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传承红色基因践行时代精神

来源: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作者:任桐玉 马淑裴

7月20日,西北民族大学赴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传承红色基因,关爱留守儿童”实践小分队10人一同参观了八步沙六老汉治沙纪念馆,学习古浪县人民治沙的先进事迹,深刻领会了六老汉三代人勇于担当、接续奋斗、数十年如一日愚公移山般的“治沙精神”。

古浪县作为一个饱受沙漠侵袭的县城,上世纪八十年代,这里曾是当地最大的风沙口。1981年,古浪县土门镇台子村村民郭朝明、贺发林、石满、罗元奎、程海、张润元六位老人带头以联户承包的方式发起和组建了八步沙集体林场,承包治理7.5万亩流沙。三十八年以来,从一道沟到十二道沟,以“六老汉”为代表的八步沙林场三代职工治沙造林21.7万亩,管护封沙育林面积37.6万亩,共栽植各类沙生植物3040多万株。

进入纪念馆,映入眼帘的是一件件珍贵的历史资料与一座座栩栩如生的雕像,大量图片、实物、影视、蜡像等记载了治沙过程中的点点滴滴。配合讲解员的讲解为我们重现了曾经六老汉治沙的艰辛历程。随后,在八步沙林场场长、第二代治沙人郭万钢老人的带领下,小分队成员一同到达了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压沙、种树的地方,郭万钢场现身说法,为小分队成员分享了许多他在治沙中遇到的困难以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开始时我也不愿意,老父亲气哼哼地不高兴,拗不过老人,就坚持了几年,五六年之后,看着树木渐渐长大,就舍不得走了。”现任林场场长郭万刚在纪念馆内对小分队成员说道。作为是第一代“八步沙六老汉”中郭朝明老汉的儿子。他66岁的生命年华中,有36年贡献给了治沙事业。郭场长介绍,治沙保住了铁路、公路、景电供水渠等重要设施,避免了“沙进人退”的灭顶之灾。同时他也为小分队详尽的介绍了38来治沙技术的发展历程。第一代治沙人“一棵树、一把草,压住沙子防风掏”,第二代治沙人创新应用“网格状双眉式”沙障结构,实行造林管护网格化管理,第三代治沙人全面尝试“打草方格、细水滴灌、地膜覆盖”等新技术。

在郭万刚场长的引导下,小分队成员抵达了八步沙林场。郭场长为小分队成员仔细介绍治沙成果,“这个沙子,你要是不治理,它就一点一点的往前走,越来越多的农田都没办法种植,在我们做出八步沙林带后,古浪县整个的农业产业都开始良性发展了。”随后场长带着小分队深入林场,为成员们仔细介绍了治沙植物的品类以及各种习性,并仔细回答了小分队成员对于治沙的种种问题。小分队成员也仔细观察了林场内的各种固沙作物,向郭场长询问了治沙作物中种植的种种问题,学习到了许多有关治沙的相关知识。对代代在沙漠中坚持的治沙人锲而不舍的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进入林场具体了解了治沙的相关基础知识后,在郭万刚场长的指导下,小分队成员在林场中进行了具体实践,切身体验了一次扎草方格压沙。在压沙过程中,小分队遇到了种种问题,流沙太过松软,麦草甚至割伤了小分队成员的手……最终在郭场长悉心细致的指导下,小分队终于将草方格沙障固定在了沙地里。看着自己奋斗的成果,小分队成员们充满了成就感。经过这次沙漠中亲身实践的治沙,小分队成员体验到了治沙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对几十年如一日的古浪治沙人民肃然起敬。

“六老汉”精神作为古浪治沙人民精神的典型代表,体现出了古浪人民在困难面前,不畏艰难的高尚精神,是对党中央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精神的具体践行,沙漠中的绿洲就是这一精神的最终成果。“六老汉”为了后辈美好生活而不断改造沙漠,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正是当代最需要倡导的时代精神。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不应该退缩,而应该迎难而上,锲而不舍地去坚持思考并解决问题。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更要学习这种奉献精神,并时刻准备着为社会主义新时代建设贡献属于自己的青春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8781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用爱维护童真 用心温暖梦想

因为爱,简单的事情变得有了意义。为丰富中小学生暑假文化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对目标梦想的引领,改变乡村留守儿童知识贫乏的现状,从而实现乡村振兴。近日,服务团来到黑池……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深入基层牛场 理论结合实践

为了进一步了解黑池镇养殖业发展,将所学知识贯彻于实践。服务团来到了黑池镇马家庄,在和当地雷书记取得联系后,共同前往合阳县雷海艳家庭农场参观肉牛养殖场。据了解,该家庭农场属于……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绽放热土 助力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济南市章丘区双山街道三涧溪村考察时说“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的实际情况,……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服务乡村振兴 放飞青春梦想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中“积极加入青年志愿者队伍,走进西部,走进社区,走进农村,用知识和爱心热情服务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坚持高扬理想、脚……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重任

