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青年战“疫”,我们在行动

来源: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作者:“向阳而生”实践

2020年初,新冠肺炎病毒疫情突如其来,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全中国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团结一心,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同疫情展开了一场顽强的斗争。

为了解疫情期间社区防卫状况与战“疫”英勇行动,考察城乡疫情管控体系,关爱孤寡老人与留守儿童,更好地了解疫情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心理等多方面带来的影响,8月13日,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向阳而生”暑期实践团队分别在四川广元、峨嵋和重庆三地,通过采访医护人员和社区居民、开展线上书法绘画课堂、分发防疫知识普及传单等方式,提高市民的抗疫意识,学习当地科学应对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措施。

采访医护工作者,了解战“疫”不易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抗击疫情号角一声吹响,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就开始了,在阖家团圆的日子里,抗疫工作人员们逆风而行,无畏生死,奋不顾身,随叫随到。为了解疫情期间社区防卫状况与战“疫”英勇行动,考察城乡疫情管控体系,8月14日,实践队队员杨舒寒前往四川省广元市中心医院,采访驰援武汉医疗队医护人员,聆听疫情背后的感人故事。

在与广元市中心医院其中一支援鄂医疗队取得联系后,实践队员有幸采访到了吴医生,她与实践队员分享了许多援鄂期间的小故事,当谈起工作时身穿的防护服时,她记忆犹新地说道,“医护人员进入隔离区之前都要层层‘武装’,包括口罩、帽子、手套、鞋套、防护服等等一共有十几层,光穿戴都需要十多分钟。虽然疫情高发时段是在冬天,但是一穿上防护服,整个人像在蒸桑拿,密不透气,每次下班脱防护服时,里面的衣服基本都打湿了。”庆幸的是,疫情期间,中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无数抗疫医护人员、工作人员、志愿者们前仆后继,奋不顾身,全国范围内疫情状况得以逐渐好转。

图1:援鄂期间工作中的吴医生

当被问及生活方面的状况时,实践队员了解到,吴医生有一个7岁的女儿,刚刚上小学一年级,而疫情期间照顾女儿的任务就全权交给了吴医生的丈夫,吴医生回忆道,“援鄂期间,基本上每次结束工作后回到酒店,女儿都睡了,每次视频电话中都听她爸爸说女儿经常吵着要见妈妈,因此我对孩子感到很愧疚,也非常想念家人。”所幸从武汉回家之后,趁着休假, 吴医生一家人就近出去旅游了一趟,心情放松了不少,生活也在慢慢回归正轨。而关于心理状态方面,吴医生说道:“其实最多的是担心,倒不是害怕自己感染,就是担心家里人天天为我的工作提心吊胆的饭也吃不好,觉也睡不好。” 采访最后,吴医生还向实践队员分享了许多疫情期间暖心的故事,虽然工作辛苦,病人的几句感谢,同事的时刻关心,都让吴医生感到宽心不少。

图2:实践队员杨舒寒正在采访吴医生

通过此次对援鄂医生的采访,实践队体会到了抗疫过程中医护工作者的奉献与付出,坚持与守望。即使因为疫情舍弃了与家人共处的时光,但收获的却是永不磨灭的战疫勋章;虽然在疫情的严冬里经历了不少困难,但始终有股力量推引他们继续前进,前仆后继。

开展线上书画课堂,舒缓焦虑情绪

通过前期的线上会议交流与讨论,实践队了解到,疫情爆发至今,许多孤寡老人与留守儿童的亲人远在外地,他们长期缺少陪伴,内心孤独。为帮助孤寡老人与留守儿童们缓解孤独,敞开心扉,8月15日,实践队面向广元、峨眉、重庆三地的老年社区与留守儿童开展了一场线上书画教学活动,邀请到社区多年龄层居民共同参与学习书法、绘画创作活动,同时,实践队与老人、孩子们一起,以抗疫为主题创作了书法、绘画、诵读等形式共计约23幅作品。

