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师范学院暑期非遗调研队探访“方城石猴“传承人王国庆
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让中国传统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的传承下去,许多的大学生为之付出努力。7月20日,洛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暑期非遗调研队通过运用现代互联网媒体以及线下实地考察方式来到了河南南阳市方城县独树镇砚台商铺村进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石雕——方城石猴的调研活动。
王国庆老师是石雕“方城石猴”的传承人。据王国庆老师介绍:方城石猴起源于北宋末年。那时候,金人入侵中原,兵荒马乱,民不聊生,大批民间艺人随从皇室贵族们仓皇难逃。他们一路风尘,辗转流落到了南阳盆地的方城境内。这些民间艺人靠山吃山,很快找到了一条谋生之路:依据当地石质特点和传统民间风俗创作出“方城石猴”。
王国庆老师给非遗调研队的同学们展示了许多方城石猴的样品。这些石猴的造型别致,刀法简洁,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并且它们的造型多样有许多形态,如:单猴、母子猴、猴背猴、猪八戒背猴……它们个个形态栩栩如生,独具文化神韵。而且石猴又和“时候”谐音,又寄托着民间对于迎瑞纳福,吉祥如意,好运好时候的美好愿望。
这些石猴尽管有如此之多的意义,但也仍旧无法逃脱时代的变迁。王国庆老师向非遗调研队的同学们陈述了他的担忧:一个艺人,一年也雕刻不过300个石猴,一个石猴的价格却也不足百元,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很小,所以那些年轻人宁可外出打工也很少有人愿意去从事这项技艺的传承。目前这项非遗的传承只剩下王国庆老师一人。王国庆老师坦言:尽管依靠石猴制作难以维持生计,但是为了老手艺的传承,一家人都会想办法坚持下去,决不能让祖上留下的手艺在自己这里断了层。
采访结束后,非遗调研队的成员们也都为非遗的这种现状进行了反思。他们为此做出了总结: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想真正的传承下去是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的。国家可以给予这些非遗政治方面的扶持和部分资金的资助,而非遗传承人本身也是需要扩大这项非遗的宣传和影响力度。此外当今时代的大学生们更是具有传承下去这些非遗的无可替代的责任,让这些非遗永远的传承下去。
文字作者:李文博
资料来源:洛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非遗调研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033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