抟土造人,女娲创世
——探访女娲城文旅融合的新天地
盘古开天辟地,女娲创世造人。在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有一座女娲城屹立数十年,引来数十万游客前来参观祭祀。这处古文化遗址从最初的女娲古陵发展成为现在较为著名的女娲城古文化遗址。众所周知的“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正源于此。
女娲城:古老而充满视觉诗意的存在
8月8日,女娲文化调研团成员到达了位于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城北7.5公里外的聂堆镇思都岗村。刚到达时,外观呈正方形的女娲城映入了调研团成员的眼帘。一眼望去,女娲城分为内外两层,外国城墙长达4000米,由分层夯建筑而成的城墙每层的厚度也达数十厘米。经查证资料,团队成员得知,这座女娲城内出土有大量釜、罐、鬲、瓮、瓦等春秋时期遗物,由此可以推断当时的城池之壮伟,居民之殷盛。
随后,调研团成员走进了补天殿等仿古建筑,见到了女娲、伏羲等神像与壁画。一座座雕像和一幅幅壁画,让前来参观的游客纷纷驻足。上有可追溯至上古的神话传说,下有一个个诗意般的艺术存在,这座古老的女娲城正在以其自身的魅力吸引着世人。
人物:听听他们的肺腑之言
古老的历史和文化并不足以彰显女娲城的独特性,或许可以走进不同人物的内心,听听他们关于女娲城的肺腑之言。
因为自身具有的文化意义和古建筑等特色,女娲城遗址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经过实地考察与调研,调研团队的成员发现其中大多数游客是为了烧香祈福而来,也有一些外地游客专程赶来,还有一些组团前来参拜。
调研团到达时,今年已经86岁高龄的老人正在女娲城售卖香火。在一番交谈后,调研者得知,这位老人在195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当被问到对于女娲文化渊源的了解时,老人讲得头头是道。她生于思都岗,长于思都岗,和家人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据老人回忆,起初,这里只有一座陵墓,后来才建成规模颇大的女娲城。由于女娲城所在地遭遇过洪水,1916年才开始规划和重建,而老人自始至终一直坚守在这里,这个生育她、养育她一生的地方。据老人介绍,在女娲城,祭祀的传统已经延续了许久,尤其是在女娲古陵前更是常年烟雾缭绕、香火极盛。
资料显示,女娲城每逢农历初一、十五自成庙会,人山人海,极为壮观。调研团成员在询问后得知,在女娲城,每月的农历初三、初六、初九和十五,来自各地的民众会纷纷前来祭祀、参拜和观光。也因为如此,现在的女娲城已经成为了在全国具有影响的大型女娲祭祀观光胜地。
为了得到更准确、更有效的信息,调研团成员也采访了景区负责人。从采访中得知,景区未来将致力于把女娲文化与旅游景点融合发展,力求打造出一片生态文旅融合景点群。同时,调研团成员也发现了目前女娲城中文化与旅游融合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比如设施有待完善、治理乱象、规划缺失等等。
在调研途中,调研团遇到了一个和家人一起前来游玩的孩子,在询问后得知这个孩子是第一次来参观。当被问到对女娲文化的了解时,孩子回答说,自己对于女娲的认知来自于女娲造人的故事。此外,从游客的其他反馈来看,女娲城遗址的文化氛围与祭拜仪式也让游客更加有参与感与体验感。
在调研、采访的当天,调研团成员遇到了前来女娲城实地考察的地方领导,并对其进行了采访。调研团队的成员从中得知,女娲城未来还会继续建设扩大,沿着女娲城一侧的贾鲁河会建起生态文化公园,相关旅游配套设施也会逐渐完善。规划图纸已经审批通过了,下一步便是逐步落地实施。
产业:文旅协同的融合新路
补天之殿,创世之源。文化涌泉,旅游佳苑。女娲古文化遗址,是木之根、水之源,是人类开始的缘起,也是世界萌芽的天地。这处具有创世意义的古文化遗址兼具文化与旅游价值。对于这座神秘而古老的古城而言,文旅协同发展的新路犹如源头活水,为女娲城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早在1986年,女娲城就被定为河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国家、省、市旅游部门和文物部门通过考察论证,将女娲城列为市级重点旅游景点建设项目。在讨论后,调研团成员一致同意,在这次暑期社会实践中,将努力把女娲城的形象与旅游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形象宣传相结合,比如通过开发女娲小娃娃的形象布偶,来扩充文创产品链条。这既充分发挥了经济效益,又让女娲城遗址被更多人认识、了解和铭记。
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将在思都岗村得到应验;女娲创世的文化与历史将伴随游客的纷至沓来而变得更加璀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447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