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李克强总理在山东烟台考察时表示。为探寻重新点亮城市烟火的地摊经济的奥秘,助力解决周围农产品的滞销问题,做好家乡脱贫攻坚战役的见证者、建设者和参与者,8月1日起,青岛农业大学共青团专业中心脱贫攻坚实践调研团开展了关于地摊经济发展状况的调研活动,团队成员分别以各自家乡烟台、潍坊、青岛、东营等地为中心展开调研。
细化分工,充分准备
在实践活动正式开始之前,通过查找资料、借鉴典型事例,团队成员们在初步了解家乡地摊经济的基础上齐聚云端,进行线上策划,预设方案。
图为团队成员整理资料,为调研做准备。
团队成员在线上会议中畅所欲言,积极分享表达自己对调研方案的观点和建议。针对实地考察、线上直播助力农产品促销等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每位成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应急措施,保障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贴近消费者生活,聚焦摊主关切,实践团队最终制作了两份分别以消费者和摊主为切入点的调查问卷,共计34个问题。主要了解消费者对地摊经济的态度、评价、建议以及摊主的经营情况和问题。另外,各成员寻找并采访家乡周围存在农产品滞销问题的工厂,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线上直播等方式将地摊经济与线上结合,助力解决家乡农产品的滞销问题。
在QQ群聊中打卡汇报、及时沟通遇到的难题已经成为团队成员的常态。方案的可执行性、团队成员的默契互助为接下来实践调研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走近大众,平稳运行
“我对国家号召的地摊经济很感兴趣,利用闲暇时间设立了个二手书摊,赚了不少生活费。”一位大学生摊主说道。团队成员走访早市、夜市,在摊位聚集的地方随机抽取摊主进行采访,了解他们的商品进货来源、收入情况、经营时间等问题,并邀请消费者填写调查问卷,收集他们对地摊经济的看法和建议。其中,大部分消费者表示地摊商品种类丰富,价格实惠,能够接受并愿意支持地摊经济的发展。但是也存在反对的声音,“每次走到这里都堵的水泄不通,地摊太影响交通问题了,即使摊主不占用车道,大量的消费者也难免会挤在道路上。”一位正要通过夜市的市民说道。
图为团队成员邀请摊主填写调查问卷,了解摊位的经营时间以及收入情况。
在调查过程中,实践团队发现地摊经济的开放解决了疫情期间不少人的失业问题,也给许多年轻人提供了低成本、低门槛的创业机会,迅速崛起的地摊经济是疫情过后经济复苏的助推器。但是地摊经济的负面问题也不容忽视。在交通主干道、人流量大的商业中心区的大街小巷设立摊位,最容易带来交通隐患。其次,团队成员走访观察发现,由于地摊的流动性大,还存在不诚信交易、遗留垃圾影响市容、消费者难以维权等问题。
团队成员还帮助摊主出摊、摆放货物、售卖商品,真正体验地摊的运营。在调研中,团队成员发现了一位经营火爆的小吃摊摊主,当问及原因,摊主表示:“这是借助互联网,我在短视频平台积累了很多粉丝,通过线上线下结合进行促销,效果很好。”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小吃摊摊主,了解商品的促销方式以及食品的安全问题。
除此之外,在前期调研总结后,实践队员向不少摊主提出建议,针对摊主经营中遇到的困难提出解决方案,并宣传政府的相关政策。团队成员的实践活动得到了不少摊主的鼓励和支持。
活动结束后,每位团队成员都写下了相关的收获感悟和调研报告。通过此次实践活动的成功举行,团队成员们深刻体会到了疫情下复工复产的不易以及地摊经济的促活效能。团队成员认为在发展好地摊经济的同时要注重保障人民群众利益、建设文明城市。本次实践活动帮助实践团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也增强了团队成员的责任意识与服务意识,坚定团队成员为家乡脱贫攻坚贡献青春力量的决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674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