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苏大龙城实践团走进红色文化基地,传承红色文化精神

来源: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江韶君 徐一帆

一、常熟篇:

“军民鱼水一家亲”——沙家浜历史纪念馆

走近家乡,领略红色

2020年8月5日13时许,来自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龙城实践团常熟分队走进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和国防军事基地,学习当地的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

图1: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

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是为纪念和弘扬沙家浜军民光荣传统而建立的教育展览馆,占地67万平方米。在抗日战争时期,位于阳澄湖畔的沙家浜成为苏、常、太游击根据地。依靠当地人民群众的支持,利用阳澄湖地区天然地理条件,我军开展艰苦卓绝的抗日武装斗争。血战沙家浜、激战阳沟娄、伏击八字桥、夜袭浒墅关、奇袭虹桥飞机场等历史事件至今仍广为传颂。该馆再现了当年沙家浜抗日军民鱼水情深,共同抗敌的感人事迹。

图2:新四军雕像

军民情深,大获全胜

走进纪念馆,迎面而来的是庄严的入党宣誓词,该市每年入党的青年都会在这里进行入党仪式,以继承先辈遗存的精神。据馆内工作人员介绍,纪念馆结合使用图片、雕塑、绘画、实物展出与声光电等多种表现方式和手段,全面生动地展示革命先辈保家卫国和勤廉的历史。在蜿蜒的展馆里面,革命历史遗物以及图片展出,参观队员近距离接触了当地民众和党的士兵在斗争中使用过的长矛、大刀、长枪、衣物以及缴获的战利品等战争实物以及衬衫、棉袄、皮箱、钢笔等生活物品。

图3:物件展示

阅读着一篇篇介绍新四军战士战斗的事迹,深切感受了战士们的大无畏精神。以阿庆嫂为代表的群众,利用茂密的芦苇荡作战场,坚持与日寇、敌伪军巧妙周旋,斗智斗勇的画面也在展厅中呈现。军爱民、民拥军,军队和老百姓谱写了一曲曲鱼水情深的动人故事。 参观队员放慢脚步,用心体会和铭记一件件展品中记载下的中国共产党沉甸甸的历史与精神。无需言语教诲,却更能深深地体会那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意义。

图4:新四军与阿庆嫂

肩负历史,砥砺前行

通过参观学习,参观队员对中国共产党以及新四军在沙家浜的那一段血与火的光辉历史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对费介成等革命前辈“原以满腔热血换来革命胜利”的铮铮誓言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回首过去的光辉岁月,今朝的幸福时光需倍感珍惜。大学生们应该用实际行动继承革命先辈的遗志,不断鞭策不断提升,扛起责任和担当,为新时代弘扬红色革命精神做贡献。

二、南通篇:

革故鼎新,丹心永照——南通如皋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纪念馆

回顾历史,军旗如画

2020年8月6日上午9时许,龙城实践团南通分队来到南通如皋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纪念馆,学习家乡历史中的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

图1: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纪念馆

如皋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纪念馆展出了几千余幅图片、四万多个密密麻麻的文字、700余件实物资料、23处雕塑、24处复原场景、八个分场馆,真实地再现了土地革命时期那段艰苦卓绝、浴血奋战的革命历史。馆内工作人员介绍了英烈们的故事,令人为之动容,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红十四军军长何昆烈士,看着展板介绍和橱窗中展示的物品,我不禁浮想联翩:

金戈铁马,碧血丹心

时间来到1930年4月16日晚,何昆军长亲自带领红军攻打国民党重要的据点:老户庄。当他们来到老户庄近前,一条三丈宽的河流横在了大家的前面。远远地望去,敌人戒备森严,早已筑起高高的围墙。就在这时,几声枪响,划破了宁静的夜空,敌人首先开了火,子弹如雨般落下。

阵阵的冷风伴随着黎明吹来。何昆军长一把抓过手提式机枪,手一挥,高喊着:“大家跟我冲啊!” 密集的子弹在战士身旁嗖嗖的飞过,只见何昆一个箭步冲到了最前面,在他身后那无数的锄头、刀矛、红旗正向着敌人逼近,那轰鸣的枪声、何军长的指挥声夹杂着战士们的号角声穿云裂石。

面对敌人的炮轰,何昆立刻一个纵身扑到了草堆,用机枪对敌人猛扫,身后的战士们纷纷扛起武器向前冲。突然,一颗子弹击中了何昆,他像一棵折断的大树倒了下来。这位正气凛然的军长,还没来得及看到红十四军的军旗终于插到敌人的阵地上,便永远地献出了年仅32岁的生命。

纪念馆中摆放着何昆军长当年使用的一把手提式机关枪,上面的油漆被岁月侵蚀,锈迹斑斑。但它曾陪伴着它的主人立下赫赫战功。

图2:仔细阅英烈故事

路途漫长,上下求索

在这次的红色之旅中,同行的实践队员说:“这一次红色旅行令人印象深刻,我不仅感受到了红十四军们的不畏艰难、保家卫国的革命精神,而且也被他们的为国献身的一片丹心所打动,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砥砺前行,愿我们不管身处何时何地都在心中深深根植爱国情怀!”

