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迹历史中的戏曲声
中国最早的戏曲是从最基层劳动人民的歌舞中产生的。通过时间的累积达到了后来的“八仙桌边太师椅,自在闲淡来听戏;楼上楼下乱喧腾,品茶忘归正入迷”的繁华景象。接下来就由“清清秀秀八个字”的黄梅戏曲为例探索戏曲的前生今世。
史载,孙策攻皖城,则一次“得百工鼓吹部曲三万余人”,可见当时安庆百戏之盛。东汉以降,安庆境内诞生的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等乐府民歌,为发展说唱艺术提供了条件。以及明朝末年,安庆枞阳人阮大铖创作《燕子笺》、《春灯谜》等“石巢诸剧”,流传至今。入清后,安庆作为安徽省治所在地,成为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戏曲艺人逐渐汇聚到安庆城西徽商云集的石牌口创造出以“安庆花部合京秦二腔”为特色的徽剧,享誉江南,被时人称作“梨园佳弟子,无石不成班”。
黄梅戏就是在徽班演员大批进京后开始萌芽的。清道光咸丰年间,湖北省黄梅县一带连遭天灾,期间太平军与湘军又在此连年征战,人民纷纷东逃相对富庶的安庆附近各县,还有皖北凤阳一带南下的逃荒者,他们中的一些人靠演唱黄梅调、采茶歌或表演花鼓灯乞讨,为民众喜闻乐见,而后竟有以此为生者。清光绪后(1875年后),一些演过徽剧的艺人受此启发,从“三打七唱”到逐渐丰富器乐舞美,从口传身授、手抄笔录到出现“36本大戏72本小戏”经典剧目,逐渐形成了黄梅戏这个新的戏剧形式。黄梅戏的出现,改变了戏曲仅仅为达官贵人、富商豪绅服务的历史,成为扎根于下层民众的草根艺术,也获得了旺盛的生命力。
从黄梅戏的传承和发展,体现了中国戏曲音乐的变革与创新。2006年5月20日,黄梅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后来,随着流行音乐的火爆,黄梅戏的发展与传承面临着严峻的危机。因此,将黄梅戏继续发扬光大成了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更是民族的精神家园。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愿意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尽一份力,多多地与朋友们分享中华文化的精华,奋力探索已经被淡忘的远古文明,记载历史的方式除去书籍,也包括这些用歌舞词曲记载的历史,我们新社会的青年更应该竭力让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发扬与传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857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