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如果能够,我望同你们并肩作战!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作者:汤帅臣

(本网讯/通讯员 汤帅臣)洪水肆虐,多少人失去了家园;河坝决堤,多少人哀愁于生计。做为大学生的我们,却不能家乡遭受洪灾时去奔赴一线,但我们能做的宣传和弘扬精神,却是意义重大的。8月2日,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携手共进”防汛调研团队组织团队成员线上观看了“挥师三江——1998年抗洪实录”,视频虽久远,其意义却无限!

视频过后,作为团队一员,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的灵魂再一次被中国军人大无畏的勇气和担当所震撼!我的心灵再一次为人民群众和解放军战士的鱼水之情所深深感动!脑海里闪过的画面,无一不是解放军战士和抗洪抢险队员们交替运输沙石袋,用身躯堵住堤坝缺口,营救受灾地区百姓的场面,所有的这些带给我最真切的感受就是:震撼与感动!

(图为抗洪战士在施展营救通讯员:汤帅臣 提供)

“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阵之时,则忘其亲;临鼓之时,则忘其身。” 当洪水肆虐的时候,解放军战士们在浊浪惊涛中,以对人民的无限忠诚,筑起了保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中流砥柱。尽管洪水就在他们的耳边咆哮,尽管凌乱的冷雨无情的打在他们的脸上,他们依然坚守在防汛抗洪的第一线,没有丝毫撤退的意思!在影片中,有这么一个场景:人民群众们都在撤离即将被洪水淹没的家园,解放军战士们的车队却逆着人群而上,军人的忠诚,是血管里沸腾的血液,是生命中鲜活的灵魂。军人的忠诚,是一种惊人以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从纪录片中,我看到了数十万武警官兵和解放军战士们冲在抗洪一线的场景。

他们没有怨言,没有迟疑。眼睛里闪着坚定而灼热的光,他们的手,他们的脚,都因为长时间在洪水里浸泡而变得面目全非。但即使是这样,他们仍旧冲在抗洪抢险的第一线。在他们心里,我相信,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已经成为了他们拼了命也要守护的东西。都说军人是最可爱的人,那是因为他们能将祖国的嘱托、人民的安危牢记在心,能够用铮铮铁骨铸就固若金汤守卫之城,军人,是我们的守护神!军人的忠诚,是一首无言的歌,是一幅壮丽的画。当鲜花盛开的时候,军人的忠诚是写在大地上的和煦春风;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军人的忠诚是写在人们睡梦中的甜蜜笑靥,当边关燃起烽火的时候,军人的忠诚是写在血火硝烟中的热血诗行;当清晨放飞白鸽的时候,军人的忠诚是写在曙光里绿色的橄榄枝……军人的忠诚,是血管里沸腾的血液,是生命中鲜活的灵魂。军军人的忠诚,是一种惊人以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在雪域高原卧雪爬冰,在寂寥边关风餐露宿,在茫茫苍穹穿云破雾,在浩浩碧海踏波耕浪……再多的赞语,也无法形容我心中对于军人的敬佩和尊重!

(图为整装待发的解放军战士们通讯员 汤帅臣 提供)

总有人在你身前为你遮风挡雨,哪怕他护的是位陌生人。有一个战士,名叫翟春,在九江地区的抗洪抢险中他连续38个小时一直坚守在防汛一线,体力超负荷透支。在送到医院后,心脏曾停跳十分钟,八次停止呼吸。可令人欣慰的是,在医护人员的抢救和九江人民的盼望中他得救了!当地战区军官讲到此事,说到“能吃苦的兵,太可爱了!”是啊!这样的兵哥哥太可爱了!还有那些在抗洪救灾中英勇牺牲的战士们,其中有一位仅19岁,另一位仅20岁。即使年纪不大,他们却拥有的冲在抗洪第一线。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放在第一位。无情的洪水夺去了他们的生命,但他们大无畏的勇敢精神却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中。还有一位战士,在抗洪的前一天,他和他的爱人领了结婚证。收到命令,便匆匆地踏上了抗洪的旅途。却没想到无情的洪水让他再也没能够回来。他的爱人拿着崭新的结婚证,看着他的遗体,痛哭欲绝,令人心碎……

(图为牺牲战士家属通讯员 汤帅臣 提供)

(图为1998年抗洪救灾胜利后江上升起的太阳 通讯员 汤帅臣 提供)

谢谢你们,坚守在抗洪一线的解放军战士和抗洪抢险队员们!做为安徽师大“携手共进”调研团队的一员,我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积极弘扬抗洪救灾精神,宣传防汛抗洪实时动态,我们一起,并肩作战!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9898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智启田园:日照农户的智能农具挑战与展望

在日照这片充满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的土地上,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现代农业的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为了深入了解日照农户对当前智能农具的看法以及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智能农具促发展

在了解了日照农业发展情况后,队员又进行了新的调查。在新的一次调查中,队员到农村地区去进行调查问卷的发放和访谈,了解日照农户们目前对智能农具的看法和目前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具体问……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智慧农业赋能 助力粮食增收

