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越调在口,传承在心

来源:洛阳师范学院 作者:李雨桐

在这个暑假中,我加入了学院的河南地区非遗调研队来参与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在历时将近一个月的相关活动展开之后,我的非遗调研任务也算是圆满完成了。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本次的非遗调研而言,开端便是寻找传承人并与之取得联系。作为河南地区非遗调研队的一员,理所当然,我们要寻找河南地区的非遗来调研,而我作为外省同学,被分配负责了周口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其实,作为外省的同学而言,对河南乃至对周口的非遗,都没有那么深切的感悟与了解。于是我开始在各种非遗网站上来寻找周口的非遗,但都收获不大。最后是在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单》中,才找到了周口市的代表性非遗。随后又在诸多代表性非遗中进行了选择,确定了要调研“越调”这一非遗项目。

图为申小梅老师剧照

但是在确定了调研项目之后,又迎来了一个小难关——那就是如何与非遗传承人取得联系。越调的传承人众多,但是很多传承人都已年迈,联系更为不易,所以在选择传承人这点上便十分艰难,最终,申凤梅先生的亲传弟子申小梅老师吸引了我的目光。然而,如何取得申老师的个人联系方式远比我想象的艰难。给很多非遗网站打电话但都未接通,甚至有的非遗网站连话都没有听完就已挂断电话,这时我想到有些非遗传承人会使用各大网络媒体平台,于是我也上这些平台上寻找,但即使有申老师的账号,上面也没有能够联系到申老师的方式。最终经过两天的艰难寻找,在一个很多年前的博客上找到了申老师负责的越调剧团的演出部经理的电话。通过经理,我在两天之后终于取得了申老师的联系方式。

其次便是取得联系之后的采访,由于申老师负责的剧团演出颇多,在取得联系时,我们就约定在七月底将此次采访进行完成。但随着时间临近,申小梅老师及她的剧团又有了其他活动,经过好几天的取得联系,最终确定了于8月2号的上午进行采访。当时的申老师正在鹤壁进行戏曲下乡送温暖的活动,她也是在百忙之中接受了我们的小采访。由于时间有限,所以我准备的问题都非常的精炼却又有价值。申老师也就这些问题展开谈了很多,甚至很多没有问到的也谈到了,让我们受益颇深,更加了解到了越调的传承以及现状。

图为线上采访

但是最令我佩服的一点就是申老师现在主动去接触d音,k手等平台,通过互联网,利用这些极具流量的平台来宣传、发扬光大越调。由于受到年龄的影响,这是很多非遗传承人都不愿意去做的一点,但是申老师不仅做到,而且做的很好,在这些网络媒体平台上都有了十几万的粉丝,成绩斐然。还有,申老师与一些地方学校联合办学,共同推出了申小梅戏曲学院,在学院中,不仅是开设了越调班,甚至豫剧班、曲剧班都有所开设。培养更多的戏曲人才,为河南的整个戏剧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我就想着,作为一个戏曲人,能为我们的社会、戏曲建立平台,多培养一些戏曲接班人这样一个简单的想法。”申老师的这句话让我至今都印象深刻。

作为河南的三大剧种之一,越调一直有它的独特风采,为大众所喜爱。但这远远不够,其在全国乃至世界上的知名度还不是特别高。希望以后越来越多的喜欢越调,欣赏越调的人来学习与传承越调,促进越调的发扬光大,也希望河南省越调剧团在申小梅老师的带领下发展越来越好。

当然不仅仅是越调,还有更多的非遗等带着我们去传承与发扬光大,因为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每个人都有责任去传承与保护非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484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智启田园:日照农户的智能农具挑战与展望

在日照这片充满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的土地上,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现代农业的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为了深入了解日照农户对当前智能农具的看法以及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智能农具促发展

在了解了日照农业发展情况后,队员又进行了新的调查。在新的一次调查中,队员到农村地区去进行调查问卷的发放和访谈,了解日照农户们目前对智能农具的看法和目前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具体问……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智慧农业赋能 助力粮食增收

近期,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深入乡村,调研当地农户对智能农具的看法及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此次调研旨在了解智能农业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日照农户拥抱智能农具:革新生产,迎接未来农业

在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的广袤田野上,一场由智能农具引领的农业革命正悄然兴起。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农业技术逐渐渗透到农户们的生产生活中,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还解决了诸……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科技赋能日照农业

