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东华理工大学师生:诵读传承中华经典,推普助力脱贫攻坚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作者:刘阳 刘丹 罗雨玲 晏雯萱

近日,东华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推普脱贫攻坚”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抚州市宜黄县神岗乡,本着服务村民和助力脱贫攻坚的理念,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推普脱贫”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学校普通话测试站的指导下,以脱贫攻坚普查、推普课堂、经典诵读、爱心助农等形式,创新助力决胜推普脱贫攻坚。

实地调研走访倾听民生故事

神岗乡地处抚州西南部,北有军峰山、南有贤秀水,但地势低洼、深山环抱、山路崎岖,经济、文化、交通各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外界,“贫困乡”的帽子久摘不下。据当地干部介绍,神岗乡现有贫困户192户527人,已脱贫181户510人,未脱贫11户17人,实践团队此行的目的就是帮助当地政府,做好脱贫攻坚普查,了解贫困户真实生活情况。

烈日炎炎,志愿者们为村民服务的热情丝毫没有消减,实地察看扶贫开发建档立卡档案,走访了解贫困群众生活情况、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精心制作普查式表格对贫困户的衣、食、住、行进行详尽的调查,以确保脱贫工作精准有效,防止“返贫”现象出现。

每一家贫困户的生活背后都有一些不为人知辛酸的故事,调研过程中,志愿者们遇到一位退休老书记,他原本正常的生活因为突如其来的中风陷入贫困,妻子是家中唯一的劳动力,靠种植莲子维生,幸有政府伸出援手,拮据的生活渐有起色。老书记紧握着志愿者的手表示,“感谢党和国家的政策,让我们能走出贫困,过上衣食无忧的好日子。”说到动情处,他眼眶通红、泫然若泣,在场的志愿者也深受触动。

据悉,多年来当地政府精准帮扶、积极作为,村民全力配合,乡里贫困户的生活条件逐渐改善,走进贫困户的家中,整洁的地面,齐全的家具,充盈的冰箱,方方面面无不让志愿者们感受到了当地扶贫政策的有效落实。回忆起这一幕,志愿者徐小雅说“通过走访了解道脱贫工作成效,深刻感受到政府对贫困人口的关怀,坚定了对我们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

彩虹课堂巧推普支教助力攻坚战

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根据当地贫困人口普通话普及情况,团队成员制定了彩虹课堂计划,通过普通话教学、诗词讲解、爱心捐赠、普通话学辅工具及软件推广等活动,提高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的普通话水平。

考虑到学生分布的不同年级以及诗歌学习进度,首次推普课堂志愿者们选择了《登高》《虞美人》《锦瑟》这三首经典诗词,旨在通过诗词传授普通话知识的同时培育孩子们的爱国主义精神,让“爱我中华”的种子深植人心。

支教的志愿者将事先打印的诗词分发到每个孩子手中后进行了详尽的讲解,课堂的安静气氛瞬间被朗朗书声吞没。短暂的课堂上,笑声此起彼伏,孩子们认真思考、提笔标记的模样,让志愿者们感受到他们对中华文化和汉语知识的浓厚兴趣。孩子们青涩的面庞和单纯的笑容给团队成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诵读课在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

翻山越岭,走上讲台,只为一份诺言;调研采访,日夜写作,因为一种执着。推普工作仍然任重道远,但心怀热忱的推普小分队从未气馁,“虽然支教时间短暂,但是我们会竭尽所能,把我们了解到的带给孩子们。”谈起这次支教活动的感受,团队成员如是说。

乡野诵读传经典推普树立爱国志

“怒发冲冠,凭栏处……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神岗乡尧坊村省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书声琅琅,志愿者们围绕爱国主题,向当地学生详细讲解了《满江红》这首爱国名词。岳飞抗金救国的坚定意志和精忠报国的爱国激情感染了每一位同学,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孩子们慷慨激昂地朗诵着这首爱国名词,心中的爱国之情愈发浓厚。

推普教学并不局限于课堂,志愿者们带领孩子们背山而立、向阳朗诵。“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整齐划一、抑扬顿挫的书声响彻山野,孩子们背山而立,神情庄重,从《过零丁洋》到《春望》,从《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到刚学的《满江红》,他们说着不太标准的普通话,但朗诵声却饱含情感。

