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农旅文建设模式 走出强村富民新路子
龙寿洋国家农业公园,又名龙寿洋田野公园,位于嘉吉、塔洋、大路三个镇的交汇处,总面积约404平方公里,是海南省琼海市“打造田园城市,构建幸福琼海”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琼海市政府本着“不占田、不砍树、不拆房,就地城镇化”的原则将其打造成集生态、环保、现代农业产业化为一体的新型城镇化示范区。
作为海南省内评价较高的特色旅游景区,龙寿洋国家农业公园积极响应乡村振兴的号召,打造出一条实际需要与自身特色相结合的发展之路,呈现出“城在园中,村在景中,人在画中”的田园风光。因此,浙商大法学院“律之梦”乡村振兴实践团海南分队前往龙寿洋公园深入调查,寻找这一乡村小镇迅速发展的秘诀。
一、村中有画,园中有景
当队员们走入公园门口,大家随处可见的是道路旁的摆摊生意。随着地摊经济的复苏,村民们纷纷在道路周围售卖起了零食、水果以及各种体现地域特色的小吃饮品。
往更深处走,映入眼帘的是乡村振兴号观光列车。公园设计团队引入的观光列车和观光电瓶车极大程度地方便了游客全方位游览公园景色,提升了观光旅行的舒适度与便捷度。
公园的后面就是村民们居住的村落。原生态的村落风光与公园景色相得益彰,游客们漫步乡间小路便可以欣赏到当地农民的农居生活。体现乡村特色的农居环境以及午后三三两两坐在树荫下乘凉的村民也成了美丽的田园画卷中的一部分。
二、紧跟需求,升级产业
在初始的开发建设中,龙寿洋的传统种植田地被改造为可供游客欣赏游玩的观光采摘园。政府也积极投资打造万亩花海田园和休闲的水果采摘项目。此时,公园的旅游项目是以吸收周边游客到此周末休闲为目标,让村民们在农耕劳作的同时也当上旅游服务业的经营者和服务者,拓宽村民就业和增收的途径,农旅结合的发展模式让村民们渐渐尝到了乡村建设带来的甜头。
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深入建设和自由贸易港的开发,最初的“农业+旅游”模式已渐渐无法满足国内外游客们的观光需求和村民们进一步创造美好生活的渴望。于是在第二轮的开发中,龙寿洋公园开始打造“农旅文”深度结合的乡村建设模式。旅游业的带动作用逐渐凸显,产业的振兴和升级被摆在了重要位置,在此基础下龙寿洋公园先后建成了田野驿站、农家乐、花房咖啡、兰花基地等特色配套措施。别具一格的旅游景观装饰风格让游客在尽情游玩的同时,也能深切地感受到独特的地域文化。此外,旅游项目的拓宽也大大吸纳了剩余村民就业,提高当地村民人均年收入,帮助村民们脱贫致富。
三、模式创新,以人为本
实地考察之外,队员们还与附近村落的村民们进行了交流,试图通过当地村民更加深切了解琼海市“三步一就”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变化。通过对当地村民的采访,队员了解到龙寿洋公园的建设模式是农旅结合的一个创新。近年来,琼海市政府发现此处的传统田洋存在着闲置荒废的情况。于是,他们便联合社会企业进行投资,将传统田洋打造为一个农业公园,为农业发展添入旅游因素,推动纯农业向复合农业发展,提升农业发展的生命力。除却对农业发展模式进行创新之外,这一建设模式还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琼海市注重强调了党建在乡村振兴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它们成立了嘉积镇龙寿洋农业公园乡村振兴党支部,确保该项目在建设的过程中能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以农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为衡量乡村振兴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为此,琼海市政府在努力发展乡村经济的同时,也加强社会治理,努力改善农居环境,让农民在家门口也能感受到与城市生活相似的安全与舒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须奏响田园交响曲。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火车头”。龙寿洋国家农业公园把产业培育作为乡村振兴的着力点,立足自身原有的特色资源,坚持以人为本,打造复合型农业发展模式,构建了生产、生活和生态协调的乡村振兴大格局,以此奏响了属于自己的乡村振兴的田园交响曲。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9294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