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至8月3日,华中农业大学动科动医学院赴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暑期社会实践队对“云组队”成员各自家乡脱贫扶贫工作现状展开了调查。活动伊始,从选定调查方向、制作调查问卷、确定实践地点,到实地调查采访,实践队从摸不着头脑到思路逐渐清晰,从分工模糊到具体工作专人负责,一步一步走向成熟。在制订了详细实践计划后,云组队成员在为期12天的实践周期内,收集到约百余份有效问卷,并对家乡脱贫户、扶贫干部及扶贫龙头企业进行了走访。
作为实践队队长,孙慧莹深谙云组队的不易:“这是一次特别的实践活动,六个人隔着屏幕在千里之外的地方团结着、合作着、步伐一致着。作为负责人,这份无言的配合就是给我最好的感动。整个实践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离不开所有成员的齐心协力与默契配合。”而提出团队实践主题“投身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她,对本次实践也有着更多的理解。谈起实践过程,她这样说道:“与实践队渐趋成熟相伴的是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我们对于家乡正在进行的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刻认识,对建设家乡的热情和期待,这也正是此次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所在。而这次的实践活动,影响的不仅仅是亲自参与其中的实践团成员,还有更多看到这次实践活动的人们。这就犹如一把薪火,手手相传,点亮一双双年轻的眼睛,最终成就燎原之火,照亮未来。”
图为孙慧莹在陈庄村采访村民
“此次调研实践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通过此次实践,我们接触、发现和思考当代中国社会现实,探讨实际社会问题,在精准扶贫成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希望我们的祖国发展得越来越好,繁荣之花开遍每一寸土地。”这是实践队成员宫梦晴实地走访、深入了解家乡后所发出的由衷感慨。在实践过程中,她也收获了许多感动。“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家乡扶贫干部对她说的这句话,久久地萦绕在她的心间。正是因为有如此尽责勤勉的基层扶贫干部始终心系百姓、一心为民,她所走之处,才会看到全民都在努力参与精准扶贫的最后一公里道路,促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才会感受到如此积极向上的态度。
图为宫梦晴在采访苹果种植大户
“我改变了我对家乡的认知,在此之前,我一直忽视了家乡的变化,总是将家乡的变化视作理所当然,但是在实践之后,我清楚地认识到家乡目前欣欣向荣的局面也是由之前的落后一步步发展过来的,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国家对家乡的建设和扶持、村民们想要摆脱现状的决心、村官们对村子发展的付出和领导以及扶贫龙头企业的企业责任心,以上四点倘若缺失其一,想必家乡如今的状况将截然不同。”实践结束后,实践队成员赵雨这样总结自己家乡发展的原因。实地走访后的他,对于家乡发展产生了更高的期待值,而他也坚信,在党和政府的有力领导和统筹决策下,在村干部对村发展方向的精准把控下,在充满脱贫致富必胜决心的村民们努力奋斗下,他的家乡乃至中国人民都必将赢得脱贫攻坚事业的最终胜利。
图为赵雨采访村民
“保持良好心态,不惧拒绝打击。”在实践过程中,每当遭遇村民误解或不配合时,朱恋总是这样告诫自己。由于家乡人口老龄化严重,朱恋的问卷调查工作也曾一度遭遇瓶颈。但她没有选择向困难妥协,而是努力调整心态,在实践过程中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感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双一流学院的学生,我们在学校中学到的理论知识若不应用于实践,总归流于浅层。我们应当深入基层,切实接触村民、村干部,与他们面对面交谈,才能掌握第一手扶贫脱贫资料,才能零距离聆听群众想法与意见。如此,我们运用所学知识,采访基层民众,从而获得脱贫门路,分享致富经验,绽发属于当代大学生的时代光芒。”
图为朱恋采访扶贫龙头企业负责人
实践结束后,实践队成员张琳和荆瑞发出这样的感慨:“很感激生在这样一个幸福的年代,有这样一个强大的祖国。对于那些还没有脱贫的村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真正赢得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不仅要给贫困户生活保障,更要从根本上转变他们的思想,鼓励他们在政府扶持下,通过学习技术等,走出属于自己的致富路。”
图为荆瑞采访扶贫龙头产业负责人
图为张琳采访村民
贫困,是一个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必须要踏碎的山石;脱贫,是中华民族必须要成就的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广度和速度,攻坚克难,扎实践诺,力求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这个七月,因为参与“投身打赢脱贫攻坚战”主题社会实践活动,而变得不平凡。2020年是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也是脱贫工作的收官之年。在我国全面进行脱贫攻坚的伟大进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依靠自然资源和产业优势实现稳定脱贫、走上致富路的乡镇,与此同时,亦有部分乡镇因为种种问题未能实现稳定脱贫。接下来,实践队成员们将通过整合各个家乡的脱贫故事,将好的脱贫经验传递出去,将好的脱贫办法宣传出去,为家乡的发展和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128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