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学习奉献精神,实践团实地调研防洪一线

来源:河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者:田小旭

撰稿人:沈兰兰 时间:2020.8.6

为弘扬队员所学红色精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服务的理想信念,就近期淮河堤岸严峻的防汛形势,河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忆峥嵘岁月,传红色精神”实践团队员于8月6日来到明光市行蓄洪区临时安置点陶桥村进行防洪工作的采访调查,宣讲防洪英雄事迹及防洪安全小常识。

上午七时许,实践队员便携带相关材料乘车出发,历经近两个小时的车程后,到达事先预约好的实践地点陶桥村党群服务中心。走进服务大厅,党员干部们皆各司其职,扎实做好每一位群众的疏散撤离工作,服从安排坚守岗位。村书记陶素花女士热情地接待了前去实践调查的队员,并安排人员陪同队员前去采访调查宣传工作。

从抗疫到抗洪,勇士一直都在每个人的身边,堤坝上,一位位在“泽国”中逆行的身影坚定了人们打赢这场抗洪防汛持久战的信心。多日连续的强降雨天气,使得淮河堤岸高出警戒水位,频频告急,是他们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以最快的速度出现在大堤之上,连续奋战,昼夜兼程加固堤坝,保障千万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群众撤离了,他们却上了,他们用自己尚且稚嫩的肩膀,扛起一袋袋百斤重的泥包,汗如雨下却从不曾退缩。堤坝上总能看到军绿色的身影,他们不畏大雨滂沱无惧水流湍急,他们在洪水中坚守,他们奋战在一线为百姓平安护航。军民携手筑堤坝,党干一起共防汛。

当地居民还成立了民间抢险救援队,队员蒋平,为淮堤搬送矿泉水食品等数次,随叫随到无怨无悔,队员叶万运,殷桥光伏电站员工,十天假期结束后,为参加抗洪抢险工作,又追加十天假期,队员桑泽闯,现役军人,休假不休息,自愿加入抢险突击队,队员陈荣,巾帼不让须眉,每天冲锋陷阵,队员李浩冉,在读大学生,仅19岁,便加入到队伍中每天抗洪抢险。当被问到为什么要加入抢险救援队时,队员李浩冉表示,能用自己的力量做一些守护家园的事情他感到很是光荣,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样的队员比比皆是,他们用实际行动来诠释什么叫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灾难面前挺身而出。

随后,在蓄洪区安置点,队员见到了明光市委下派到抗洪一线的书记黄翔宇先生,黄书记自入汛以来,便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加班加点地做好做劳防汛工作,坚守一线,在黑夜中用手电筒的微弱光芒查探堤坝水面情况,在烈日下一遍又一遍的巡查群众撤离情况。他告诉队员,他已经有一个月没有回过家了,儿子甚至都不愿和他视频。说到这,黄书记的眼中不禁闪过一丝泪光。他说,这些都没什么,只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那么一切都是值得的。黄书记只是一名普通的党员干部,他是千千万万坚守在防汛一线的工作人员的真实写照,队员不禁对他们在灾难面前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心生敬佩。随后,在负责人黄书记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队员来到了2号安置户黄付氏老人家,黄书记亲切地询问老人这几日的生活状况,有没有什么需求,老人表示住的还算习惯,生活用品也都很齐全,当得知过几日便可搬回家住时,老人十分开心。接着,队员向安置点群众讲述了一些抗洪抢险英雄的事迹,群众都心怀感激,纷纷感慨,洪水无情人有情,感谢政府的关心照顾和人民子弟兵的冲锋陷阵争分夺秒。最后,队员和当地值班的工作人员一起合影,纪念这次不一样的防汛调研活动。

洪水无情人有情,通过此次的实践活动队员们深刻领悟了这句话的涵义,也看到了中国人民骨子里的团结、不屈不挠、勇于奉献的可贵精神。“江山代有才人出”,古有革命先烈们为新中国的建立抛头颅洒热血,今有逆行勇士们为抗击灾难挺身而出,这种精神将厚植在每一位实践队员乃至每一位当代青年的心中,逐渐外化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不休的实际行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9892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合工大学子三下乡微小说:舞龙

穿上大红色的上衣,上衣中间点缀着金色的蜘蛛,两条游龙并排在蜘蛛的两侧,好似在戏弄着蜘蛛,袖口处绣着浅金色花纹,再将宽松喇叭裤套上,用布制腰带将其与上衣束在一起,配上绣花帆布…… 邱雅玲 合肥工业大学查看全文 >>

合工大学子三下乡故事: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北岛在《青灯》中有言:“一个人行走的范围,就是他的世界。”现在坐在我们面前笑容可掬的老人,他大半生都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岁月无情,在他黝黑的脸庞上刻下一道道深深的皱纹…… 邱雅玲 合肥工业大学查看全文 >>

三下乡有感:临池河,知故乡

在没去池河镇之前,我对乡土情结并没有多大的认识,乃至离家在外上大学,感到更多的也是探索未知的兴奋感,不太明白今天为何还有人会“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明明交通如此发…… 邱雅玲 合肥工业大学查看全文 >>

