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件文物的背后都承载着一段厚重的历史,可以说文物是架构在历史与今人之间的桥梁,因为有了文物,我们才得以更加直观的去探寻历史,当然文物的价值也绝不仅于此,如何更好开发利用文物资源也是我们所要思考的问题。就目前而言,大多博物馆所采取的模式是开发文创产品、推出研学活动等,那么具有丰富的文物资源的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又该如何充分利用馆藏资源发挥其价值所在?带着这些问题,二里头文化资源调研队成员线上采访了洛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的马欢欢老师,在这里我们听到了不一样的答案。
近年来随着《国家宝藏》等相关纪录片的热播,博物馆对于大众来说不再是触不可及的陌生存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带着好奇心走进博物馆,博物馆也因此成为了一个相当热门的“打卡地”。热度有了,问题也在凸显,一些博物馆盲目效仿其他爆款博物馆,以至于形成千馆一面的现象,似乎无论到哪个博物馆去,整体来看都差距不大。那么二里头夏都博物馆的又该如何突破这一陷阱呢?对此马欢欢老师给出了一些建议,博物馆对于文物最重要的作用是保留而后是保护再接下来才是开发利用,也就是对馆藏资源进行产业化延伸。
马老师认为对于文物的保护应该是构建在情境之下。对于二里头文化资源的开发,我们一方面要让公众去了解二里头的意义所在,另一方面还要让文化资源更加生活化,拉近博物馆与公众间的距离。比如通过结合馆藏文物资源,进行一些体验性活动和将文创产品的开发沿着更加生活化的方向来进行。
除此之外,二里头博物馆可以尝试去将本馆所独具的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展示,并把相关的文化资源与有需求的人进行对接,通过适度的经营来实现收益化。当然,对于二里头博物馆自身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我们并不能过于苛责。因为它现在尚且处于成长期,从去年开馆到现在也不到一年时间,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接受市场的检阅度是有限的,所以它很难得到足够的市场反馈来进行调整。另外对于文化资源的延伸与利用,我们常见的一种模式就是以本馆馆藏文物为依托,打造特色产品进行售卖,但无论是大火的故宫文创系列产品或是二里头博物馆等其他馆内的文创商品,存在着一个共通现象——定价稍显昂贵,针对这一现象马欢欢老师建议博物馆可以把文创商品的价格梯度划分,参考大众消费水准,以普通民众为主要消费群体,这样既有利于扩大消费群体,也能扩大博物馆自身受众范围,充分实现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
通过与马老师的交谈,调研队员们意识到打造一条真正适合本馆的博物馆发展之路对于博物馆的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如何找到这条路并将其走好、走长久是值得深思的。对于今天访谈中所提及的二里头博物馆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在其他博物馆可能或多或少也有着相似的问题,所以说如何打破现状,走出一条独具本馆特色的发展道路是博物馆负责人应当去考虑的问题。相信在未来,我国的博物馆能够各有千秋,百花齐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281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