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下午,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乡绿色行实践队来到了辽宁省辽阳县黄泥洼镇进行走访调研。城乡垃圾处理问题一直是制约城市经济发展、影响乡村建设的重要因素。此次走访调研团队进一步了解疫情期间黄泥洼镇垃圾处理情况,分析目前该镇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为帮助黄泥洼镇及所辖14个行政村在后疫情时代下人居环境治理及疾病卫生防控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辽宁省辽阳县曾于2017年经住建部入选成为“全国首批百个农村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点”。实践调研地黄泥洼镇便位于辽阳县西部,团队成员乘坐公交车到达黄泥洼镇后便开展了本次调研活动。走进黄泥洼镇,有关参与农村垃圾分类,建设美丽乡村的标语随处可见。经当地政府工作人员介绍,广泛粘贴这些宣传标语旨在帮助村民积极树立垃圾分类观念,让村民认识到垃圾分类的意义及了解正确进行垃圾分类的方法。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提高居民个人素质。
同时,黄泥洼镇积极引导源头分类,树立典型示范户,发挥榜样示范效应,并以此促进垃圾分类工作。黄泥洼镇胡佳台村村民委员会便在全村表彰“垃圾分类减量处理典型示范户”十余户,引导全面参与垃圾分类,创建和谐美丽乡村。当地村民告诉团队成员:“在黄泥洼镇,从不会分到主动分,能感受到居住地的环境质量越变越好,卫生水平显著提升。”
然而通过采访村民团队成员也得知,尽管黄泥洼镇有关垃圾分类的政策宣传到位,但路边仍有小范围的垃圾成堆现象,在疫情期间该地政府也并没有继续出台有关生活垃圾分类的具体措施。在后疫情时代,医疗用品废弃物及厨余垃圾、可回收物等生活垃圾增多,组分发生变化。在关注疫情的同时,如何及时、有序、高效、无害化处置这些源源不断产生的垃圾,越来越引起了广大群众的注意。因此需要团队成员进一步调查走访,全面分析疫情期间的垃圾分类处理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426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