“党员”,一个庄严又神圣的称号,它赋予了人民党魂,使得对党的使命感更加强大,以至于一些老党员离岗不忘党,退休不褪色。为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重任,服务团来到了合阳县黑池镇五……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西农学子赴合阳三下乡感想12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通过这次下乡活动,我受益非浅,我明白到农村缺少的是教育与信息,同时这也锻炼、提高了我的综合素质。这虽说是我第一次参…… 何琳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西农学子赴合阳三下乡感想11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课外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是现阶段我们能把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结合的一个重要媒介,在暑假时期进行的暑期实践活动,带给了我很大的感触和社会经验,让我切身的感受…… 李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西农学子赴合阳三下乡感想10

在今年暑假初期,我们进行了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赶赴陕西省合阳县进行支教活动和关于当地留守儿童,乡村振兴等一系列民情的走访调查,也对老党员进行了采访。此次社会实践中,我们需要早…… 职卓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

‘职’点迷津 巾帼护航|闽南科技学院开展女企业家进校园宣讲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于菲华楼C102开展“‘职’点迷津巾帼护航”女…

青春浇灌希望 爱心点亮未来—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支团支教生活纪实

在祖国西部的青山绿水间,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青年学子们正以教育为笔,以青春为墨,在西部教育的广袤画卷上描…

追“锋”青年,志愿同行 —基础医学院2023级临床医学第五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的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与对深入开展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让闪耀着时代光辉的精神火种…

激活红色密码!沂蒙精神赋能革命老区 高质量发展——湖南农大青年志愿服务

近日,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走进长沙市开福区好人馆,以“激活红色密码!沂蒙精神赋能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为主…

最新发布

社会实践1
走进大学时,我们离走进社会也就越来越近了。就业围绕我们头绪,成了想不尽的题目。在现今社会,招聘会上的大字报都总写着有经验者优先,可整天呆在校园里的学子们社会经验又会拥有多少呢?于是为了进步自己…
助农之路 共同进步
当火辣辣的太阳普满大地时,我们开始出发了。2020年7月18日,由某校某院某队的“践悟习近平新时代新思想,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学生宣讲团,在各队员们的家乡开始了我们的暑期实践之路。。随着公车的一路…
“先锋实践队”暑假社会实践第四天
今天是进行社会实践的第四天,主要的任务还是调查问卷。在调研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难题。调研工作期间有的人对我的工作积极配合,而有的人对我避而远之,尽管我是大学生,是做暑假调研的,而且这些调查问卷…
生命诚可贵,暑期防溺水安全知识开课啦
夏季天气逐渐炎热,溺水事件进入易发期、高发期,尤其青少年儿童在暑假期间因冒险玩水而致溺水身亡的惨痛事件时有发生。为了确保孩子们的生命安全,提高孩子们防溺水意识和自救能力,“爱心筑梦行”教育关爱…
抗疫显担当,青年学榜样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广大志愿者真诚奉献、不辞辛劳的优秀品质,是防控疫情的强力支撑。7月23日,是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志逸调研队成员将前几天寻访过程中收集到的社区抗疫故事整理出来,制作了抗疫志愿英雄宣…
“向日葵”支教第一天:播种知识,收获希望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是一个国家的未来。7月28日,“向日葵”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正式开始。面对今年严峻复杂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式,向日葵将支教队伍分成两队,线上、线下同时进行。队长刘傲群…
“三下乡实践活动”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7月28日,山东科技大学“三下乡”寿光青年小队终于迎来了正式实践的第一天,大家都热情高涨。队员们按照制定好的计划在社区门口集合,然后一起去与实现联络好的刘家庄村的妇女主任刘女…
暑期社会实践:宣传垃圾分类,倡导环保理念
。为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建设绿色环保的生活环境。7月6日,丽水学院中国青瓷学院“垃圾分类探讨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在各自的城市展开为期两周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实践前期…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公译”实践团队举行首次线上见面会
7月25日晚,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公译”赴济南市历下区创益园抗疫翻译专业服务团举行了第一次线上见面会。见面会伊始,外国语学院2017级学生刘旭作为本次社会实践团队的队长向各团队成员表示欢迎,并请成员作…
深入脱贫家庭,学习致富经验
7月14日,“心心向农”实践队队员在襄城县茨沟乡朱窑村继续开展调查,经过前期对贫困户深入的走访调查,已经基本掌握了村内贫困户的生活现状。今天,实践队员在朱窑村对已经实现脱贫的家庭进行走访调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