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宁夏隆德县残疾人比例高达7%,隆德县走出一条残疾人“托养+辅助性就业”新模式,破解残疾人就业难题,劳动让残疾人重新找回自信和希望。为学习他们身残志坚的精神,也为更好地开展劳动教育,8月4日上午,厦门大学“海山扶梦”博士团前往残疾人就业示范基地——隆德花饰工厂进行实地体验,和残疾工人一起热火朝天地劳作起来。
到达工厂后,实践队兵分两路,一队前往采访部分残疾工人,了解他们就业前后的生活情况和精神面貌的变化,更好开展脱贫攻坚课题研究;另一队则深入工人工作的流水线,在残疾工人教授下一起劳作,切身体验他们的劳动过程,收获一堂特殊劳动教育课。
据悉,残疾人就业示范基地中有1000多名员工,其中有几十名是残疾人,大部分是政府牵线搭桥,少部分因为家里有人需要照顾,无法外出工作,便找到这种灵活就业工。此外,实践队还了解到,较之前而言,他们认为现在的工作充实有趣、收入高,并收获了幸福感、认同感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由此可见,政府对残疾人就业的充分关注下,身体有缺陷的人也可以自给自足,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收入,收获生活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实践队也意识到社会分工下的劳动可以体现个人的人生价值,有助于生命意义的实现,彰显脱贫攻坚进程中残疾人帮扶中“扶贫+扶志”的重要性。
此外,流水线中的实践队成员也收获满满。劳作虽然简单重复,但有残疾人师傅的耐心与热情的教授,实践队成员很快掌握技巧,劳动成果也越来越多,收获的感动也不少。在质检流水线,残疾人师傅还不时提醒大家,“慢慢看,别着急,确实少了告诉我”,“多了没关系,少了一定不行,人家买了要是少了就拼不成花了,这可怎么办”。从她的态度就足见其工作态度的认真负责,令人心生敬佩。在车间另一头,聋哑人师傅总是用她会心的微笑时不时和同学们交流,肯定和鼓励大家辛勤工作。
愉快时间总是很快,同学们在劳作中体会到了劳动的不易和收获成果的愉悦,意犹未尽地离开车间。同学们纷纷表示:在与基层残障人士的共同劳动中收获了光荣与认同感,从残障人士的视角体会到脱贫攻坚进程中的艰辛与收获,我们应该弘扬劳动精神、加强劳动教育、重申劳动价值,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强调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价值的源泉,劳动者是国家的主人,一切劳动和劳动者都应该得到鼓励和尊重;倡导通过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实现人生梦想,反对一切不劳而获、崇尚暴富、贪图享乐的错误思想。在这些残疾人身上,同学们真切地感受到,劳动是人生的意义所在,也是个人价值的体现。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应该看他索取了什么。这些朴素的劳动者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到实践中去,到社会中去,到社会需要我们的地方去,就是人生的价值所在。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供图:王锦蓉
文字:王锦蓉 徐惠聪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9898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