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濠荟队伍宣传组讯(通讯员 欧文妮)都说民以食为天,食以海为鲜。为了解潮汕地区特有的海鲜——薄壳,2020年8月17日,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潮濠荟”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对薄壳盛产地——汕头市濠江区马滘街道东南部的凤岗社区,俗称“鸡岗”,进行了的云调研。

凤岗社区区景 俗称“鸡岗”(通讯员:黄思)
凤岗村现有养殖薄壳的海滩涂面积约1000多亩,至今仍保持传统的生产作业流程。在薄壳盛产的夏季,每天的薄壳产量约有4、5吨。
采摘薄壳在潮汕称之为“洗薄壳”。经调研,薄壳依附在海底的岩石或者养殖者专门做的“薄壳埕”上生长,采摘时需要人潜入水中用刀割才能取出,所以薄壳的采收并不容易,需要水性好,体格壮的男性才能胜任。



薄壳的采收(通讯员:黄思)
在当地,人们炒薄壳必配金不换(鱼生菜),使其具有独特的香味,好吃到停不下来,所以潮汕有“吃薄壳找不到屐”一说,比喻食客吃剩的薄壳壳能把鞋子淹没。

鲜美的炒薄壳(通讯员:黄思)
深入调研时,我们发现薄壳深受人民的喜爱不仅因为味鲜美,更因其具有调节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平咳喘等功能。
薄壳的生产、采收及其加工,都由潮汕人民代代相传,已经成为潮汕美食文化的一部分。如今薄壳的发展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使其走上了可持续发展道路,开始了企业化经营,对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地人挑拣薄壳(通讯员:黄思)
如今潮汕薄壳美食也开始了企业化经营,对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薄壳产品(通讯员:黄思)
通过此次调研,调研队伍见识到了薄壳从“泥贝壳”到餐桌美味的全过程,让队员们见识到了潮汕美食的魅力。相信有了这次调研和宣传,有更多的人了解到潮汕当地的特色美食。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潮濠荟”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
责任编辑:欧文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872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假期期间,我来到了“九一八纪念馆’,使我这个没有机会去亲身经历这些事变的幸运儿,有机会去亲眼目睹革命先烈的不屈与侵略者的狰狞面孔。那些革命烈士,为了革命,不怕严刑拷打,不怕……
丰淑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2024年1月27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花园宝宝实践队前往辽宁省沈阳市九一八历史纪念馆参观。此次参观旨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学习红色故事、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并向社会传递红色火……
杨雪怡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导语:2023年7月21日上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渔石俱进实践队前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积米崖码头进行社会调研,深入了解当地渔民生活和收入水平、渔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此次调研旨在为调研……
李悦铭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靠海吃“渔”,资源使然。海洋自古以来就是我们重要的食物资源宝库,作为沿海城市,渔业是青岛的优势。为探索青岛渔业发展和渔民生活,了解海洋传统产业改革和升级,提高社会对渔业渔民……
杨丽婷 李悦铭 石一曼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为了解青岛市渔业发展现状,正确认识渔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渔石俱进实践队于7月20日和21日前往积米崖、台西头村进行实地调研,并走访了当地海洋局,与各科室人员进行……
孙小涵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靠海吃“渔”,资源使然。海洋自古以来就是我们重要的食物资源宝库,作为沿海城市,渔业是西海岸新区的优势。为探索琅琊镇渔业发展及渔民生活,了解海洋传统产业改革和升级,提高社会对……
杨丽婷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2023年7月21日下午,渔石俱进实践队前往青岛西海岸海洋发展局开展渔业调研活动。该活动旨在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与海洋发展局的交流合作,为优化渔业生产模式和减少环境污染提供参考……
李悦铭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2023年7月20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渔石俱进实践队前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琅琊台台西头村进行采访。此次采访旨在了解当地渔业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实践队队员与台西头村的村长……
郭子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