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风筝是广东地区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发展到现在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历史悠久,工艺精湛的阳江风筝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具有浓郁的岭南地域特色和生活气息。作为代代相传的文化符号,扎根民间,阳江风筝承载着人们共有的社会印记与精神情感。风筝文化在祖祖辈辈相传的背后,有那么一群人始终保持着内心的宁静,怀揣着一颗耐得住寂寞的匠心,这展现了民间文化另一种值得推敲的美——工匠精神。
暑期调研期间,岭南师范学院“鸢缘”课题调研社会实践队走进阳江风筝馆采访了阳江市风筝协会秘书长——梁治昂。他在采访中提到,在如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年代,不可否认的是,一些老手艺在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同时仍然有许多人坚守在传承和发展民俗手艺的板凳上,这是因为他们心中一直秉承着“工匠”的信念。阳江风筝也不例外,在时代的洪流中,它也需要这么一群人去守护,去传承。他希望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在民间手工技艺的继承和发展中。对阳江风筝文化的敬仰,是梁治昂秘书长的工作态度,同时也表现了匠人精神的核心:坚定、严谨、专注、精益求精。“致力传承非遗文化,让风筝飞得更高更远”是这位阳江风筝传承人素来的期盼。
随后,梁治昂秘书长带着“鸢缘”社会实践队队员走进扎制风筝的作坊中。踏入风筝制作室,让人感觉更像是小型的阳江风筝展览馆。无论是墙上挂的,还是地上堆放的,都是已完工或者待完工的板子类、软翅类、硬翅类、串类的各式风筝。桌子上摆放着用于成型的长短不一的竹条、大小各异的纸张、手工锯、钳子、锉子、绳线等扎制材料和工具。据梁治昂会长介绍,制作风筝大致分为扎、糊、绘、试等四艺,“扎”指制作骨架的过程;“糊”指风筝骨架制作完成后,进行风筝外置纸张粘糊的过程;“绘”指对糊好的风筝进行彩绘美化的过程;“试”指将制作完成的风筝进行放飞调试的过程,每一步都不能含糊,都需要用心去做。风筝制作室里有埋头扎制风筝的人,也有在一旁认真学习制作风筝的人。
提到风筝传承人时,梁治昂秘书长笑着说道:这既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责任,棒子传到自己手中千万不能弄丢了。他表示,因为受到祖辈的影响,阳江风筝的历史故事也耳熟能详,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很深的情愫,风筝文化也扎根在内心深处,所以特别希望能够用一直以来坚守的工匠之心和技艺让阳江风筝活在更多人的视野。梁治昂秘书长一边将自身与阳江风筝的故事娓娓道来,一边坐在凳子上向队员展示制作风筝的技艺。梁治昂秘书长拿起经过处理的竹条弯曲成形,竹条在灵活的手中生动了起来。他提到,竹条要经过一定的程序使其软硬、粗细适中,太粗的竹篾会拉破糊上去的纸张,太细的话会无法支撑风筝,所以竹条的处理是关键性的一步。最后绳线的长短选择也要符合风筝体积的大小,这样绳子的拉力才会与空气产生相对运动获得向上的升力。“作为阳江风筝的传承人,结合当代机械发展的同时,传统手工不能丢失”,梁治昂秘书长自豪的说道。
鸢缘社会实践队队员有幸参加了阳江市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风筝)第二期培训班,从理论和实践上学习了风筝制作手艺,深入了解了风筝成型的过程。劈竹子、绘画、糊纸张,热爱风筝的手艺制作人在风筝制作室日复一日地操作,但却乐在其中;培训室内,人们学习风筝制作理论知识,濡染着工匠对技艺精益求精的精神。他们身上寄存了阳江风筝传承的希望,也折射了社会上更多工匠坚守的影子。
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这句话深刻体现了令人敬佩的工匠精神。阳江风筝文化传承的幕后,也正有这么一群坚守着工匠精神的人,因为他们,风筝得以飞得更高更远,“追风筝”的队伍也越来越长,守护风筝文化的城墙也愈加牢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217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