图3:参与线上绘画创作的社区小朋友和老人发来的成果展示

为顺利开展此次线上教学活动,了解社区居民生活状况,实践队的队员们提前到各自地方社区进行了宣传,分发防疫知识普及传单,邀请到了许多感兴趣的小朋友与社区成人居民参加。活动上,实践队员范翠玲作为此次活动的主讲人,从毛笔书写基础,即使用毛笔的正确手势、下笔的力度以及书画对身心的锻炼三个方面进行了分布讲解,教学期间,小朋友们积极向实践队员提问,认真学习书法绘画知识,和队员们聊天,分享生活中的小趣事。活动结束后,小朋友们兴奋地向实践队员们展示自己的书法以及绘画作品,老人们也表示参加此次书法绘画活动后感到其乐无穷。

图4:实践队员范翠玲进行线上书法教学

图5:四川省广元市医疗队集体合影

通过此次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员们收获颇丰。中华人民经历了无数的磨难,但始终团结一心,努力奋斗,最终都再次站了起来,这是因为中国人骨子里的乐观精神、团结精神、爱国精神、奉献精神。身为青年大学生,要争当时代的先锋者,在祖国需要我们的地方生根发芽,或许在社区,又或许在边疆,要记住朝着太阳的方向生长!

(文/刘易 罗清欣 杨舒寒 图/范翠玲 杨舒寒 刘易)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916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曲阜师范大学:深挖篆刻艺术内涵,探寻篆刻艺术背后的文化密码

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把历经沧桑留下的中华文明瑰宝呵护好、弘扬好、…… 王伟钦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河南青年学子宣讲三防知识 青春点亮思想意识
河南青年学子宣讲三防知识青春点亮思想意识中国青年网新乡8月5日电(通讯员周晓君魏挺羽)7月18日下午,河南科技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魅力神州”三防宣讲团队一行八名志愿者穿戴好志愿者工作服,来到了新乡市马…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生会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十万个为什么》特色课程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生会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十万个为什么》特色课程(通讯员崔涵游燏吉)8月19日上午,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生会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十万个为什么》特色课程。该课程由社会实…
用电安全调查心得感悟
经过这次调研活动,让我学到了很多,首先最重要是团队合作,在这次活动中,我们队长合理地分配好工作,让工作的运作非常流畅,然后我们负责的用电安全组的调查也进行得非常顺利,队员们积极配合组长工作,最…
潍院学子开展三下乡活动,“身边事”志愿服务小队奉献一份力量!
实践和行动是人生的基本任务,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培养能力,提升自己。2020年8月16日由潍坊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十位同学组成的“身边事”志愿服务小队开始行动,三下乡活动的钟声已经敲响了。我们来到了山东省潍…
山东大学哲社学院“爱里”残障人士就业调研团顺利链接调研资源
8月15日-8月18日,哲社学院“爱里”残障人士就业调研团在确定最终访谈提纲后链接各地调研资源,为正式调研做最终准备。本次调研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技术优势,结合疫情期间的特点,将线上与线下调研相结合,…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学子赴南京市建宁中学调研犯罪未成年人现状
为了更深刻地了解未成年人犯罪处遇制度,考察不良未成年后续处理措施和现实情况,探寻优秀制度的可行性方案。8月16日,南京师范大学法学学院“寻优秀制度本土化方案破传统少年司法困境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
河南学子走进人民公园,助力建设美丽中原
河南学子走进人民公园,助力建设美丽中原中国青年网新乡7月31日电(通讯员熊珍珠)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提高市民们对预防儿童溺水、防治环境污染和自然灾害的重视程…
拥有选择权是否就意味着自由?
拥有选择权是否就意味着自由?今天《教育伦理学》课上,大家一起学习阅读了《柏拉图全集》第一卷的高尔吉亚篇,然后老师让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于“自由是什么?”的问题各抒己见,热烈讨论中总离不开几个关…
福建农林大学子:穷且亦坚,初心不负 “云家访”
2020年暑期“青年助学,筑梦未来”小队出发啦!在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的黄烨和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的谢祉琦分别开展了线上云家访活动。7月悄然到来,春尽夏至谷雨天,莫负人间好时光。在疫情已得到控制的情况下…
山东大学哲社学院“爱里”残疾人就业调研团前期工作筹备
2020年8月19日,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爱里”残疾人就业调研团就实践前期工作汇进行了汇总分析,并形成了具体的实践安排,正式开展调研设计,为线下线上访谈调研做好充分准备。前期工作是社会实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