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青春三下乡,锁住故乡情】邀你走进烟桥赏古筑

来源: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法学与知识产权学院 作者:锁住乡愁队

烟桥村

拥有着独特的历史建筑

寓意正派的烟桥正道

向火而生的大树包塔

见证金榜题名的石碑

象征顺利的古木桥

见证国家大事的国事榕

让我们一起远离城市喧嚣

一起感受古村古韵

一、烟桥正道

“一入烟桥,必行正道”,这是烟桥村中口口相传的一句话。烟桥正道由长长的石板所铺成,属于南北大道的分支,由当时著名的爱国华侨商人牧野公捐资兴建,是当年烟桥村东面向的主要道路,所以称为“烟桥正道”。“正道”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表示“正确、正派的道理”,也是为人处世的立身之本。“行正道”正是为人处世的立身之本,在当今社会,更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虽寥寥数语,但励学敦行,足以见证烟桥先祖的良苦用心和聪明智慧。正是“一入烟桥,必行正道,万世固基,有赖儒风。”此外门楼的墙上还留有村民刻下的“甲寅水灾”印记。在民国三年的时候,发生水灾,洪水涨到这个位置,村民们就在此刻上印记,以此来见证这一历史。

二、大树包塔

在烟桥“一树成林”中,有一奇特景观叫“大树包塔”。“一树成林”旁边的原为“烟桥书院”,书院旁边建有焚字塔一个。焚字塔是用于烧毁写有文字的纸张的地方。因为古人认为文字是神圣的,即使是废纸也必须认真地烧掉。而焚字塔旁边的榕树长得很快,村民顺势引了一个树丫到焚字塔顶,结果形成了今天的“大树包塔”。

三、旗杆夹石

烟桥村旗杆夹石众多。旗杆夹石是用作固定夹紧旗杆的石块,是作为历届科举制度考试中取得名次的优越好成绩的考生功名见证

四、古木桥

村口长木桥原名“燕桥”,因终年水汽蒸腾,好多雾气,清乾隆年间已有“烟桥”之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经历了好多历史事件,当时生活艰难,民间就出现了“偷渡”,所以许多九江人都会先来行行“烟桥”寓意“牙牙烟烟,大步槛过”,希望偷渡顺利。

五、百年榕树

“一树成林”在烟桥村村口,一棵榕树独树成林,村民称“树祖公”。这棵榕树在上世纪20年代栽种,又称为“国事榕”,每逢历史大事,如:日本投降、新中国成立、文革、改革开放、港澳回归、2000年(千禧年)、共产党九十华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等大事,村民便从树上把气根引下地面成树。至今,已是“一树成林”。每天都有许多村民坐在树底下休息。正是:烟桥奠基数百秋,村前桥下水清秀,人赞西樵风景好,我恋吾村榕树头!

走进烟桥,

它是个朴素的古村落,

或许没有故宫的金碧辉煌,

没有布达拉宫的华丽宏伟

但它就像是以往一个个小村落的缩影,

有着自己独有的历史底蕴,

也有着朴素可爱的村民。

一起走进烟桥,

去看看不一样的美好~

一、何氏六世祖祠

何氏六世祖祠位于烟桥村西面大巷口,是烟桥村的开村祖祠,也是村中原七间祠堂中唯一保存下来的祠堂。六世祖祠始建年限不详,嘉庆十九年(1814)重建,光绪十八年(1892)重修,拥有着近两百年的历史。

二、“旌表节孝”牌坊

“旌表节孝”牌坊建于道光年间,据何氏族谱记载,程氏在其夫去世后克守妇道,守义四十年,勤惠一生。对其(侄子)夫弟之子爱护有加。助孤幼,村民有难必助。何文绮在京为官后穗教授,以其行闻于朝,旨下建此坊(fāng)曰“旌表节孝”。(何文绮做官的时候将她的事情告诉皇上,因此建“旌(jīng)表节孝”牌坊。)

三、兰桂坊

兰桂坊是村中百福堂的附属建筑物,位于烟桥星桥书舍一巷。主人何星桥在西欧经商,光绪二十年(1894)回乡兴建,其后人今在美国。也曾在1989年回国与时任副总理商谈电脑产业开发,也曾回乡教儒林二小老师电脑中文输入法。何星桥的儿孙名为兰桂、芝兰和丹桂,何星桥希望儿孙“兰桂腾芳”,因此将此处命名为“兰桂坊”。上个世纪,何星桥的后人移居香港后,获得在中环区的一片地,便决定将其命名为“兰桂坊”,同样取其“兰桂腾芳”的寓意。

四、古木棉

古木棉树根植在兰桂坊边上,由晚香园主人栽种,一共有2棵,最大那棵树村里的六个小孩手拉手才可以把它围起来,可惜最大那棵树在1961年已被砍掉。如今,存留下来的古木棉树周边的景色鸟语花香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254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清洁环保众心齐,牢记使命你我行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重要精神,推进文明和谐校园建设,福州大学2017级数理金融实验班团支部开展了“此生无悔入华夏,牢记使命勇担当”的主题活动。11月3日,团支书带领大家对生…… 徐曼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发扬志愿精神,落实时代使命

