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师范大学“情系川皖•圆梦巴蜀”支教团——爱心筑梦十三载,云端开课再起航!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作者:李慧琪 孙浩畅

8月1日上午,安徽师范大学“情系川皖•圆梦巴蜀”山区留守儿童线上支教团借助腾讯会议平台与四川贫困山区的孩子们进行了2020年暑期第一次会面。这是安徽师范大学学子踏上支教征程,为孩子们带去希望的第十三年。

情系川皖,十三载坚守初心

十三年前星星之火初现,如今已成燎原之势。

“一朝近其身,一生为其愿。”2008年7月8日,安徽师范大学地旅学院2007级旅游管理专业汪继彬同学在发生汶川地震后,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成都市团委的帮助下,来到四川省达州市进行支教活动。“一人劈一路,一人变队伍。”川队成立后,先后作为校级、省级、国家级重点团队,在校团委和当地小学领导的关心与帮助下,前往四川山区进行支教活动。这十二年里的每个夏天,师大志愿者们都会如约而至,来到四川省南充市阙家镇新祠堂村村小和达州市金鸡乡尖山村保利时希望小学为孩子带来知识的火苗。

图为19川队老师和孩子正在亲切交流

2017年,在川队十年之际,团队开展了“川皖学堂”线上支教项目,更广泛、更稳定地服务于巴蜀偏远山区支教地,打破传统暑期支教的壁垒,带领师大学子进行长期线上支教,将较为先进的教育理念,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较为较为丰富的课程结构带进山区,形成长期、稳定、连续的支教形式。

十三年里他们坚守的是不变的初心,与时俱进发展着的是创新的支教模式!由于疫情的隔绝,今年团队队员与孩子们不能手拉着手共同欣赏四川灿烂的星空。但志愿者们的初心冲破了疫情,跨过了洪坡,他们依托川皖学堂线上支教项目基础和腾讯会议平台,以及线上云端授课的方式,和孩子们在开学第一课如约相见。

图为20川队老师和孩子们互相自我介绍

圆梦巴蜀,云课堂再度起航

来自六个学院的十七位支教老师整装待发,课堂伊始,老师们和孩子们隔着屏幕互相介绍和问候。长时间的分离使得孩子们在自我介绍时略显羞涩,但时不时跳动着的对话框和和屏幕上他们的笑脸却难掩那份兴奋之感。一言一语的彼此熟悉之中,又一个延续希望,收获梦想的故事开始了。

图为副队长孙浩畅主持开学第一课

副队长孙浩畅接着向家长和学生们介绍了本次川队线上支教的具体课程以及课程安排。接下来的三周时间里,除了英语、音乐、美术、科普、德法等主要课程,团队还准备了疫情防控知识宣讲、山洪避险科普、爱国主义教育、少先队徽宣讲等特色教育系列课程。英语课上教孩子们识记英语单词,音乐课上教唱最新的正能量流行歌曲,美术课上教大家用画笔画出可爱的小动物、剪刀剪纸出好看的花朵……孩子们听到这些有趣的课程,一个个不禁都睁大了双眼,饱含着期待。

在开学第一课接近尾声的时候,一个总结2020年上半年发生的一系列大事件的视频吸引了所有孩子们的目光。视频中展现了2020年中国发生的灾难以及中国崛起腾飞的成果。“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国家太厉害了!”对话框里不断地弹出小朋友们发的消息,简单的字眼里是这群小小少年们对祖国母亲的爱与关注。当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说着“老师再见,老师辛苦了”的时候,开学第一课也圆满结束了。

图为支教地孩子在课上的感悟

薪火相传,爱之链又聚希望

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教育是人才成长的沃土。参加线上课程的孩子们大多都是四川贫困山区的留守儿童,他们是含苞待放的花朵,也是未来的国之栋梁,民族未来的希望之炬需要他们来传递。川队目前累计支教已超过2500课时,受益山区儿童多达560人,曾经当地被帮扶的对象现多名已考入东北师范大学、成都师范学院等高等学府。她们选择归雁反哺,加入川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着爱与教育的力量,就这样,一代一代,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在那个偏远的山区延续着希望与梦想之光。

图为四川当地教育局领导及学院领导赴川队十周年慰问

从十三年前百废待兴的地震灾区,到如今充满活力的希望小学,从当年的只身一人赴川支教,到如今的志愿者遍布全国各地。是年复一年的坚守,让这把爱心的火炬代代相传,不曾中断。疫情阻挡了志愿者前往巴蜀实地支教的脚步,却阻挡不了他们的赤子之心,也无法减弱孩子们对知识的深切渴望。他们乘愿而来,给山区播撒上希望的种子,年年如是,遍地的花开,就是十三年来川队存在和延续的意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9589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垃圾分类初体验

