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学子走访水东村:探索后脱贫路径

来源: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苏旻

中国扶贫项目进入决胜阶段,打响最后的攻坚战略。2020年7月 日,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水东村脱贫调研小分队”深入基层贫困村——水东村,通过实地勘察和入户调研,探索后脱贫时期农村发展的路径。水东村地处仙源镇东郊,黄山的麻川河流经仙源镇,因在水之东得名“水东”。全村共512户,1664人。17年完成脱贫攻坚,目前寻求长期发展道路。水东村自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兴建了村综合大楼,开通了远程通话、自来水、有线电视、村庄道路建设。2008年以来,脱贫进程位列全省前列,多次被评为市、区先进支部。
组织功能完善
在村支部的领导下,村级组织健全,制度完善,班子团结,战斗堡垒作用强。村级干部、配备组织、小分队能够明确分工,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村委干部立足实际,理清思路、强化责任,切实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努力下功夫,确保扶贫攻坚工作扎实稳步推进。坚守扶贫一线,全面落实驻村帮扶职责,当好精准识别“调查队”、致富项目“工程队”、扶贫政策“宣传队”、基层党建“教导队”,以“公司+基地+贫困户+村集体”合作模式,带动全村贫困户致富增收。
坚持基本原则不动摇
村委干部始终坚持脱贫基本原则,坚决贯彻“五个坚持”,全力推进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确保扶贫精准到户、精准到人,充分贯彻“六个精准”,“五个一批”、“两率一度”加快实施,监督落实,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理清思路、完善规划、找准突破口。村委真真实实摸清楚情况,做到情况明、计华清,对扶贫资源实行精确化配置,对扶贫对象实行精准化扶持,有效确保了扶贫资源真正用在扶贫对象身上。
发扬本土文化
水东村土地主要由水田、旱地、林地构成,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于种植养殖业,企业务工创收。水东村甘蔗种植为仙源镇一绝,畅销全国,村民种植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幼苗存活率高,产出量大,产品品相好,水东村正逐步加大推广力度,利用新兴发展的自媒体资源提高销量,让水东村甘蔗走向每家每户。水东村旅游资源丰富,2014年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红色旅游,古文化旅游等有着很大空间,但目前发展状况一般,值得深入发掘。除物质文化遗产外,特色本土文化“鱼灯”内容丰富多彩,别具一格,正纳入非遗申请计划,脱贫同时弘扬传统文化,贯彻落实新农村文化建设。
经济长效发展
村委支持和鼓励村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在种植和养殖方面帮助低保户和有劳动能力的人,开设科学养殖学习班,定期请专家讲座指导,对村民问题一对一解答指导,科学指导种植,改良土壤、生态环境,确保可持续、绿色发展。村委组织关注村民产品销售情况,定期举办产销会、利用直播等自媒体形式进行网络宣传和售卖。资金保障加强,居民保险健全,发展资金充足,财政设计农资金统筹整合,基础设施建设被重点支持。在稳定解决不愁吃、不愁穿的基础上,全力保障贫困群众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投资138万元,建设硬面道路工程2363米;投资118万元,新建道路排水工程,修建边沟5416米;投资8万元,建设太阳能路灯25盏。改善了水东村周围环境,促进村镇经济发展,方便了村民出行。也解决了排水难得问题,消除了雨季农田积水带来的隐患,对帮助村民增收致富、改善生产生活、自然环境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弱势政策保护,对于生病的,智力有问题等没有劳动力的村民,按照国家政策兜底,分级补助。
攻坚阶段发展方向
水东村主要农产品:芫荽叶、蕃茄、香菜、菊苣、葱、荸荠、羊、猪、鸡,多而杂,没有变成大型的养殖基地,未来向规模化、合作化转型。水东村按照“因地制宜、帮扶产业、整村推进”的原则,寻找出贫困村的可发展产业,统筹用好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增强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带动周边村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推进产业发展的同时,帮助了贫困户脱贫致富。
扶贫的成就感源自民众的幸福感,扶贫项目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重要历程,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坚守住初心,绝不半途而废,才能真正帮助群众把贫困的帽子甩掉,走上小康幸福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8865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话访缙云蝶变乡 探求通途共富路