科技是乡村建设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技术保障。科技的发展可以提升农业生产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农村,探索新的农业经营形式和农村治理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新的发展路径和模式,……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科技下乡,慧农同行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农具逐渐走进了农村的生产生活。为了深入了解日照地区农户对智能农具的接受程度以及他们目前面临的具体问题,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在刘兆宇老师指导下……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聚焦日照农村:智能农具与农户心声的探索之旅

夏日炎炎,曲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于2024年8月8日前往日照市农村地区深入实践,他们此行目的,是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深入访谈,了解农户们对智能农具的看法……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访农问俗知民情,智耕试种知稼情

为了解农村地区对智能农具接受程度和生活生产问题的任务,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举办了以“访农问俗知民情,智耕试种知稼情”的主题活动。通过发放调查问……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向日葵老师”卢春英:用爱与智慧点亮山区孩子的未来

2024年1月21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蔡开彬同学走进昭平中学,专访了被学生们亲切称为“向日葵老师”的卢春英…

寒假社会实践┃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践行非遗传承

在2025年春节首个非遗年的特殊背景下,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的五名大学生,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使命感,…

大学生创新团队:用技术为动画“重置焕新”,开启视觉新体验

在如今动画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老旧动画因画质、风格等问题逐渐淡出观众视野。然而,浙江工商大学的“雾散云开”团队却另辟…

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我与科学有个约”科普志

为积极响应2024年两会科技创新目标,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湖南省科技馆联合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

动科动医素质拓展部2月心委例会成功召开

本部二月心委例会于2月24号12:30在荟十2楼活动室成功召开,例会主持人为22级部门负责人桑雨嘉。例会开始后,心委们首先完成了一…

最新发布

“三下乡”——红色历史,光辉岁月
2020年8月13日实践队员李铁帆来到了湖南常宁的一个小乡村继续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下午,实践队员李铁帆先是回到了自己的老家找了自己的奶奶,实践队员在这里落地生根,总会有一种归根的情愫。奶奶热…
全面攻坚脱贫之疫情下的乡镇发展
2020年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正式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响应党的号召,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努力实现攻坚脱贫的目标,然而在这决胜期却爆发了新冠疫情。为了解疫情期间人…
“回望革命荣光,传承红色基因”记者团在厦门展开社会实践
7月19日,化工学院“回望革命荣光,传承红色基因”记者团成员林懿娴前往位于福建的厦门革命烈士陵园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上午11点,林懿娴同学到达厦门革命烈士陵园。厦门革命烈士陵园毗邻厦门万石岩风景区,旁…
学习理论知识,提升担当本领
2020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党的百岁寿辰即将到来。100年的波澜壮阔,100年的砥砺前行让中国共产党洗尽铅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走进辉煌100年”实境党课团队采用线上“云”党课的形式,回顾了这100年内党的重…
深入家乡,展现家乡变化
为弘扬家乡文化,展现发展家乡变化,7月28日,石全石美实践队苏蓓来到家乡山东省济南市董家镇,通过拍照、采访等方式进行实地调研。本次调研,苏蓓选择了山东省济南市董家镇的邢家希望小学。因为疫情关系以及…
小康观察心得
当时那个年代的黑白老照片承载着爷爷奶奶们老一辈的点滴回忆,而这个年代的彩色胶卷映衬着几十年来社会的不断进步与翻天覆地的改变。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肩负让社会不断向前迈进的使…
后其身而身先 外其身而身存
你知道,有人会读国学经典读到嘴部肌肉酸困吗?你能想象,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读四书五经的样子吗?你一定很好奇,一个风姿绰约的女子每天带着一群五尺微童读经典是什么样子。十年如一日,她在人生的象限里,…
湘大学子三下乡|赴攸县沙河流域调研第一站
攸县沙河流域调研第一站——丫江桥镇仙石村(通讯员陈琤)8月13日,湘潭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等学生在“2020暑期赴攸县社会调研团”三下乡活动中去往攸县丫江桥镇。其主要目的是实地调研探求沙河流域的境况,了…
计算机学院石全石美实践队暑期实践活动顺利进行
在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为更深切的感受小康社会发展带来的变化,7月15日至8月13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石全石美实践队选择线上与线下实践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实践。队员们分成两组,…
青凝计划|西建大环境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文化景区暑期实践
为感受国家政治文化建设领域历史成就,体会近年来国家建设的发展进步和成果,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播先进文化,加强当代大学生对历史成就的认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文化景区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