为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落到实处,坚定当代青年前进方向、推动当代青年思想解放和强化当代青年责任担当,福州大学2017级数理金融实验班团支部开展了“此生无悔入华夏,牢…… 钟吉君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牢记使命永继前行

“走得再远,也不能忘了过去”,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精神,10月24日下午,2017级数理金融实验班团支部组织开展以“重温红色岁月,传承革命精神”为主题的福…… 蔡栅榆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重温红色岁月,继扬革命精神

为响应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号召,10月24日下午,福州大学2017级数理金融实验班团支部力行贯彻“重温红色岁月,传承革命精神”的主题,组织支部成员…… 蔡栅榆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不忘初心忆峥嵘,开平盛世谱华章

为深入贯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响应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2019年10月18日,福州大学2017级数理金融实验班团支部举办了“不忘初心忆峥嵘,建国七十谱华…… 钟吉君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瑶乡有教语,网教书新篇:广西师范大学“瑶乡师心”团队赴富川高级中学,

2025年1月下旬,广西师范大学“瑶乡师心”调研团队抵达富川瑶族自治县,为调研采访当地教坛楷模做前期准备。2月6日至2月17日,…

寒假“返家乡” |返家乡助力家乡发展,尽显青春活力——交通运输学院2025寒

姓名:杨萍专业班级:物流管理2401班实践感悟:在当今社会,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大学生…

寒期践行情系母校,桂工薪火照亮高三逐梦路

大学生网报2月22日讯(通讯员黄秋霞)岁序更替,在2025年寒假,“情系母校,相约桂林理工大学”社会实践团队踏上征程,走进广…

我校学子再创佳绩

近日,我院代表的队伍在参加了2024年(第十八届)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文旅与会展创新创业实践竞赛成功举办,该赛事已被纳…

数字人“小可“助阵古埃及文明展 河海大学学子调研AI赋能文创新模式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近日迎来特殊参访者——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他们在数…

最新发布

河南工业大学2020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之情系民生乐业盐南
为助力疫情后的复工复产,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物联网“继往开来”实践小分队中一部分队员前往了盐城市进行走访调查,经走访调查和研究共同做出了一份调查问卷,为疫情复工复产提供助力,并且对数…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学子赴唐山了解学习蓝天保卫战
燃煤工业排放量大,钢铁产业多,冬季取暖等原因使京津冀地区成为雾霾污染严重地区。但近几年,唐山雾霾治理颇有成效。为弄清唐山雾霾治理的诀窍,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环保生活理念之雾霾治理”暑期…
河南工业大学2020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简报 之情系民生乐业盐南
为助力疫情后的复工复产,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物联网“继往开来”实践小分队中一部分队员前往了盐城市进行走访调查,经走访调查和研究共同做出了一份调查问卷,为疫情复工复产提供助力,并且对数…
暑期深入西岗村,助力扶贫攻坚战
2020年8月2日,为了让自身得到切实锻炼并为国家扶贫贡献自己一份力量。华中农业大学赴赤峰市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河南开封的王前同学申请到河南省杞县官庄乡西岗村参与扶贫工作。在与乡政府联系之后,王前同学…
非遗文化传承,马庄潘安寻迹
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的一件大事。为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非遗”足迹,深入探索非遗文化的传承,8月4日下午,“彭城之星”社会实践团队一行前往徐州市马庄村,潘安…
强军新征程
在“八一”建军节到来之时,“彭城之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园林进行参观学习。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园林位于徐州市,占地1200亩,经过近40年的建设,如今的淮塔园林拥有淮海战役纪念塔、淮海战…
佛山学子三下乡|总结:实践下乡承工艺,潮州手工敬匠心
大学生网报佛山8月11日电(通讯员张蓝元),秉承着“承工艺,敬匠心”的精神,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艺心向潮文化队于7月25日奔赴潮州市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对潮州当地的传统手工艺进行历时9天的参观学习…
产业振兴——从煤矿到文化再到生态
8月4日,“彭城之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马庄村进行调研活动。实践团队在村史馆经村委书记的介绍了解到,马庄村过去是一个以煤矿为主要经济来源的乡村。在2001年‘7.2事件’发生后,响应国家号召,暂停煤矿产业,…
8.11-重庆大学学生会扶贫攻坚实践团(红岩分队)-新闻稿
果畜茶业齐开花,扶贫新风益万家2020年8月3日至5日,为响应脱贫攻坚号召,重庆大学学生会“决战脱贫聚群力,青春风正好扬帆”社会实践团成员走进距重庆大学300公里之外的重庆市开州区,此地的大进镇作为全市18个…
万水千山余有情
万水千山余有情□冯航(生命科学学院1802班)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题记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深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带我们感悟青山绿水。很是荣幸能够加入“青年行”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