话访缙云蝶变乡探求通途共富路张艳蒋铭轩/文王冰爱李陆孝/图“八八战略”实施20年来,在之江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促进了浙江地区发生了系统性、整体性的精彩蝶变。为深入学习、坚持落…… 缙乡共富调研实践 丽水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心语为墨,筑梦成歌

在心灵的幽深处,有一片梦幻的净土,那里的话语如星子般闪烁,等待着被描绘成璀璨的画卷。“心语汇梦”志愿服务活动,恰如一…

树达学院开展“保护母亲河,我是河小青”志愿活动

学院青工部、青发部开展“保护母亲河,我是河小青”志愿活动(通讯员黄颖曦彭湘)11月23日上午,我院文法系青年志愿者工作部…

“政青春,惠社区”:公管院学子深耕养老志愿服务

随着“政青春,惠社区”养老志愿活动的持续推进,公管院的学子们再次深入社区,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对老年人的关怀与服务。本周…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公管院学子社区服务成效显著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项目实施以来,社区居民的满意度显著提升,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也得到了大幅改善。公管院学子们的专…

公管院学子社区助理服务显成效,居民满意度攀升

在推动社区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征途上,公管院的学子们正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他们以社区助理志愿者的身份,将…

最新发布

向美好生活进发
向美好生活进发7月24日、25日,结合之前与张家村村党委书记的采访交流,得知该村落已经脱贫,因而此次群众采访我们集中针对群众对于村落生活变化的感悟与看法,主要采访对象有三位,跨越三个阶段——青年、中…
构筑精神高地,留存理想底色 ——浙江红旗第一飘的薪火相传
素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称的亭旁镇,东依三门,西面环山,被誉为“浙江红旗第一飘小镇”。作为省内评价较高的红色旅游小镇,亭旁镇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走出了一条别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青岛科技大学赴鲁新多地“‘疫’起出发”实践团探访普通民众在疫情期间对国家政策的信任度
2020年7月29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赴鲁新多地“‘疫’起出发”实践团成员来到了云南省大理市喜洲镇周城村就当地村民对于疫情期间国家政策的信任度和生活安排等进行了一次探访,对探访结果总结如下。疫情期间,…
文明,从少年抓起
文明,从少年抓起2020年7月16日,我们生态文明践行队开展了我们第二天的实践活动。我们今天的活动目的主要有以下几项,一是加大我们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知道有关文明生活的有关问题以及生态环境的有关问题…
伴大田茶韵,品屏山香茗
大田县屏山乡作为“全国最美高山生态茶园”的乡村示范村,力争打造集茶文化体验、富氧健身、养生宿营、静湖垂钓、亲农观光为一体的东方美人休闲养生健身区。紧跟大田县的领导,积极引入新茶品种,因地制宜发…
青岛科技大学赴鲁新多地“‘疫’起出发”实践团探访普通民众对疫情防控的看法建议
2020年7月29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赴鲁新多地“‘疫’起出发”实践团成员来到了云南省大理市喜洲镇周城村探访当地普通居民对疫情防控的看法和建议。这个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在中华大地骤然打…
葡萄园农户:如今生活好,人人奔小康
葡萄园农户:如今生活好,人人奔小康2020年7月28日,文学院“情牵乡村乡民,助力脱贫攻坚”——寻访贫困村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熊蓓怡来到了宁波市镇海区九龙湖葡萄园,并在当地村干部的指引下,采访了葡萄…
机电院学子调研疫情下的中国
在这个特殊的暑假中,河海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探索疫情下的中国”调研团队在2020年7月16日至7月25日的10天时间内,通过网络开展了暑期线上实践活动。在最近的一段时间内,新冠病毒成为了全国乃至全世界最热门的话…
“新明天,新希望”之水东村脱贫攻坚之路
今年的七月显得有些特殊,没有了往日热浪的侵蚀,更多的是凉凉的清风,在这个不平凡的暑期,我们也走进的黄山市仙源镇水东村进行了一场暑期实践调研。小队通过入户社会调查和深度访谈,深入基层贫困村落开展…
积极践行新时代劳动教育
通过几天的走访调研,积极践行新时代劳动教育不是每个学校都有所提倡,力度相对较弱,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制度,在建国初期,对于劳动教育也曾有过深刻的讨论:当时政府尝试实行了“两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