区,志愿者们成立工作小组,建立工作群,利用网络技术的便捷提高工作效率,保持二十四小时通讯畅通,努力做到社区有需要,随叫随到,保证不缺岗不空岗。志愿们深知社区大门这一道关卡的重要性,测量体温时认真做好记录,对有体温异常者,及时登记在册,并联系相关的工作人做进一步处理,同时也会及时做好相应的消毒处理。当然在处理这种情况时,偶尔会有不理解的群众,但是志愿者们总是悉心耐心的讲明其中的利害关系,安抚情绪,也获得了居民们的理解与支持!

下午,虽然天气依旧炎热,但我们志愿者仍然坚守在社区的一线岗位上,继续进行着对社区大门的把控。在我们的努力下,大部分居民都能主动配合我们的工作,佩戴口罩,主动接受温度的测量。我们欣慰的发现,当所有居民心连心,团结在一起,我们是多么的强大。

本次志愿期间,很荣幸能够作为志愿者为社区活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此次志愿工作主要是在小区门口及街道口执勤,对来往人员进行登记,并且测量体温,这次活动,让我了解到志愿者服务活动培养我的不仅仅是一种精神,更是培养了自己的极限和耐力,同时也看到自己的潜力。当我们奉献自己一份力量的时候,心里会觉得很幸福,觉得终于为社会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志愿活动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志愿者不是单纯的奉献,我们也可以从活动中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教会了我思考人生的态度和看待人生的机会,更历炼 了自己。在人生漫长的岁月中,我将不断磨练意志,为自己定位,发挥自身优势,面对社会,心平气和地做出一些选择,确立自己学习和生活的目标,服务社会,传递爱心、传播文明,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参与志愿活动中,志愿者协助社区一线工作人员做了很多工作,也学到了很多,更有效强化了自己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但每当看到个别居民科学防护意识不仍然强,甚至有的居民不戴口罩,手套这些基本防护物品出门的现象,总觉得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今后一定会更加努力,并呼吁更多身边的大学生们踊跃参与到社区防疫一线,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发挥出新时代大学生的应有的作用,守望相助,众志成城,防疫工作需要每个人的参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名战士!参与社区防疫工作的志愿服务,也能锻炼我们的能力,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在这次疫情的面前,我们定能携手共同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

参加这次活动,我受益良多。我将始终以一名共青团员的纪律、职责感来严格要求自我、鞭策自我。在工作方面,发扬用心进取的工作精神,认真参加了局里组织的共青团员学习培训,努力提高自我思想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并扎实学习了党的理论、政策,坚持党的建设总目标。以“服务社会、帮忙他人、完善自我、弘扬新风”作为自我的工作宗旨,认真履行志愿者的职责,为共同前进的完美社会贡献力量。

我的志愿服务期已经结束,这次志愿服务经历是值得我终生铭记的。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最重要的是深刻体会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以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我将以这的志愿服务经历鞭策自我,继续弘扬志愿精神,为社会做出自我应尽的义务和贡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920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智启田园:日照农户的智能农具挑战与展望

在日照这片充满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的土地上,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现代农业的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为了深入了解日照农户对当前智能农具的看法以及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智能农具促发展

在了解了日照农业发展情况后,队员又进行了新的调查。在新的一次调查中,队员到农村地区去进行调查问卷的发放和访谈,了解日照农户们目前对智能农具的看法和目前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具体问……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智慧农业赋能 助力粮食增收

近期,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深入乡村,调研当地农户对智能农具的看法及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此次调研旨在了解智能农业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日照农户拥抱智能农具:革新生产,迎接未来农业

在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的广袤田野上,一场由智能农具引领的农业革命正悄然兴起。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农业技术逐渐渗透到农户们的生产生活中,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还解决了诸……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科技赋能日照农业

科技是乡村建设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技术保障。科技的发展可以提升农业生产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农村,探索新的农业经营形式和农村治理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新的发展路径和模式,……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科技下乡,慧农同行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农具逐渐走进了农村的生产生活。为了深入了解日照地区农户对智能农具的接受程度以及他们目前面临的具体问题,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在刘兆宇老师指导下……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聚焦日照农村:智能农具与农户心声的探索之旅

