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30日早上,广东海洋大学贝壳粉技术扶贫队来到了雷州市覃斗镇流沙村,开展贝壳粉涂料技术的实用性考察,以期推动覃斗镇贝壳回收与再利用,助力当地经济发展。
早上九点,队员们询问尹书记关于流沙村的基本情况后,尹书记主动介绍了流沙村的村内基本概况、扶贫攻坚和当地企业情况。
一、村内基本概况
流沙湾濒临北部湾,曾被誉为“中国珍珠第一村”,流沙村主要集中养珠闻名,流沙村码头水深、水质又好,自40多年前就开始人工养殖珍珠贝,全村约有1600多户,共计9300多人。2015年,流沙村被定为省定扶贫村,计划扶贫户有156户653人,目前已全部完成脱贫任务。
尹书记向队员们介绍道流沙村是覃斗镇最大的村落,原本流沙以人工养殖珍珠闻名于世,现在珍珠养殖主要在西村、红星,约有300~400户集中养珠,但是随着产业转型,同时为了缩短资金周期,村里的养殖重点逐渐往金鲳鱼养殖转移,目前取得不错的收益。
图为尹书记跟团队介绍流沙村基本情况 通讯员 何爵星 摄
二、扶贫攻坚情况
尹书记介绍道:流沙村2015年被认定为省定贫困乡村,是全省第八,共有153户贫困户,共计663人,压力很大。流沙村干部多措并举,全力推动脱贫攻坚,在中央直接特派扶贫和各方企业倾力帮助下,如今流沙村贫困户每年每人分红可以达到20000元左右,流沙村的贫困户生活逐渐改善了起来,在2020年,流沙村已实现全面脱贫。在2016年6月起,审计署广州特派办派出了两位驻村干部组成了“扶贫工作组”,驻村干部亲自走遍村内每一个角落,与贫苦户进行交流,了解贫困原因探寻百姓所需,以前村里到了晚上都用不了空调,电力不足,村内还经常三天两头停电,为此驻村干部专门向中央申请调集3180万元改善村内电力问题,保障用电设施十年不落后。流沙村每到夏季和秋季时间,经常会有台风天气出现。为保障渔民安全和解决渔船停泊问题,流沙村建设避风塘,村民们对于这项工程纷纷表示赞许。当地珍珠产业和画景矿泉水公司为流沙村的贫困户提供了许多就业岗位,例如清洁工、保安和村巡队。
三、流沙村的难题
交流过程中,尹书记也向队员们讲述了村子如今面临的难题。流沙村目前年龄结构呈现老龄化迹象,大量年轻人外出学习和打工,而且流沙小学也由于流沙村地处偏远,很少外来老师会前来教学,现在师资薄弱,青年人口流失严重。这也是乡村普遍面临的共性困境。
流沙村每年会生产废弃贝壳5000吨左右,这是当地难以解决的问题。大量废弃贝壳被运送过来之后随意堆积在路边,发出阵阵恶臭、苍蝇横飞,造成固体物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目前仅有流沙村一家工厂可以将贝壳进行粉碎处理。
四、贝壳粉碎厂介绍
流沙村当地有一间覃斗镇最大的贝壳加工厂,老板尹威先生之前在覃斗镇当了十几年主任。尹老板的贝壳粉碎厂作为镇重点工厂,主要是收集流沙村和附近周围几个海边村落的贝壳,大量废弃贝壳被运送过来堆积在加工厂附近,工厂对贝壳粗粉碎后再进行售卖。一吨贝壳可以研磨出来800公斤贝壳粉,一吨贝壳粉包运费大约可卖400多块,多的时候一年可以售卖3000多吨。但是尹先生表示近两年生意并不好做,现在每年只可以售卖1000多吨,加上近两年贝壳突然大量死亡,加工厂生意一年不如一年。而且大量贝壳被运输到流沙村后,工厂附近发出阵阵恶臭、苍蝇横飞。看着眼前堆成一座座大山的贝壳,尹老板说:“你看这么多,也不知道何时才能运完,收益不好我也还是得做,要不就没人做了,附近村子还都靠我呢。”
图为尹威老板介绍贝壳粉碎厂的情况 通讯员 梁杏子 摄
图为大量废弃贝壳堆积在贝壳加工厂前的空地 通讯员 梁杏子 摄
实地调研的最后,队员们认识到乡村的脱贫攻坚离不开政府和当地企业的帮扶,同时覃斗镇需要更多像尹威先生一样去帮助当地政府清理环境,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相信广东海洋大学贝壳粉技术扶贫队在暑期“三下乡”期间对当地贝壳回收情况,能够让队员们更加充满社会责任感,运用贝壳粉技术尽可能帮助当地解决贝壳堆积问题。
图为团队在贝壳堆积场地合照 通讯员 何爵星 摄
附录:
贝壳粉技术扶贫队简介:团队以牡蛎、扇贝、螺壳等废弃贝壳为主要原料,依托“高校+企业+农户”模式,与湛江新贝贝生物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成功研发出一种贝壳粉涂料。该涂料不仅经济实惠,绿色环保,同时具有隔热、防水、防辐射、防腐蚀等特性,节能效果显著。目前,团队已申请成功 “一种甲醛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等四项贝壳粉加工的发明专利。团队曾获得第十二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的银奖、广东省第四届“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胜奖和湛江市第四、五届“青创杯”创新创业大赛团队优胜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9840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