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一号星期六,为积极响应我校“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坚决脱贫攻坚,投身强国伟业”的暑期社会活动主题,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我们自发组建了一支“探寻家乡变化,点赞美丽家园”的乡村振兴文化调研团,从各自家乡周边,通过线上资料搜集和民意调查等形式,受益良多。
一、文化振兴
青海组员带领其他组员线上学习讨论了历史悠久西部藏族文化。西藏是藏族的主要发源地。据考古发现,早在4000多年前,藏族的祖先就在雅鲁藏布江流域繁衍生息。据汉文史籍记载,藏族属于西汉时西羌人的一支。调研团成员查询相关资料后,都被这独特的文化而深深感染,根据文字的记载去了解了藏族文化悠久的发展历史。与此同时,广西组员通过线上资料的查找也让我们深刻的了解了另一个少数民族——壮族的特色文化。壮族源于先秦秦汉时期汉族史籍所记载的居住在岭南地区的“西瓯”、“骆越”等。壮族有自己的古文字,但使用面不广,仅部分壮族老人、巫师、艺人用来记事,书写经书,编写剧本和山歌等。“壮服”是壮族特有的服饰,且男女在不同时期各有各的穿着文化。绣球是始于唐宋时期的壮族民间传统织绣工艺品,青年男女婚恋的吉祥物与定情物,在壮族民间广为流传,如今更是作为工艺品远销海外。
学习完之后,家乡特色与发展调研团成员各抒己见,浅谈自己对藏族、壮族文化的认识。通过此次的特色文化调研学习,对于藏族、壮族文化大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们明白了弘扬家乡优秀的本土文化需要每个人都要出一份力量。
二、产业振兴
身在安徽宣城的组员从家乡特色产业“水东蜜枣”开始了调研。水东镇是枣乡,水东蜜枣已有三百多年的加工历史。由于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使水东地区生长的青枣具有独特的优良品质,加上数百年的加工历史经验,形成了完整的蜜枣生产加工工艺。地处江苏南通的组员也从近期“农产品”的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探索了产业振兴的道路。疫情期间,南通农业处下降趋势,而在八月一日,南通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处一行,前往海门绿海果业,初步确定以绿海种植基地+直销门店为龙头,打造南通果业产业联盟事宜。八大联盟成立之后,将充分发挥区位、资源、市场、科技等优势,通过开展各项有效的活动,为成员单位提供合作发展平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整体竞争力,助推我市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与农业特色的做大做强,从而进一步推动我们南通的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由此可知,产业振兴的途径有两种:一、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二、没落产业转型升级。
三、乡村振兴
江西疫情低风险区组员选择走出家门在村里四处游览,切身体悟新农村改革的变化。他发现:首先马路上和各个村民家门口都装起了路灯。其次,为督促村民务实农耕,政府在村的中心修建了一个小公园,公园墙上是务农的图画,公园中有一些常见农用工具的模型。
这让我们感受到,乡村振兴并不是什么“大拆大改”的彻底突变,而是从风气上潜移默化的慢慢改变,
“乡村振兴”家乡特色与发展调研团
2020年8月1日星期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9440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