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探路者·让非遗飞”实践团来到桓台县红雨粽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超红老师家中拜访学习,在此,线下实践队员向王老师了解了桓台县粽子发展现状以及不足之处。通过王老师的分享,实践队员总结出桓台县粽子行业发展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切实助力桓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8月19日,“麻辣”的太阳悬挂在天上炙烤着齐鲁大地,山东理工大学“探路者·让非遗飞”实践团来到了位于桓台县田庄镇高楼村的王超红老师家中,见到实践队员的到来,王老师首先表示出热烈的欢迎。通过王老师的分享,为我们开启了粽子世界的大门。
重拾童真记忆,助力非遗传承
据王老师回忆讲,她记忆中留存的最早包粽子身影还是王老师的姥姥。姥姥那一辈人包粽子还属于一个隆重节日才独有的举动,一般只有在端午节或者过年的时候才能够见到粽子的“身影”,品尝粽子的美味。由于从小在姥姥身边长大,王老师也是耳濡目染,在姥姥包粽子的时候总是在姥姥身边做小帮手,日积月累下,王老师对包粽子的流程也是了如指掌。
“在三十岁之前,我从没想过我的人生从此能与粽子产生如此大的渊源”,在分享中王老师这样说道。三十岁是王老师人生的转折点,三十岁之后的人生从此被粽子裹挟。粽子从此成为了王老师的谋生工具,它供养着王老师的两个女儿一直到大学毕业。
随着时间的飞逝,王老师对形影不离的粽子是产生了不可名状的情感,它不仅仅只是一种谋生工具,而是饱含着对姥姥的不舍留恋,更是印证着一代人又一代人对粽子文化的传承。如今王老师已全身心投入到粽子传承的工作当中,她求贤若渴地寻找着志同道合的粽子技艺传承人,只为将这份粽子文化代代相传。
浸包煮多道工序,一粽一叶总是情
一个香熟粽子出锅之前总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王老师介绍,在包粽子之前,需要先把粽叶高温煮一遍进行杀菌处理,把煮好的粽叶捞出,分成小中大几个不等级别,在制作粽子的“外衣”时要遵循大中小的叠放原理;在包粽子之前也需对江米进行浸润处理,如此包出来的粽子才不会满溢撑破粽叶;粽叶和江米处理完之后,即可开始包粽子,在包的过程中要保证粽叶的紧密贴合,因此需要在粽子包制过程中的合盖扭转过程十分考验技巧和手腕的灵活度,防止煮的过程中出现漏米情况,经过百转千回,一个粽子就包制而成了。包好的粽子需装锅煮至两个小时,而后在热锅中焖至四小时,一个香熟的粽子就此而成。
通过王老师的分享,向实践队员展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在代际交替中接棒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仍旧散发着厚重的文化内涵底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902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