近期,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深入乡村,调研当地农户对智能农具的看法及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此次调研旨在了解智能农业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日照农户拥抱智能农具:革新生产,迎接未来农业

在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的广袤田野上,一场由智能农具引领的农业革命正悄然兴起。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农业技术逐渐渗透到农户们的生产生活中,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还解决了诸……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科技赋能日照农业

科技是乡村建设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技术保障。科技的发展可以提升农业生产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农村,探索新的农业经营形式和农村治理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新的发展路径和模式,……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科技下乡,慧农同行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农具逐渐走进了农村的生产生活。为了深入了解日照地区农户对智能农具的接受程度以及他们目前面临的具体问题,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在刘兆宇老师指导下……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聚焦日照农村:智能农具与农户心声的探索之旅

夏日炎炎,曲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于2024年8月8日前往日照市农村地区深入实践,他们此行目的,是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深入访谈,了解农户们对智能农具的看法……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访农问俗知民情,智耕试种知稼情

为了解农村地区对智能农具接受程度和生活生产问题的任务,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举办了以“访农问俗知民情,智耕试种知稼情”的主题活动。通过发放调查问……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向日葵老师”卢春英:用爱与智慧点亮山区孩子的未来

2024年1月21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蔡开彬同学走进昭平中学,专访了被学生们亲切称为“向日葵老师”的卢春英…

寒假社会实践┃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践行非遗传承

在2025年春节首个非遗年的特殊背景下,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的五名大学生,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使命感,…

大学生创新团队:用技术为动画“重置焕新”,开启视觉新体验

在如今动画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老旧动画因画质、风格等问题逐渐淡出观众视野。然而,浙江工商大学的“雾散云开”团队却另辟…

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我与科学有个约”科普志

为积极响应2024年两会科技创新目标,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湖南省科技馆联合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

动科动医素质拓展部2月心委例会成功召开

本部二月心委例会于2月24号12:30在荟十2楼活动室成功召开,例会主持人为22级部门负责人桑雨嘉。例会开始后,心委们首先完成了一…

最新发布

福建农林大学学子三下乡——苏区乌克兰,探寻红色印记
革命纪念馆、革命纪念园,作为一个地区红色文化的载体,静静地矗立于闹市中,成为一个地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缩影,为了探寻红色历史,重温革命故事,拾取红色记忆,提高大学生的红色文化素养,承担起应有…
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调查之校园经济的一些情况
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今年上半年几乎所有大学生都未能正常返校上课,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然而笔者调查发现,被人所忽视的是,疫情爆发加上学生未能返校,依赖于学生的校园经济也遭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受到…
万里黄河,源远流长
7月20日,经过队员们前期阶段的积极工作,禾绿团队顺利完成了黄河环境有关文献的查阅和实地调研工作。为了今后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距黄河流域较远的队员对黄河环境、治理和保护等相关文献进行查阅后,今天对…
爱国卫生运动,成就温暖社区
7月26日至8月7日,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生江月明以个人实践的形式,返回家乡湖北省京山市,以该市三角洲社区居委会为平台参加了长达12天的志愿服务。实践期间,为响应国家号召和社区疫情防控常态化需要…
与新中国同成长
征帆沐雨除旧尘,彩云长在有新天。为弘扬爱国主义情怀和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让广大人民群众感悟小家成长与国家发展的同频共振,融家国情于中国梦,筑中国梦于新时代。洛阳师范学院食品与药品学院“冀以小康…
“和承阳‘疫’起看世界吧!” —“承阳”服务队开展早安计划与“疫情之下,看世界”分享会
2020年,一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成为人们生活中关注的重中之重。承阳服务队紧跟社会时事,承担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在承阳夏令营中开展早安计划及“疫情之下,看世界”线上分享会。轻轻敲醒沉睡的心灵,慢慢…
【实践感言】烟台大学低碳生活实践队
因为今年疫情的原因,我们小组的社会实践改为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社会实践,同样,因为今年疫情的原因,人民在家里很少出门,所以我们把宣传低碳生活的重点放在了日常居家生活中对各种资源的合理运用以及减…
河南师大学子“三下乡”:走近村干部 走进政务事
河南师大学子“三下乡”:走近村干部,走进政务事为了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寄语相关讲话,7月21日(可以换个时间,不然你新闻发出去都没时效性了),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齐涵走进家乡板场乡…
河南师大学子“三下乡”:走近村干部 走进政务事
河南师大学子“三下乡”:走近村干部,走进政务事为了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寄语相关讲话,7月21日(可以换个时间,不然你新闻发出去都没时效性了),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齐涵走进家乡板场乡…
驱疫情之霾,赏生命之花 ——记华师外文源熙队生命教育课程的开展
2020年8月6日上午,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源熙”云实践服务队(以下简称源熙队)迎来了第二天的教学工作。其中,今天上午的第二节课为生命教育课程——“疫情下,来日方长?”。本次课程由队员岑颖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