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美丽乡村行——乡村振兴即墨调研团”成员与即墨区融媒体中心《美丽乡村行》节目组一同开展实地调研活动,对张院柳编业进行了全面的了解。
张院柳编业有悠久的历史,清康熙年间即有少部分人家用当地的柳条编织簸箕,随后学会条编手艺的人家越来越多。该制作工艺为手工编制,制作工序主要有选料和装料。使用材料为柳子、柳木和麻绳或尼龙绳。柳子必须是中伏的柳子,柔韧度好;柳木做簸萁舌头(即簸萁的最前面),柳木要用蒸锅蒸,蒸的火候要恰好,蒸的轻易断裂,蒸的重易出折子;麻绳是精纺而成的。编制工具有锥子、镰刀、木棒等。其中蕴含着丰富工艺技巧的深厚文化内涵。
移风店镇张院村簸箕制作第三代传承人郭相辉自16岁开始学习编簸箕的手艺,如今已58岁,在四十多年的手艺生涯中,郭相辉的那套工具已经被磨出了光,他坚持将这个手艺传承下来。
(调研团成员现场观看第三代传承人郭相辉制作示范)
张院村簸箕要在特殊的簸箕窑中才能进行制作,在地下阴暗潮湿的五六平方米环境里,柳条容易弯曲,编制起来更方便。在柳条拿入地窖进行编制之前,首先要浸泡二十分钟到半个小时,增加柳条的柔软性,更容易进行编制。前期需要对柳条和簸箕舌头进行打磨,编好身子后还需定型、安装舌头和檐。制作一个完整的簸箕需要四五个小时,编制的过程中如果用力不均还易造成簸箕扭曲,既耗时又考验技术。簸箕好不好看,全靠手工艺人一双手。张院簸萁的独到之处是编制起来不用模具的,全凭艺人们的手工技艺和经验积淀。随着社会的发展,艺人们以精湛的技艺,将条编簸箕逐渐增加到柳编安全帽、箱子、元斗、笸箩等,型号分大中小多种规格,独特的造型满足了百姓的日常生活需求。
(手工艺人向队员展示簸箕用料)
编织簸箕用料极其考究,大多数都是采用天然野条。簸箕条根据产出季节的不同有芽条、秋条、蒸条之分。其中蒸条是簸箕条中的上等品,用其制做的簸簸柔韧性强,经久耐用,色泽清白,受人喜欢。麻绳的粗细要适度,一律要用上品麻捻绳,否则会影响簸箕的使用寿命。在蒸条时火候、湿度都尤为重要,随时要掌握,不可掉以轻心,蒸得太老了,色泽不白亮,蒸得太嫩了皮不利。用料制作过程中每一步都渗透着手工艺人的辛勤和智慧。
(调研团成员观察张院村簸箕的结构和制作材料)
手工艺人郭相辉见证了“张院簸箕”从辉煌到没落,再到入列非遗的发展历程。鼎盛时期全村500余户都从事这一手工业,家家有作坊,而现在,能编制簸箕的手艺人大多年事已高,能做的只有他自己了。虽然编制簸箕是个体力和技术活,利润也不高,但他始终不愿放弃自己坚守了一辈子的手艺,一直坚守着父辈传下来的手艺。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收一个喜欢编制簸箕的人做徒弟,能将这门传统手艺传承下去,把“张院簸箕”永远留住。
通过对张院村簸箕制作第三代传承人郭相辉的拜访和对张院村簸箕制作的了解、学习和亲身体验,调研团的同学们对张院柳编业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势在必行,也必将成为乡村振兴的一大支撑,千村千貌,村村不同,但是调研团的同学们将永远怀揣一颗赤子之心,努力学习,关心乡村发展,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调研团线下活动队员合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306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