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2020暑期社会实践已经过半。为了进一步加深群众对我国改革开放史的认识与理解,7月19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新时代新思想文化普及实践队进行了改革开放相关历史知识的宣讲和普及,采取的形式为打印知识清单进行分发和小范围的宣讲。由于疫情原因,实践队成员分别在各自家乡附近的社区、公园、街道等公共场所展开实践活动。
上午,部分实践队员一起来到了中牟潘安湖公园进行今天的普及工作。首先,实践队员先向基层群众提出了几个有关改革开放的问题,但是大家都表示只有模糊的印象并不清楚。随后实践队员针对这些问题做出了解释,并且就改革开放社会背景、原因以及改革开放的五个阶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听完后群众都感叹国家的强大,也纷纷与实践队员展开更进一步的探讨,通过讨论,可见大家对于党的治理方针高度的认可,同时对于现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制度表示强烈的赞同。
宣讲过后,实践队员还遇到了一位和蔼的奶奶。这位奶奶成长在文革时期,家住在农村,由于身为女儿身,并没有接受过教育。所以,对于实践队员的问题她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但奶奶是改革开放的经历者、见证者。她向实践队员讲了许多年轻时的故事,有农村合作社、有文革、还有改革开放后的幸福生活。尽管奶奶没有用多么专业准确的文字去形容改革开放,但是从她的语言中实践队员深切体会到改革开放的时代号召力和其所取得的重大成果。
改革开放不仅仅是一个政治主张,更贴切的说,它是救万千中国人民于水火的良策。由于天气原因,实践队不得不结束今天的宣讲,但这次宣讲让实践队员感触颇深,时代的对比是最能体现制度优劣的直接方法,在普通民众身上,虽然他们对政治制度方面没有深入了解,但自身幸福感、优越感的提升就是人民对制度的自信和认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654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2019年7月12日,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有幸采访到了研究员级高级工艺师勇淑英老师,在与勇淑英老师的谈话过程中不难感受到她的耐心与细腻,通过这一采访,队员们也懂得了什么叫做精益求精,……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查看全文 >>
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兴奋与劳累中终于画上了句号。五天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在这期间,我们参观博物馆,探索紫砂壶的历史回忆;采访从业者,了解紫砂壶行业的发展与传承;……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查看全文 >>
2019年7月11日上午十时许,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探寻紫砂壶工艺非遗文化小分队抵达江苏无锡宜兴市丁蜀镇,在中午稍作整顿之后,下午两点小队成员前往中国紫砂博物馆参观学习。博物馆风雅一角……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查看全文 >>
7月14日下午,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赴宜兴市丁蜀镇西望村参观范家壶庄。范家壶庄是由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范伟群先生创办的。范氏家族从清朝乾隆年间即开始在西望村扎根做紫砂……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查看全文 >>
7月14日,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走访了宜兴市丁蜀镇西望村。西望村是中国紫砂第一村,村中80%的居民从事紫砂茶壶和雕塑的制作,几乎可以说“人人会制壶,家家都弄陶”。村庄街……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查看全文 >>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材料与物理学部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一行7人,奔赴江苏无锡,启动为期10天的“走访非遗寻找匠人精神”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首先,实践团抵达中国紫砂博物馆,重……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查看全文 >>
为深入了解紫砂文化精神内涵和对优秀的传统工艺进行深入研究,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于7月13日前往江苏宜兴陶瓷博物馆对研究院级美术大师勇淑英老师进行了采访。工作中的……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查看全文 >>
崔老师关于紫砂文化及其发展为队员进行讲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乃至国家历史文化的主要载体,是一种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财富。而宜兴紫砂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独具艺术魅力……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