“虽然我的普通话还不够好,但我很喜欢诗词,这次哥哥姐姐们讲的爱国诗词增强了我对诗词的兴趣,我要学好普通话,念更多的诗!”当地学生应佳佳分享学习感受时说道。

扶贫车间藏奥秘爱心助农有新招

莲子、百合是神岗乡的特色农作物,在政府和农村电商的帮助下,当地特产远销外地,多年来有许多村民靠此脱贫致富,逐渐过上了小康生活。为深入了解当地脱贫产业链、为脱贫工作建言献策,志愿者们与当地政府齐发力,跟随神岗乡尧坊村村书记黄美根的脚步,参观了当地的产品加工扶贫车间。

扶贫车间的设备主要是用来生产当地特产百合粉,从清洗、粉碎、过滤到烘干成粉,秩序井然、设施齐全。除此之外,此车间还会依据时令加工其他特色产品,如红薯粉、米粉等。黄书记说:“我们这个车间,基础设施都有,产品大多销往附近农商和超市,销量还可以,但是销路还不够宽,现在很多人不止是拿政府的救济金了,更多是靠产业扶贫,所以呀,还得打开销路才能增收增产。”在这个扶贫车间里,既有现代化的加工设备,又有各色各样的农产品,真正做到了农业产业齐发展,科技助农惠万民,销路打不开,确实是个大问题。

经过走访研究,志愿者们发现,当地有农村电商帮助销售,但设点较少、影响范围小;地处深山,地理位置不占优势,销售过程中的邮费还得买家自理;产品宣传方式也仅限于口口相传、电商广告,宣传力度不够、宣传方式也不够新颖。针对这些问题,实践团队中的广告学专业学生发挥专业优势,因地制宜,定制了一套宜黄特产宣传方案,将团队制作的H5互动广告、创意宣传单提供给当地的外销商户,他们收到志愿者们制作的精美广告,纷纷表示感谢。

实践团队此次乡村行利用科技助农、智慧扶贫,既帮助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也提升了他们的幸福感。“助力脱贫工作,我们能做的不多,唯有借助专业知识,为当地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看到村民们脸上幸福的笑容,我们深感满足。”参与广告制作的志愿者说道。

东华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推普脱贫攻坚”社会实践团队秉承“做实事、促实效”的理念,走访贫困户,深入扶贫产业链,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团队将继续致力于推普脱贫、知识扶贫、智慧扶贫,助力决胜脱贫攻坚。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566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参观九一八纪念馆有感

假期期间,我来到了“九一八纪念馆’,使我这个没有机会去亲身经历这些事变的幸运儿,有机会去亲眼目睹革命先烈的不屈与侵略者的狰狞面孔。那些革命烈士,为了革命,不怕严刑拷打,不怕…… 丰淑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参观沈阳918历史纪念馆,勿忘国耻,砥砺前行

2024年1月27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花园宝宝实践队前往辽宁省沈阳市九一八历史纪念馆参观。此次参观旨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学习红色故事、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并向社会传递红色火…… 杨雪怡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渔石俱进实践队赴青岛积米崖码头进行渔业调研

导语:2023年7月21日上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渔石俱进实践队前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积米崖码头进行社会调研,深入了解当地渔民生活和收入水平、渔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此次调研旨在为调研…… 李悦铭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筑梦“蓝色粮仓”:探索青岛渔业发展之路

靠海吃“渔”,资源使然。海洋自古以来就是我们重要的食物资源宝库,作为沿海城市,渔业是青岛的优势。为探索青岛渔业发展和渔民生活,了解海洋传统产业改革和升级,提高社会对渔业渔民…… 杨丽婷 李悦铭 石一曼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走进渔村码头 调研青岛渔业建设

为了解青岛市渔业发展现状,正确认识渔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渔石俱进实践队于7月20日和21日前往积米崖、台西头村进行实地调研,并走访了当地海洋局,与各科室人员进行…… 孙小涵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深入“蓝色粮仓”——探索琅琊镇渔业发展之路