通过参观学习,参观队员对于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在苏中革命根据地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光辉事迹有了更全面的认识。“碧血遍染江淮间,丹心永照桑麻田。”张爱萍将军的这首七律诗,赞颂了当年英勇奋战的如皋儿女。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当居安思危,牢记历史,传承革命精神,英烈们的英勇事迹,不断激励着我们要像这些革命英雄一样,艰苦奋斗,乐于奉献,不断发扬爱国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图3:英烈浮雕合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9799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的线上辅导教育活动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1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的线上辅导活动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学生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1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三次语文线上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学习文言……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线上辅导活动

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0日,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四次数学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预习新课,为他们讲解着新的内容,并给他们拓展一些内容……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线上辅导活动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0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从英语的视角出发,拓宽孩子视野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七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二堂英语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用英语的视角欣赏青岛,同时给朴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二次英语课,这也是第七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以身作则,身体力行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六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三堂数学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爱心助力,为爱而行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三次数学课,这也是第六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多彩三下乡—宁静乡村
乡村的生活或许没有城市那么热闹与忙碌,但是他有着独特的宁静,很悠闲,这次的三下乡活动哦,我又回到了乡村,回到了曾经生长长大的地方,在天晴的时候,我们走在乡村的小路上,远处的山像绿色的屏障,将我…
多彩三下乡—乡村夏夜
每次回到乡村,特别是在夏夜的乡村里,伴着那薄雾般的,月色,我们都很想接近大自然,走进小院,走在乡间小道,走在乡村田野里,去观赏乡村的夏夜和月色,或许我们生活在大城市的时间久了,在大城市的大街上…
最美乡村,脱贫路上的风风雨雨
2020年8月5日,“宁”聚新力量,逢得“百花香”决胜脱贫攻坚战云实践团队在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蓝溪村开展实地调研与走访活动。此次活动主要由团队成员沈子烨进行线下调研与走访,其他团队成员进行线上准备工作…
寻梦桂岭队 | 探寻莲子产业,助力脱贫攻坚
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三圳镇的九岭村围绕“抓党建强核心抓产业促发展”的要求,积极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推动全村各项事业发展,致力于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在村党总支一班人的领导下,从…
“青春战役”人物专访:济南市槐荫医院副主任医师、医务科副主任陈富军
“急难有情,情有馀兮。”肩上的责任,让他有着面对困难的勇气是信念让他们成为了无畏的逆行者若将困难比作层峦叠嶂的山峰那么他们则是那一个个伟大的翻山人陈富军,济南市槐荫医院副主任医师、医务科副主任…
“青春战役”抗疫一线人物专访:槐荫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周庆峰
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青春战役”团队对槐荫人民医院周庆峰护士的专访,气氛是意想不到的轻松,略略带有淳朴乡音的周护士,侃侃而谈的同时带着一份和蔼可亲的局促感。作为一名刚刚领结婚证不久的援鄂护士,…
走进福利院孩子的心田——文学院赴铜陵福利院支教第一天
2020年7月30号星期四,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铜陵福利院线上支教团开始了教学之旅。队员们通过腾讯会议与福利院的孩子们见面,并开展了“破冰进行时”、“拿出望眼镜”两项活动。破冰遇阻,携手共进首先开展的…
九层之台,始于累土
8月5日8点30分,湖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青青萌芽”实践队2020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开始了,队员李佳星前往三里幼儿园暑假补课班,开展了“疫情面前,你学习了吗”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们上半年疫…
破冰行动——走进福利院孩子的心田
2020年7月30号星期四,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铜陵福利院线上支教团开始了教学之旅。队员们通过腾讯会议与福利院的孩子们见面,并开展了“破冰进行时”、“拿出望眼镜”两项活动。破冰遇阻,携手共进首先开展的…
炎炎夏日,暑调热情不减
为了更好的了解全国各地的学生家长们对于疫情期间全国所推行的线上学习方式的看法以及线上学习的实际情况,湖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青青萌芽实践队于2020年8月5日上午于线上正式展开了此次有关“疫情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