随着时代的发展,垃圾分类已经刻不容缓。中国是一个垃圾生产大国。早在2004年中国就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垃圾制造大国。中国目前全国生活垃圾年产量为4亿吨左右,并以大约每年8%的速度……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传助人美德,递快乐之本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当你帮助了别人,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也会伸出援手。关爱别人其实就是在关爱我们自己,关爱别人是我们得到别人关爱的前提。虽然本次“垃圾分类,山河永青”暑……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绿城妈妈”与我同行

“绿城妈妈”项目是郑州市政府实事项目,该项目围绕市政府关于美丽郑州建设和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等中心工作,以专业化指导、群众性参与、社会化普及为原则,科学制定了垃圾分类、清洁家园…… 垃圾分类,山河永 垃圾分类,山河永青实践队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是历史的选择,宣传是我们的责任

最近,垃圾分类成为热点问题。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逐步实施,“你是什么垃圾的?”这一灵魂拷问也火遍全国。垃圾分类是时代问题,在经济并不发达的上世纪七八十……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日志

2019年7月9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小马达垃圾分类,美化绿城暑期实践队在卢浮宫一二三期,金悦府,国龙绿城等五个小区进行垃圾分类的好处及郑州的现在情况,如六环之外“第七环”的现状还有……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郑”在行动

小马达垃圾分类美化绿城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共计进入海马A,B,C,区,壹号公馆,六六社区等13个社区开展垃圾分类知识普及活动并体验垃圾分类工人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人员首先带领社会实践……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时代的选择,我们的责任

最近,垃圾分类成为热点问题。各地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逐步实施,“你是什么垃圾的?”这一灵魂拷问也火遍全国。垃圾分类是时代问题,在经济并不发达的上世纪七八十…… 垃圾分类,山河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在切实感受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加强志愿服务中增强责任感和…… 小马达垃圾分类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最新发布

关爱孤寡老人,传递温暖人心
7月18日上午,河南科技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队来到河南省新乡市辉县敬老院,对敬老院的十多位孤寡老人进行了走访和慰问并送去了慰问物品。以实际行动去关爱孤寡老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增加大…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团委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线上环境保护课堂活动
(通讯员易睿思易点点邹可怡)8月2日下午,由数名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团委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员和十余名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城北新区小学的学生共同参与“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环境保护活动。活动开…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团委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线上健康教育课堂活动
(通讯员易睿思易点点邹可怡)8月1日下午,由数名中南大学实践团成员和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团委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员和十余名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城北新区小学的学生共同参与线上健康教育课堂活动。…
探访大湖古寨,点亮乡村红心
绿树村边和,青山郭外斜。大湖寨,一座历史悠久的村落,经过岁月的洗礼与沉淀,秀雅端庄,一山一水,都诉说着属于这一片的专属记忆。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追光盛夏”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调研组成…
走访街道、企业—了解疫情背后到真善美
疫情过后,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要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特别是要抓好涉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不能有缓一缓、等一等的思想”,理工学院“…
安徽师范大学“情系川皖•圆梦巴蜀”支教团——筑梦十三载,云端再出发!
8月1日上午,安徽师范大学“情系川皖•圆梦巴蜀”山区留守儿童线上支教团借助腾讯会议平台与四川贫困山区的孩子们进行了2020年暑期第一次会面。这是安徽师范大学学子踏上支教征程,为孩子们带去希望的第十三年…
疫情给体育行业带来的影响
2020年的春节,新冠病毒席卷而来,让这个春节也变了味道,我们都忙碌在了疫情的防控工作之中。为了响应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暑假之余,我们一行人采访了宁波的杨亦军跆拳道俱乐部。通过这次采访,我才知道…
新传承非遗传统手艺,“润泽澄泥”勇扛时代重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做好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河洛澄泥砚源于秦汉砖瓦,是中国四大名砚中唯一以黄河澄泥为主要材质经焙烧而…
健身用以建国
大学生的第二个炎热的假期暑假已经来到,当然,我即将面对人生的第二次社会实践。对于一个大学生而言,敢于接受挑战是一种基本的素质。由于疫情的缘故我们没能和去年一样采用线下的方式去进行准备和实施,所…
千寻实践队开展实践调研,探寻家乡变化
7月25日至8月3日,千寻实践队开展了为期10天,主题为探寻家乡变化的实践调研。实践调研活动以确保队员的健康安全为前提,位于山东郯城的岳滨禧、黑龙江鹤岗的王振、安徽六安的倪虎、湖南长沙的游欣燊、广东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