靠海吃“渔”,资源使然。海洋自古以来就是我们重要的食物资源宝库,作为沿海城市,渔业是西海岸新区的优势。为探索琅琊镇渔业发展及渔民生活,了解海洋传统产业改革和升级,提高社会对…… 杨丽婷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渔石俱进实践队赴青岛西海岸海洋发展局进行渔业调研

2023年7月21日下午,渔石俱进实践队前往青岛西海岸海洋发展局开展渔业调研活动。该活动旨在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与海洋发展局的交流合作,为优化渔业生产模式和减少环境污染提供参考…… 李悦铭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琅琊台台西头村渔业蓬勃发展,展望光明未来

2023年7月20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渔石俱进实践队前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琅琊台台西头村进行采访。此次采访旨在了解当地渔业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实践队队员与台西头村的村长…… 郭子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仁心续火承先志,碧波芳草筑安康: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为将健康知识和服务送到社区居民身边,2025年3月15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二小分…

清明追思,大爱永存 ——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举办清明节缅怀遗体捐献者活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倡导遗体捐献事业的社会价值,清明节前日,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在皖南医学院遗体…

郑州财经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秋实班”学员赴河南省团校参观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

最新发布

武汉学子三下乡:缤纷夏日,线上线下相伴
武汉学子三下乡:缤纷夏日,线上线下相伴2020年的夏天,是一个特殊的夏天——疫情形式愈加严峻、洪水在多省造成破坏、各省不断发布高温和暴雨预警。咱们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小队却冲在第一线,为仙桃、潜江和…
小镇踏访——第二天
2020年7月17日,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小镇踏访——如果文化会说话”实践小组成员杨晨展开了第二天的活动。本次活动主要为了寻找扬州特色文化,通过一些古迹来了解这些文化的历史渊源,以达到宣传…
助力社区疫情防控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
从2019年12月30日武汉卫健委发布“不明原因肺炎”紧急通告起,这场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已蔓延至全球许多国家。面对疫情,中国在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下采取了最全面、最彻底的防控措施。在全国人民共…
“心之航”社会实践团进行沂蒙红色文化与经典古诗词微课录制
“心之航”社会实践团进行沂蒙红色文化与经典古诗词微课录制因为疫情的缘故,心之航社会实践团成员在2020年的暑期社会实践中采取了线上实践的方式,实践内容主要包括红色文化与爱心支教两个方面,对此实践团…
邵院学子三下乡:爱心支教,安全伴成长
(通讯员王家辉欧笑全)为了普及溺水安全有关知识,提高乡镇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8月13日,邵阳学院外国语学院“快乐英语”教育关爱服务团队员来到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油麻镇开展第9天的爱心支教活…
志愿云宣传-疫情防控
2020年8月13日,“王继文个人实践队”于下午17点在线上开展了一场疫情防控宣传活动。迄今为止,虽然国内疫情形式向好的形式不断行进,但危险未完全剔除,部分地区仍有小规模爆发的情况。因此队伍决定开展一次线…
浙江学子云采访:对话防疫志愿者,展现时代青年貌
为深入了解防疫志愿者事迹,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感悟榜样精神力量,8月2日,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大学生“追随榜样足迹,铸造时代品格”实践团特此组织开展线上采访会,聆听青年志愿者金上…
践悟十九大精神,助力小康社会(2)
践悟十九大精神,助力小康社会——“迎小康,寻红色”实践调研团队成功开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调研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取得最后的胜利而奋斗搏击。为了解人民群众…
云下乡-做最美的自己!
2019年7月2号,大学的第一个暑假正式开始了,面对这次的疫情,年轻的我们总想做些什么,体验一下在大学里无法体验的生活。由于疫情原因此次三下乡活动改为线上开放,而我们首要的就是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去…
“赴陇援西”实践团诚邀“洮砚”大师进行“洮砚”文化讲座
“赴陇援西”实践团诚邀“洮砚”大师进行“洮砚”文化讲座8月13日晚,山东理工大学“赴陇援西”实践团诚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洮砚”制作技艺传承人卢锁忠之子卢广成先生,为实践团全体成员及支教学生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