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守护一片绿水青山-能环学院队赴郴州南玉子村社会实践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作者:汪盼

安徽工业大学能环学院“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家园”实践队在陕西省郴州市南玉子村开展守护一片绿水青山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本次社会实践围绕环境保护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展开。

在活动开始之初,我们对郴州市南玉子村的农业种植情况和地势山形进行了初步调查。南玉子村地势平坦并无高山方便我们实地走访。从入村水源地开始,一路上我们在果树种植园、小麦种植地和污水处理厂分别进行调查和采访。

守着一片青山,盼着一个盛世。

民以食为天,粮食生产的安全和健康是农业首要的任务,也是广大劳动人民辛勤奋斗的目标。而水作为生命中最广泛存在和必要的元素,可以说是农业的命脉。所以说关注粮食生产用水的问题就是关心我们自身的饮食安全。首先我们前往小麦种植地,了解当地小麦种植地的用水情况。

小麦地采访通讯员李宗选

和段伯伯谈论了解到:当地麦子主要是一年一收,一亩地产量约六百左右。如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日子更加轻松,腰带更加宽裕。政府每年会在种子购买上和药物喷洒上面作以资金和药物补助。据了解,该村地处我国北方陕西省渭北高原一代,小麦、玉米、大豆是当地的主要农作物,农作物种植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很多水,需水用水主要来自降雨。在雨水降落后,一部分雨水会渗入土壤,其他大部分会逐渐挥发进入大气再次参与自然界的水循环,在当地不存在积水过多造成污染的问题。自然灾害方面,由于北方降雨量稀少,不足造成各种涝灾,旱灾近几年也没发生过。平时药物喷洒也不需要投入太多的人力财力。这些年来,南玉子村没有自然灾害打扰,并且农业生产不需要消耗过多体力,当地农民生产的压力不那么大了,空余时间更多了,生活小康化了。

谁知盆中水,滴滴皆足惜。

紧接着我们来到苹果种植园。当地农作物一亩挨着一亩,例如小麦地旁边是玉米地过来就是苹果种植园,所以苹果种植园和小麦地一样不需要一些灌溉措施,每年的降雨量足够满足苹果的生长。部分种植户会专门把粪便和生活污水,统统用到苹果园当作肥料使用。从废水利用的角度看,这不仅体现了中国广大劳动人民的创造力是无限的这一事实,也彰显出中华民族以勤俭节约为美德的优良传统。北宋政治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曾说:“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哺育了千万代炎黄子孙的华夏土地,值得我们引以为傲的尊敬和爱戴。当我们受到馈赠时保持节度,享用时节约,那么土地和自然也将一直保持慷慨的姿态引领我们走向富足和美好。

苹果种植园通讯员汪盼

然后我们开始调查生活污水。在南玉子村,由于主干道只有一条水泥路,其他均是泥土路,房屋都建设在田地间,一家挨着一家,形成了部分田地和房屋交叉的现象。平时居民生活的洗菜水,刷锅刷碗的水、洗脸水、洗过衣服的废水和剩汤统统都倒在旁边的田地里。由于村里人口稀少,一家三四户人口污水每天产量较少,生活污水有害物质含量低。遇到红白喜事,部分当地居民会在住房旁边田地里挖一个三四米深坑,之后填埋以处理过多的污水。目前当地的这种生活污水处理方式依然和几十年前的相差不多。

生活污水排放通讯员李宗选

在紧挨着的街道里或园区道路旁,通常会设置下水道,令雨水、居民和食堂餐饮污水,都统一到进下水道里,下水管道一般是村连着村,镇连着镇,通到县城里专门的污水处理厂,或者通往附近填埋场进行填埋。处于乡镇农村地带的居民,污水处方式非常简便而又原始化,量少则倾倒农地,量多就挖坑填埋,部分有机废水当农业肥料使用。在田地里:池塘、积水区域几乎没有。当地饮用水主要来源于井水,现在挖井的深度随着浅地层水量减少以及污染越来越不可见,这些可能都和当地居民生活污水处理方式或者其他工业污染有关,希望当地居民政府重视起来,以此改善人们水的饮用以及处理情况。

