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桥村
拥有着独特的历史建筑
寓意正派的烟桥正道
向火而生的大树包塔
见证金榜题名的石碑
象征顺利的古木桥
见证国家大事的国事榕
让我们一起远离城市喧嚣
一起感受古村古韵
一、烟桥正道
“一入烟桥,必行正道”,这是烟桥村中口口相传的一句话。烟桥正道由长长的石板所铺成,属于南北大道的分支,由当时著名的爱国华侨商人牧野公捐资兴建,是当年烟桥村东面向的主要道路,所以称为“烟桥正道”。“正道”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表示“正确、正派的道理”,也是为人处世的立身之本。“行正道”正是为人处世的立身之本,在当今社会,更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虽寥寥数语,但励学敦行,足以见证烟桥先祖的良苦用心和聪明智慧。正是“一入烟桥,必行正道,万世固基,有赖儒风。”此外门楼的墙上还留有村民刻下的“甲寅水灾”印记。在民国三年的时候,发生水灾,洪水涨到这个位置,村民们就在此刻上印记,以此来见证这一历史。
二、大树包塔
在烟桥“一树成林”中,有一奇特景观叫“大树包塔”。“一树成林”旁边的原为“烟桥书院”,书院旁边建有焚字塔一个。焚字塔是用于烧毁写有文字的纸张的地方。因为古人认为文字是神圣的,即使是废纸也必须认真地烧掉。而焚字塔旁边的榕树长得很快,村民顺势引了一个树丫到焚字塔顶,结果形成了今天的“大树包塔”。
三、旗杆夹石
烟桥村旗杆夹石众多。旗杆夹石是用作固定夹紧旗杆的石块,是作为历届科举制度考试中取得名次的优越好成绩的考生功名见证。
四、古木桥
村口长木桥原名“燕桥”,因终年水汽蒸腾,好多雾气,清乾隆年间已有“烟桥”之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经历了好多历史事件,当时生活艰难,民间就出现了“偷渡”,所以许多九江人都会先来行行“烟桥”寓意“牙牙烟烟,大步槛过”,希望偷渡顺利。
五、百年榕树
“一树成林”在烟桥村村口,一棵榕树独树成林,村民称“树祖公”。这棵榕树在上世纪20年代栽种,又称为“国事榕”,每逢历史大事,如:日本投降、新中国成立、文革、改革开放、港澳回归、2000年(千禧年)、共产党九十华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等大事,村民便从树上把气根引下地面成树。至今,已是“一树成林”。每天都有许多村民坐在树底下休息。正是:烟桥奠基数百秋,村前桥下水清秀,人赞西樵风景好,我恋吾村榕树头!
走进烟桥,
它是个朴素的古村落,
或许没有故宫的金碧辉煌,
没有布达拉宫的华丽宏伟
但它就像是以往一个个小村落的缩影,
有着自己独有的历史底蕴,
也有着朴素可爱的村民。
一起走进烟桥,
去看看不一样的美好~
一、何氏六世祖祠
何氏六世祖祠位于烟桥村西面大巷口,是烟桥村的开村祖祠,也是村中原七间祠堂中唯一保存下来的祠堂。六世祖祠始建年限不详,嘉庆十九年(1814)重建,光绪十八年(1892)重修,拥有着近两百年的历史。
二、“旌表节孝”牌坊
“旌表节孝”牌坊建于道光年间,据何氏族谱记载,程氏在其夫去世后克守妇道,守义四十年,勤惠一生。对其(侄子)夫弟之子爱护有加。助孤幼,村民有难必助。何文绮在京为官后穗教授,以其行闻于朝,旨下建此坊(fāng)曰“旌表节孝”。(何文绮做官的时候将她的事情告诉皇上,因此建“旌(jīng)表节孝”牌坊。)
三、兰桂坊
兰桂坊是村中百福堂的附属建筑物,位于烟桥星桥书舍一巷。主人何星桥在西欧经商,光绪二十年(1894)回乡兴建,其后人今在美国。也曾在1989年回国与时任副总理商谈电脑产业开发,也曾回乡教儒林二小老师电脑中文输入法。何星桥的儿孙名为兰桂、芝兰和丹桂,何星桥希望儿孙“兰桂腾芳”,因此将此处命名为“兰桂坊”。上个世纪,何星桥的后人移居香港后,获得在中环区的一片地,便决定将其命名为“兰桂坊”,同样取其“兰桂腾芳”的寓意。
四、古木棉
古木棉树根植在兰桂坊边上,由晚香园主人栽种,一共有2棵,最大那棵树村里的六个小孩手拉手才可以把它围起来,可惜最大那棵树在1961年已被砍掉。如今,存留下来的古木棉树周边的景色鸟语花香。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254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