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2020年3月《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颁布实施以来,家庭劳动教育作为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引发了国内教育界对其相关政策与实践探索的研究。研究围绕家庭劳动教育的劳动量、劳动时间、劳动内容、劳动意识、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习惯七个维度,对无锡市中小学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以推进《意见》的落地实施,进一步提出探索适合中国的家庭劳动教育模式,以改善家庭劳动教育的现状。
关键词:素质教育 劳动教育 家庭劳动教育
一、实践背景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政策层面上突出了劳动教育的重要地位,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
劳动作为创造世界、创造未来的根本,教育应与其及社会实践相结合。根据《教育大辞典》中对“劳动教育”的定义可知,劳动教育主要指劳动、生产、技术和劳动素养方面的教育。劳动教育起到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点:一、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二、 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态度。三、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劳动习惯。四、使学生获得工农业生产基本知识和技能。其内容和形式受生产力、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发展水平以及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制约。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是社会教育的特殊部分,也是学生启蒙教育的重要途径。家庭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更加应当发挥其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学校无法正常开学,学生居家时间变长,家庭教育地位逐步上升。然而,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众多家庭日趋重视孩子学习课本知识的能力,往往忽视了对孩子劳动能力的培养,重智轻劳,劳动教育存在着在家庭被“软化”的现象。据资料显示,美国城市小学生在家务劳动上,日平均1.2小时,而中国城市小学生只有0.2小时,教育界将其称之为“0.2现象“。这一对比充分体现出我国在家庭劳动教育上仍然存在着极大的问题,把家庭劳动教育提上议事历程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需要通过调查与实践进一步了解我国家庭劳动教育的现状并且努力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案。
二、实践目的
本次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充分了解家庭劳动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了解学生与家长双方对家庭劳动教育的态度及看法,二是针对调查发现的种种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使得家庭劳动教育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三是尝试探寻基于中国国情的、适合中国发展的家庭劳动教育模式。“家庭劳动”不仅仅是生活技能的习得过程,更是培养孩子独立性的过程,良好的家庭劳动教育的形成需要家长改变对劳动、对孩子的认识,注重在劳动实践中开发孩子的潜能,使孩子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并最终内化为自身的意识和行为习惯,使其终身受益。此次实践将为促进家庭劳动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转变家庭对劳动教育在传统意义上存在的一些错误观点,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养成勤俭质朴、吃苦耐劳等一系列优秀品质,在劳动中体会创造的快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传承热爱劳动的传统美德与勤于劳动的优秀精神。
三、实践主要内容
1、前期准备工作
为使本次实践活动顺利展开,在组队过程中选择了不同专业的同学来共同完成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跨专业组队使我们的团队在活动开展的各个阶段获得开阔的思路和广泛的技术支持。小学教育、教育技术、汉语言文学的同学都能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互帮互助、合作共赢。小组成员凭借着旺盛的求知欲、认真负责的精神和踏实肯干的实践态度,获得了专业教师的认可与支持。同时,指导老师高水平的科研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我们项目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并为我们解疑答惑、及时纠偏。
2、理论调查与研究
为了确保实践活动内容的充实性与本身能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项目成员在理论层面上进行了升入的调查与研究,一方面充分理解了“家庭教育”与“劳动教育”的深刻内涵,另一方面,成员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了整理与解读,从而进一步了解了家庭劳动教育的意义、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3、线下考察与线上调研
在实践过程中,成员们一方面与自己身边的中小学生进行共同交流,从而充分了解学生与家长双方对待劳动教育的态度与看法;另一方面,线上调查问卷对家长和学生两个人群都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问题,这一调查形式进一步扩大了样本人群的数量,保证了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可靠性与普遍适用性。
经过初步调查,成员们发现在当下,不少家庭将教育孩子的事情彻底推给了学校教育,而在校期间学生对于课本知识学习时间的大量投入,就使得原本就处于困难中的劳动教育更加难以进行,在社会竞争激烈的当下,众多家庭更加重视孩子学习课本知识的能力,往往忽视了对孩子劳动能力的培养,重智轻劳。而许多学生也同样认为,学习书本知识远比收获劳动技能更为重要,这样的观点使得他们在家务劳动上仅投入了少量的时间。不过不少人对于开展家庭劳动教育始终持有积极的态度。
4、对家庭劳动教育存在问题尝试性提出解决方案
从学生层面:学生是家庭劳动教育的主体和践行者,不仅要从思想观念上确立对劳动和劳动教育的正确认识,而且要养成劳动习惯,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其他类型的劳动,积极主动承担起劳动的责任。
从家庭层面: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家庭也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因此教育工作者尤其重视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影响。家长应当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要营造良好的家庭劳动氛围,从而对孩子的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劳动教育的最好实践是把“做家务”列入家庭作业,作为家长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认真对待家务劳动,带领孩子一起劳动。此外,家长可以尝试不断创新家庭劳动教育的方式,劳动教育需要鼓励孩子参与劳动但又不能仅限于参与劳动,重视劳动的过程大于劳动结果,不局限于单一的劳动形式,通过各种劳动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养成自觉自愿、坚持不懈地参与劳动,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形成专注认真、吃苦耐劳、诚实创新、精益求精的好品质。
从学校(老师)层面:家庭劳动现状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学校与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首先,“学校应积极介入儿童在家庭生活中的劳动教育指导,不能认为家庭中的劳动教育就是家长的事,其实家长也需要学习劳动教育的理念,才能与学校形成教育的合力”;其次,“要协助家长安排儿童在家庭中的具体劳动任务。从理念到实践的转换仍然需要学校的指导”;第三,“组织劳动教育成果的展示”,通过线上班会等形式展示孩子劳动成果,将其作为劳动教育的过程性评价;第四,结合社会真实情景,如指导家庭用疫情期间各行各业的人坚守岗位的劳动精神对学生劳动的意识、态度进行引导,“准确地把握教育的时机,挖掘劳动教育的资源,为家庭开展劳动教育提供资源和指导”。
四、活动的意义与价值
五育并举、重视劳动教育是新时代教育的重要特点。2018年9月,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通过劳动教育弘扬劳动精神。劳动教育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认知、劳动素养,更应在新时代发展中,努力做到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高尚、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点深入学生心中。家庭教育观中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劳动教育的发展,此次实践活动将努力纠正学生与家长对待家庭劳动教育的错误认识,积极响应国家对于“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号召。
“实施劳动教育的目的在于育人,要围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既要强化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功能,更要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独特育人价值,培养提高学生劳动素养。”劳动教育本质上作为实践操作性的课程,必须要坚持育人的导向。此次的社会实践活动也始终坚持这这一导向,以改善当前社会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家庭劳动教育的良好发展为目标,一方面努力引导学生与家长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准确理解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由此牢固树立劳动光荣等争取思想;另一方面,从劳动的实际运用层面来看,劳动教育的目的同时包括了教育孩子掌握劳动必备知识技能于发扬积极的劳动精神这两点。此次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充分投入到劳动中去,在劳动实践过程中,让学生通过一定程度上在体力方面的付出,将理论上掌握的劳动知识与劳动技能运用到现实中去,实现理论与现实的互通,从而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体会劳动不易,珍惜劳动成果,体认“四最”劳动精神,形成“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劳动创造人类本身”的劳动观,让劳动精神深深扎根于学生心中,培养学生专注认真、吃苦耐劳、诚实创新、精益求精等众多优良品质,最大限度地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从而实现劳动教育的价值,最终实现劳动教育育人的效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510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