通过这一次社会实践,我们深刻的体会到了课堂知识的活学活用,并激发了对于所学专业深造念想,同时也感受到在采访、拍照、搜集信息方面的辛苦,以及居民的热情招待,虽然天气阴霾多雨,但是我们任务还是圆满完成了,收获到了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值得下一次继续参加此类活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777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师学子三下乡:聚焦留守儿童教育,共筑成长希望

在湖北省三伏潭镇鲜码村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田野间,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走访行动悄然铺开。此次家访,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传递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与期望,共同……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以周恩来精神,共燃乡村爱国情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激励他们为祖国伟大复兴树立远大理想。8月2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戏曲绘梦童心扬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又一绚丽瑰宝,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8月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脊椎动物课堂启智,共筑童心生物探索梦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激发乡村学生们的探索心和好奇心,点亮学生们对于探索神秘生物世界的科学追求。7月3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开心超人舞,快乐乡村课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丰富乡村学生们的多彩童年,同时激发学生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促进学生们的未来发展。7月30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乡村课堂赏古韵,共鸣传统乐器美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间接的提升学生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7月29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调研富硒花生,机械化种植显成效

导语:近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服务队分队在仙桃市三伏潭镇鲜码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聚焦于鲜码村富硒花生种植与机……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脸谱绘就传统美,童心共赏文化韵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乡村学生们拉近与中华艺术的距离,领略之中独特的魅力。7月26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精准扶贫”调查小分队赴徐州市进行暑期实践调研
为进一步开展“聚焦就业扶贫,助推脱贫攻坚”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准确掌握“精准扶贫”执行的基本情况,中国矿业大学环测学院“精准扶贫”调查小分队成员刘辰于8.16在徐州市进行走访,开展调查工作。今年是全…
【实践感言 光电学院 田野】社会实践感言
随着“互联网+”逐渐深入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人们之间的连系也越来越密切。人们在一直开发利用“互联网+”,使其成为当代时代主题,并且也通过“互联网+”开拓出新的领域,创造了很多经济利益与文化交流。当…
调研防控疫情,普及防控知识
调研防控疫情,普及防控知识8月10日,我院社会实践志愿团队“花朵守护者”开展的“疫情期间各阶段学生身心健康状况,安全防控意识调查及防控知识宣传”活动正有序进行中。实践队员们热情满溢,怀揣着帮助学生…
河南城建学院能源与建筑环境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活动
柳州8月17日电(通讯员徐冰冰)为了推进绿色环境保护工作进行,探索生态环境治理方法,河南城建学院能源与建筑环境工程学院开展“保护母亲河,传播绿色环保理念”为主题的三下乡活动,超级无敌下乡小分队成员…
民法典人格权编中的基因技术规范
民法典的通过标志着我国从民事单行法时代迈入民法典时代。回应人格权保护在新时代面临的挑战,民法典人格权编针对基因技术应用、性骚扰与个人信息保护等问题作出了创新性规定。民法典第1009条规定:“从事与…
民法典的起源
在民法的起源上看,民法,在西方社会中,又可以成为市民法、或万民法等称呼。从其称谓上便可知道,民法是一种司法,与公法是相对的,制定民法的目的是为了使得作为私领域的一些行为能够在法律上得到保护,防…
从脱贫攻坚看红军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以革命老区金寨为例
为了感受红军精神,了解脱贫进程,脱贫攻坚团队于7月31日开始了为期3日的社会实践。走访金寨县革命老区、走进革命老区脱贫产业。了解各个村庄近几年的产业发展状况、居民的生活水平以及相关政策的实施情况。…
从脱贫攻坚看红军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以革命老区金寨为例
为了感受红军精神,了解脱贫进程,脱贫攻坚团队于7月31日开始了为期3日的社会实践。走访金寨县革命老区、走进革命老区脱贫产业。了解各个村庄近几年的产业发展状况、居民的生活水平以及相关政策的实施情况。…
深刻领会民法典颁布的重要意义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
“精准扶贫”调查小分队赴南昌市进行暑期实践调研
为进一步开展“聚焦就业扶贫,助推脱贫攻坚”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准确掌握“精准扶贫”执行的基本情况,中国矿业大学环测学院“精准扶贫”调查小分队成员陈心曲于8.16在南昌市进行走访,开展调查工作。经过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