三下乡有感:从诗意乡村走来,向未来走去

“千里莺啼绿映红,一村掩映万山中”。撑一支长篙慢溯在历史长河的烟波中,滁州,一个风景如画之地,也是人文之美尽绽之处。醉翁曾在山水间留下名篇《醉翁亭记》,“林壑尤美”四字,发…… 邱雅玲 合肥工业大学查看全文 >>

合肥工业大学学子三下乡:走进乡村,方能振兴乡村

目前,我国正处于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发进军的紧要关头,而解决三农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巩固与拓展扶贫攻坚的成果,加快农村农业现代化,促使乡村宜居宜业,无疑是推动国家现代化与…… 邱雅玲 合肥工业大学查看全文 >>

合肥工业大学学子三下乡:走进文化乡村,助力文化振兴

为了切实了解基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感受扶贫取得的成就,助力扶贫攻坚成果的巩固,提升农民生活质量与水平。2021年7月26日,合肥工业大学“共建诗画乡村,同筑百年梦想”软件学院赴安徽省池…… 邱雅玲 合肥工业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教科院】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星光引路·童心同行”蓝信封系列活动

【教科院】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星光引路·童心同行”蓝信封系列活动(通讯员吴祥涂湘缘)4月12号下午教育科学学院主办的蓝信封…

阳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守护怡海小镇的海岸线,共筑生态家园社会实践

怡海小镇,这座位于福建省厦门市的浪漫小镇,以其绝美的海岸线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吸引着无数游客。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海…

阳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把我的大学带回母校:安溪县梧桐中学

安溪梧桐中学位于素有“仙境”之称、闻名遐迩的侨乡文化区——安溪县著名侨乡蓬莱镇,坐落于国家4A级旅游胜地——清水岩山下…

阳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返南安新侨中学宣讲我的大学实践队

福建省南安市新侨中学创办于1954年,坐落于闽南经工商品集散地——南安洪濑镇。其前身为南安私立华侨子弟补习学校,原址梅山…

阳光学院学子返乡助力高考,为学弟学妹点亮逐梦之路

近年来,阳光学院紧扣时代主题,每年利用寒暑假组织近万名青年学生奔赴全国各地,实践足迹遍及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学…

最新发布

河南美食
我们行走着,探问着这个世界。我是黄河.美食团队成员李鹏飞,8月8日,沿着黄河寻觅,我们来到了黄河以南,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河南面食是河南大部分地区的主食,虽没有山西、陕西面食的声名远播,但同样纷繁…
明光市行蓄洪区临时安置点陶桥村进行防洪工作采访调查
为弘扬队红色精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服务的理想信念,就近期淮河堤岸严峻的防汛形势,我们实践团于8月6日来到明光市行蓄洪区临时安置点陶桥村进行防洪工作的采访调查,宣讲防洪英雄事迹及防洪安全小常识。上…
老板,来一碗烩面
我们行走着,探问着这个世界。我是黄河.美食团队成员李鹏飞,8月8日,沿着黄河寻觅,我们来到了黄河以南,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河南面食是河南大部分地区的主食,虽没有山西、陕西面食的声名远播,但同样纷繁…
“行知“社会实践团:支教调研相联动,共续聊斋文化情
(据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报道)乡俗伴古韵,聊斋文化情。为宣传聊斋文化,增进同学们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并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此次实践共分为线上支教和线上调研两个阶段。8月7日下午,文学与新…
淮河防汛的逆水而行者
撰稿人:侯锦宽为弘扬队红色精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服务的理想信念,就近期淮河堤岸严峻的防汛形势,材料学院实践团队员于8月6日来到明光市行蓄洪区临时安置点陶桥村,进行防洪工作的采访调查,宣讲防洪英雄…
山东理工大学向草原“云上乐学”社会实践团:漫游异域文化,巩固文化自信
(据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报道)为拓宽学生视野,接触多元文化,8月7日,山东理工大学向草原“云上乐学”社会实践团在线上通过钉钉视频开展“日本动漫”课程,实践团教学教务部成员王淑倩担任主讲…
打好脱贫攻坚收官之战
文昌强化作风建设,提高脱贫攻坚质量,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3月17日上午,文昌召开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2020年第三次会议,要求各级部门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始终坚持攻坚态势…
非常之年勇担当 南师大金女院学子返乡助力脱贫攻坚
近日,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暑期实践团队深入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永福镇鲤鱼塘村(原大堰坎村),开展精准扶贫、扶农助农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
脱贫攻坚要走对路
为了加强同学们的脱贫攻坚意识,2020年8月1日,岭南师范学院开展了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体科院青年研究社会实践队此次社会实践主题正是脱贫攻坚,精准扶贫脱贫。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
我院“行知”社会实践团:再遇传统国学,收获智慧累累
(据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报道)国学进课堂,收获新知识。为弘扬国学,进一步加强国学知识对儿童的影响,8月6日,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行知”社会实践团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洪山小学线上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