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中国----安吉竹刻
现代人每六分钟看一次手机。
有多少人会愿意放下手机,享受片刻生活的宁静。
又有多少人会去了解身边的文化,去关注那些传统的技艺?答案显而易见,是没有多少人会打开这样一种生活的。
有这样一个人,扎根安吉潜心钻研微雕竹刻十余年,终于把自己喜爱的递铺竹刻发扬成了安吉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对竹雕的倾心,是对宁静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更是对一种心灵信仰的执着与坚守,他就是安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递铺竹刻传承人----吴云良。而竹雕作为一种艺术,自六朝开始,直至唐代才逐渐为人们所识,并受到喜爱。发展到明清时期大盛,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独树一帜,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艺术财富。
初见吴老师作品,淡淡的竹雕层次分明,竹上的景与物相互衬托,和谐共生。我故以为,这样成熟而又匠心独运的竹雕,其创作者或许是个花白头发,带着眼镜,沉默而又一丝不苟的老者,经过岁月的洗礼,独守一份匠心在案前。经团队联系,我有幸能与之相识,没想到,却是一位内敛而儒雅的中年人。为了继续对非遗文化进行深入调研,我们乘车赶至安吉拜访吴老师。见到吴老师以后,才发现吴老师竟是一位残疾人,吴老师说因为自己患有小儿麻痹症,腿瘸,手不利索。为了自食其力,20年前,只身一人来到安吉东阳拜师学习雕刻艺术。当时条件太苦了,刚学一个月就想放弃。可是想想什么都没学到,不甘心,于是就这么坚持了下去,刻刀一拿,就是二十年,期间拜师的人也数十人,最后连同吴云良在内的出师者不超十个。
吴老师说他作为安吉竹刻的传承人,不能好高骛远地扬言要为竹刻的非遗事业做出多大贡献,但一定会坚守阵地,淡泊名利,身体力行地为了自己喜爱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在他手旁的那幅竹刻作品上,刻着这么几行字:
人简如竹,是一种质朴;
人清如竹,是一种境界。
人正如竹,是一种品质;
人淡如竹,是一种超然。
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
“遗韵焯烁 熠于今朝”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暑期实践团
吴博源
2017年7月7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953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中国青年网仙桃8月6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解仙桃市西流河镇红光村当地的主要水产业情况,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西流河镇红光村点位团队志愿者们在7月22日和……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仙桃8月4日电(通讯员彭景扬)在烈日炎炎的夏天,我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携手来到了仙桃市西流河镇红光村,用我们炙热的爱来进行志愿支教活动,……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11日电(通讯员彭景扬)在刚进大学的时候,我已经早早听过“三下乡”这个扶贫政策的响亮名号。作为一位梦想当一名人民教师的我来说,三下乡的活动无疑是对我最好的磨……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13日电(通讯员彭景扬)我知道,来到仙桃的小镇,和孩子们相处,我可以通过他们的视角窥见这个世界最本真的模样,可以让我想起十几年前我们也曾像他们那样怀着一颗赤……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9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促进小朋友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8月9日在西流河镇红光村展开志愿活动。志愿者们和小……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7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增强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队员于8月7日在西流河镇红光村进行志愿活动……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更好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使每一个小朋友都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在西流河镇红光村展……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7月28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激发小朋友们的创造能力,展现出他们的内心世界,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7月28日在西流河镇红光村展开志愿活……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