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金华7月31号电(通讯员马诗琦 余海琴 许朵)为积极响应习总书记“加强美育”和“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号召,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艺趣童生”民间艺术调研实践队木艺小队来到了浙江东阳,于7月3至6日先后参观东阳木雕博物馆、卢宅、木雕小镇等地,深入挖掘木雕文化,串联东阳木雕由古至今的文化发展脉络。同时拜访了东阳木雕大师陈一中老师,以探寻东阳木雕的古老魅力与现代活力。
东阳木雕历史悠久,因产于浙江金华东阳而得名。其始于唐,盛于明清,历经锤炼,传承千年,品类多样,饱含神韵,技艺成熟。东阳木雕以其保留平面、多层次浮雕、散点透视构图的装饰,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而因色泽清淡,保留了原木天然的纹理色泽,格调高雅,又称“白木雕”。传统风格主要有“雕花体”、“古老体”,而后又衍生出表现戏文化的“徽州体”、“京班体”,画谱化的“画工体”。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作为“浙江三雕”之一的东阳木雕,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为东阳木雕。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余海琴 摄/提供/供图
东阳木雕结构饱满,造型完整,是一种装饰性的平面浮雕,其中区别于其他木雕的最大特点是‘以平面为主’。其次,制作东阳木雕最重要的环节是图稿设计:东阳木雕的图稿不同于以明暗或以色彩来区分画面效果的国画,它是通过不同层次的图稿来进行区分的,以由近到远的层次感最终来营造东阳木雕的立体感。
东阳木雕内容丰富,木雕的图案不局限于花鸟鱼虫,更包括人物故事。在风景木雕中多采用深浮雕、平面雕、镂空雕以及陆光正大师首创的多层叠雕和无缝拼榫技术,使得画面组合疏密得当,相互呼应,山水枢密有致、线条流畅细腻,才能诗情画意,雅趣天成。而在人物木雕作品中,多采用深浮雕、浅浮雕等技法,使得人物动态写实传神,通过刻画人物微妙的表情变化,不同的形体特征,使得人物性格各异。因此,是否能够准确地表现木雕人物的神情、引起大众共鸣是衡量是否是优秀的木雕作品的重要标准,而这也必然需要雕刻者数年的历练和对作品深刻的理解。
图为风景木雕。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许朵 摄/提供/供图
图为人物木雕。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余海琴 摄/提供/供图
位于东阳市世贸大道的东阳木雕博物馆珍藏着许多远近闻名的木雕作品,是首个国字号博物馆。馆内共分为中国木雕历史展厅、中国木雕与社会生活展厅、当代中国木雕大师展厅、世界木雕展厅四大木雕主题展厅和中国竹工艺专题展厅及临时展厅两个展厅,是一座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博物馆。
历史展厅中展现了东阳木雕从刳木伊始到攻木为业,浑雕细琢再到登峰造极的四个阶段。展厅详细介绍了木雕祖师——鲁班,表现了鲁班大师所代表的东方华夏质朴伟大、追求美善的造物智慧;又通过木雕在宗教、婚嫁的应用变迁来传达着中华民族盛木为怀、旷久不渝的深沉眷恋情怀;社会生活展厅作品丰富,代表作有《世博盛会》《小岗手印》《高峡平湖》等。这些作品表现了中西方的文化合璧、传统与现代的巧妙结合、抽象和写实的相互融合,进一步体现了东阳木雕人对中华民族奋进新时代的热情讴歌,展现了当代中国的包容和开放。
图为中国木雕博物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许朵 摄/提供/供图
活动当日,实践队在探寻木雕文化的同时,不仅参观了现代化木雕作品和大师级的木雕作品,更了解到馆内面向青少年设计的50~60个互动项目,观看了适合幼儿理解的动画。作为首个国字号博物馆,东阳木雕博物馆显然做到了面向大众,雅俗共赏,历史与艺术并重,传统与现代结合,不仅展现了木雕文化的包容和开放,表达东阳人民积极向上的生活姿态,还弘扬了主旋律,向社会传递了正能量。
千年木雕,行业兴盛,无师不传,无祖不立。东阳木雕不仅是一种文化,还是许多当地手艺人赖以生存的方式。而近年来,随着科技迅猛发展,现代生活节奏逐渐加快,木制品机械化程度高,传统技艺的传承却慢了下来,甚至有了停滞的趋势。如何让古老的木雕走进现代生活,成为了当下不可避免的话题。在采访过程中,陈一中老师透露自己最初接触木雕除了兴趣因素,还受长辈影响,由此可以坚持至今,但因为学习木雕的时间长,学习过程中几乎没有收入来源,如今很少有年轻人愿意传承这门手艺了。东阳木雕的传承亟待解决,而这,少不了政府、工匠、公众的三方合力。
图中陈一中在接受采访。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许朵 摄/提供/供图
作为省级特色小镇,木雕小镇的成立为东阳木雕带来了新的生机。木雕小镇内大师云集,东阳现有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2人、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9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36人,而其中第一批入驻木雕小镇就有22个。其次,东阳市市财政计划每年支出100万元专项基金用于扶持木雕产业,总计300万元。目前,木雕小镇依托木雕产业优势,融合媒体,加深了品牌建设和旅游文创建设,将整个小镇打造成了极具东阳特色的综合性休闲旅游带,真正实现小镇生产、生活功能的优化组合,为赋予东阳木雕新时代意义树立了优秀标杆。木雕小镇内还有一些较为成熟的研学基地,以简单的雕刻课程、富有童趣的手工作品,吸引众多儿童前往体验,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木雕从图纸到成品的蜕变,这也是一种新的发展契机。
图为陈一中大师创作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许朵 摄/提供/供图
刀木耕耘,表里浅深。既雕既凿,复归于朴。依物象形,以形写神。妙用奇材,浑融天趣。随类赋彩,髹漆贴金。润泽本质,锦上辉生。外展妙思奇构,内蕴锦绣文章。能登大雅之堂,或臻造极化境。古今更替,时代变迁,东阳木雕作为中华文明中的璀璨明珠,蕴藏着中华民族千年的智慧与文化素养,代表着中华人民专注、辛勤的优秀美德,在世界民间雕刻史上独树一帜。
图为木雕小镇中的匠人正在雕刻。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余海琴 摄/提供/供图
中国木雕,在“金”与“木”的斡旋,熠熠生辉千百年,是中国和世界的艺术瑰宝。而如何将这一艺术瑰宝走进大众的视野,走进孩子的世界,展现“艺趣童生”之美,是实践队的重要课题。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艺趣童生”民间艺术调研实践队木艺小队在整个调研活动中利用专业所长,将东阳木雕带进了学前儿童的生活,考虑到让孩子雕刻木雕不太安全且有一定的难度性,于是,队内成员通过回收利用木屑,制作成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立体或平面的创意品,意在设计艺术结合的教育环节,一定程度上向孩子普及木雕的相关知识,为孩子们带去东阳木雕的传奇故事,最终实现丰富儿童教育课程,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体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的目的。
图为木屑玩具游戏方案。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余海琴 摄/提供/供图
图为木屑玩具成品。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许朵 摄/提供/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9061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