夏日炎炎,曲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于2024年8月8日前往日照市农村地区深入实践,他们此行目的,是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深入访谈,了解农户们对智能农具的看法……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访农问俗知民情,智耕试种知稼情

为了解农村地区对智能农具接受程度和生活生产问题的任务,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举办了以“访农问俗知民情,智耕试种知稼情”的主题活动。通过发放调查问……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向日葵老师”卢春英:用爱与智慧点亮山区孩子的未来

2024年1月21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蔡开彬同学走进昭平中学,专访了被学生们亲切称为“向日葵老师”的卢春英…

寒假社会实践┃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践行非遗传承

在2025年春节首个非遗年的特殊背景下,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的五名大学生,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使命感,…

大学生创新团队:用技术为动画“重置焕新”,开启视觉新体验

在如今动画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老旧动画因画质、风格等问题逐渐淡出观众视野。然而,浙江工商大学的“雾散云开”团队却另辟…

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我与科学有个约”科普志

为积极响应2024年两会科技创新目标,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湖南省科技馆联合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

动科动医素质拓展部2月心委例会成功召开

本部二月心委例会于2月24号12:30在荟十2楼活动室成功召开,例会主持人为22级部门负责人桑雨嘉。例会开始后,心委们首先完成了一…

最新发布

一叶扁舟 一江碧水 一片鱼水情
“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三百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每当《航拍中国》的解说词在我耳边响起,我的思绪便不由自主地被带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之中。无垠的碧水蓝天、广阔的草原…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赴德州、青岛、潍坊进行的特色小镇现状对比研究团队调查铺集镇足球中
8月17日,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赴德州、青岛、潍坊进行的特色小镇现状对比研究团队成员王源,来到家乡的铺集镇足球训练中心,探访当地特色小镇发展现状和成果。铺集镇,隶属于山东省胶州市,近几年城镇建设发…
【暑期社会实践】阳光学院商学院实践队推动永泰县西安村百草青创村项目发展
为推动永泰县西安村百草青创村项目发展,8月18日,由电子商务专业负责人吴春琼副教授、市场营销专业教师陈思新老师以及商学院思政辅导员陈文睿老师带领的阳光学院商学院赴永泰助百草青创村项目实践队到福建省…
让青春遇见璀璨的夏季
青春是生活赋予每个人的一份无比珍贵且厚重的礼物。在这次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教育学院旬阳云支教经历以前,我总认为青春是初升的、充满希望的太阳,也许绚烂,但却稍纵即逝。但当我在这次支教中遇见他们——…
返回高中母校宣讲,帮助高考毕业生设定未来目标
中国青年网马鞍山8月1日电(通讯员刘君茹)7月27至28日,为积极参与返校宣讲活动,安徽学子来到其高中母校利辛一中向一些高考毕业生宣传安徽工业大学,也对其具有的一些高考后的问题进行解惑。为了让高考毕业…
云端相会 别有一番滋味
这个夏天带给我的是弥足珍贵的人生经历。盛夏已至,我十分幸运加入了旬阳云支教大家庭。“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此次活动的支教老师,我收获满满,学会了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学习。在此次…
摆手堂前,是巫傩文化的烙印
(通讯员:唐萍王培琳)县城向外20公里的老司城遗址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军事性城堡,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最具典型的古文化遗存。带着对这块土地的崇敬,湘潭大学团委社会实践部赴湘西永顺县…
合作养殖黑斑蛙,走向脱贫致富路
时光飞逝,转眼已到实践团队调研的最后一天,通过半个月的线上查询资料和线下实地访谈的两种结合方式,对冉冉青蛙养殖基地的了解逐步加深。该基地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理清思路、完善规划、找准突破口…
云支教线上知识竞赛:一场别开生面的头脑风暴
云支教线上知识竞赛:一场别开生面的头脑风暴中国青年网西安8月2日电(通讯员王蒙斐)在当今时代,学校不仅仅只是一个培养人才的基地,在致力于教育教学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发展,更要为学生的…
中国海洋大学海大医药科普团 |创新实践“三下乡”,助力防控战疫情
为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2020年7月25日-2020年8月20日,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海大医药科普团组建了“医药科普进万家健康美丽新生活”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团,召集100余名志愿者,覆盖10余个省份,通过线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