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大学8月1日讯】 (通讯员 陈媛媛 陈澜)在前期云组队和云调查的基础上,集美大学理学院厦门“青年践行新思想实践队”第二小组经过反复商榷,综合调研主题确定了实践地点和调研的方式以及各自在准备阶段的分工。7月31日,实践队来到有“城市绿肺”之称的厦门市五缘湾湿地公园进行实践考察。通过专项和随机采访、分发问卷调查、对水质进行采样等一系列方式,实践队了解到了维持环保的不易,并且利用专业知识,对五缘湾湿地公园的环境进行分析,提取有效信息对五缘湾湿地公园的环境保护提出反思和解决方法,为推进厦门发展建设宜居城市贡献青春力量。
兼听则明
实践队来到五缘湾湿地公园,首先对园区内的正在工作的绿化工人和环卫工人进行采访。通过采访,实践队了解到,绿化工人和环卫工人的工作地点常年在户外,需要经历日晒雨淋,但他们始终坚持守护着这片花花草草。除了草坪的养护,园内还有除虫、上树修剪、整枝的工作。由于部分树木较高,绿化工人有时还需要承担攀爬带来的危险。最令人动容的是环卫工阿姨说到,“守住这片树林,才能够守住林中的鸟儿”。边采访边参观的过程中,实践队发现五缘湾湿地公园通过保留野生植被、设置无人生态小岛等,增加野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面积,成了名副其实的“城市绿肺”。而这些优秀的成果的背后必然少不了一群人日复一日的辛勤付出。实践队在游园的过程中,看到无人生态小岛上栖息着一大群白鹭,体会到了环卫阿姨所说的景鸟一态,领略到了生态保护对生态价值的意义。
在对路人随机的采访中,实践队从居住在附近的大爷了解到,五缘湾片区的原貌是一片滩涂,部分甚至成为了鱼塘和垃圾堆放场。五缘湾湿地公园里的水以前是污浊的,而且还会散发出阵阵恶臭,深深影响到了居住在附近居民的居住环境。但在实践队的考察中发现,如今五缘湾湿地公园的水质和环境都发生了变化,一变春和景明之态。五缘湾片区的成功改造不仅解决了困扰附近居民的环境问题,还为居民提供了饭后休闲的场所,并且吸引了许多外地游客前来游玩。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并非用之不竭,而是失之难存。政府及时采用保护环境优先的政策,让这里的水环境获得更强大的生命,让五缘湾片区重获新生。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 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实践队从大爷的口中了解到,五缘湾湿地公园现还配套设有污水处理站。根据大爷的指引,实践队前往五缘湾湿地公园中的“迷宫”。据了解,“迷宫”里的过滤池是生态过滤池,它的主要职责就是对周边雨水和污水处理厂引出的中水进行过滤、净化、处理。实践队还观察到池里有睡莲、游鱼等,感受到了生态迷宫的魅力,而正是园里出色的生态环保工作赋予了这里美学价值。为进一步调查五缘湾湿地公园的水质,实践队对生态过滤池里的水进行ph和氨氮的检测。在生态过滤池中检测出的值均符合国家海水水质的较高标准,这也证明了生态过滤池的作用是积极有效的,且对其他地区的生态治理具有参考意义。
五缘湾的生态环境治理,不仅系统地解决了政府关注、群众关心的城乡黑臭水体、农村及流域环境污染问题,并且为此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和居住环境的受益。实践队通过对附近的居民以及游客进行“五缘湾生态修复”的问卷调查。通过问卷的回收统计,实践队发现大多数人都对五缘湾片区的新环境感到满意,并且在居住环境体验以及经济收益方面有一定的受益。此问卷调查的结果让实践队认识到,虽然政府强调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但生态环境的完善也未尝不给经济带来一定的发展,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非是对立面。“很多人只见林,不见人。但林是人种出来的,人对林的关注、感受、利益关联却往往被忽略”。生态环保工作的背后有无数人在为此付出,生态环境修复后为我们带来的有时不仅仅是环境上的成就,甚至会与经济发展互相融合,因此“竭泽而渔”、“焚薮而田”的办法是行不通的。相信在不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之后,会让中国的未来,不仅有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更有蓝天白云、繁星闪烁;锦绣河山、鱼翔浅底;百花齐放、鸟语花香。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9414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