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洙慧 卓雪霜讯)8月1日,成都理工大学“地摊经济”实践团队对建设北街地摊市集进行了走访调研。成都的“五允许一坚持”政策,没有让这座“网红城市”失去往日的颜值,反而增添了几分平易近人。各地的民众兴起了一股全民地摊风。原本因为疫情空荡荡的街道,如今也因为地摊经济平添了几分烟火气息。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随着地摊经济的兴起,在紧临沙河旁的道路边设置了一处地摊区,规范统一的遮阳篷,区域里大概有50多家摊贩,大多商家卖的是生活日用品,当然在路口也不乏售卖蔬菜,水果,肉类的摊贩。这样的市井使得街道飘散出浓烈的烟火气,一个个小小的地摊铺呈现出异彩纷呈的景象。
摊主也不再局限于中老年人,现在更多的年轻面孔也出现在摆摊大军中。摊主年龄的多层次使得贩卖的商品也呈现出多样的特质,这也为市民的购买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在与摊贩进行采访交流时了解到,过去摆摊会有城管执法,现在政策放宽了,摆摊相对容易,只有当在禁止摆摊的区域售卖商品,街道负责的管理员才会对商贩进行驱赶。”
街道办事处管理人员在采访中表示,发展“地摊经济”对政府管理是新的考验,需要政府部门转变观念,用服务思维对待它,千万不能用“堵”和“一刀切”的办法,不能怕麻烦,管理好才能见真功夫。
由此可见,要破除城市治理与地摊经济发展的矛盾,关键要依靠政府有的放矢地进行行政管制。把握住低碳经济发展的“度”与“量”。
走进地摊位,最懂百姓声
不难发现,地摊经济也为大学生们创业提供了一个较低的门槛,增添了许多机会。一位在此处摆摊的大学生摊主讲述着自己的创业故事,从半年前和朋友开始策划创业计划,后因地摊政策的影响,着手以摆摊的方式开启创业的大门,认为这样的方式既可以提前探索创业过程,也可为大学生毕业特殊时期提供缓冲期。
由此观之,地摊经济是城市里的一种边缘经济,在过去一直由于影响市容市貌有所束缚,但其独有的优势使其在新冠疫情爆发的背景下展现其独有的魅力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人员经济上的困难,同时缓解了就业压力。
地摊经济的大流中,除了利用地摊经济合法化来创业的大学生,还有一些本就从事摆地摊的摊主。一位阿姨表示:“现在每天的收入并不如从前,一是现在摆摊的很多,竞争者增加,二是疫情影响,大家消费减少。”
通过简短的采访交流,不难看出,从一定程度上,地摊经济的合法化并没有产生预期效益,随着竞争的加剧,势必会造成摊主们付出与回报的不对等。“地摊经济”在一些地方热闹起来,这固然有其生存发展的价值,但并非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一旦脱离实际、一哄而起、盲目跟风,就会适得其反,“蚕食”来之不易的成果。
另外,实践团的成员还采访到了一位74岁的婆婆。她表示,自己并没手机,顾客使用手机付款给她,她都会在小卡片上记录。也因为如此,有时候顾客多了,她也不清楚对方是不是已经付款。
可以看到,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已经将线上支付作为主要支付手段。但这样的付款方式对于老年人这样的夕阳群体来说,无疑是陌生且操作较为困难的。在地摊经济强势发展的浪潮中,这也暴露出时代鸿沟背后对于老年人的职业挑战。
针对以上对于青年、中年、老年三个不同年龄阶段的摊主的采访,我们可以看出,地摊经济对于社会不同阶段的人群都有其独特的帮辅能力。在特殊时期,缓解了政府的财政压力,并从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某些民生问题。
地摊经济正在逐步规范化,相对于过去禁止摆摊,民众冒险摆摊,上演与城管追逐的情况。如今,地摊经济合法化一定是利大于弊,地摊经济的蒸蒸日上,背后所呈现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跨步。
梁思成先生说过:“城市是一门科学,它像人体一样有经络、脉搏、肌理,,如果你不科学对待它,它会生病的。”显然,惟有构建科学高效的治理之道,城市才能更健康。简单的一哄而起,难免导致一哄而散。
地摊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如何解决资本大量涌入最后所带来的一地鸡毛,如何实现地摊经济与城市规划的和谐共生,是我们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面对地摊经济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各方人员要及时规范地进行解决,只有这样,地摊经济才能在特殊时期发挥出其独特的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从而实现烟火气息的长期升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9562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