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西北民族大学赴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传承红色基因,关爱留守儿童”实践小分队10人一同参观了八步沙六老汉治沙纪念馆,学习古浪县人民治沙的先进事迹,深刻领会了六老汉三代人勇于担当、接续奋斗、数十年如一日愚公移山般的“治沙精神”。
古浪县作为一个饱受沙漠侵袭的县城,上世纪八十年代,这里曾是当地最大的风沙口。1981年,古浪县土门镇台子村村民郭朝明、贺发林、石满、罗元奎、程海、张润元六位老人带头以联户承包的方式发起和组建了八步沙集体林场,承包治理7.5万亩流沙。三十八年以来,从一道沟到十二道沟,以“六老汉”为代表的八步沙林场三代职工治沙造林21.7万亩,管护封沙育林面积37.6万亩,共栽植各类沙生植物3040多万株。
进入纪念馆,映入眼帘的是一件件珍贵的历史资料与一座座栩栩如生的雕像,大量图片、实物、影视、蜡像等记载了治沙过程中的点点滴滴。配合讲解员的讲解为我们重现了曾经六老汉治沙的艰辛历程。随后,在八步沙林场场长、第二代治沙人郭万钢老人的带领下,小分队成员一同到达了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压沙、种树的地方,郭万钢场现身说法,为小分队成员分享了许多他在治沙中遇到的困难以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开始时我也不愿意,老父亲气哼哼地不高兴,拗不过老人,就坚持了几年,五六年之后,看着树木渐渐长大,就舍不得走了。”现任林场场长郭万刚在纪念馆内对小分队成员说道。作为是第一代“八步沙六老汉”中郭朝明老汉的儿子。他66岁的生命年华中,有36年贡献给了治沙事业。郭场长介绍,治沙保住了铁路、公路、景电供水渠等重要设施,避免了“沙进人退”的灭顶之灾。同时他也为小分队详尽的介绍了38来治沙技术的发展历程。第一代治沙人“一棵树、一把草,压住沙子防风掏”,第二代治沙人创新应用“网格状双眉式”沙障结构,实行造林管护网格化管理,第三代治沙人全面尝试“打草方格、细水滴灌、地膜覆盖”等新技术。
在郭万刚场长的引导下,小分队成员抵达了八步沙林场。郭场长为小分队成员仔细介绍治沙成果,“这个沙子,你要是不治理,它就一点一点的往前走,越来越多的农田都没办法种植,在我们做出八步沙林带后,古浪县整个的农业产业都开始良性发展了。”随后场长带着小分队深入林场,为成员们仔细介绍了治沙植物的品类以及各种习性,并仔细回答了小分队成员对于治沙的种种问题。小分队成员也仔细观察了林场内的各种固沙作物,向郭场长询问了治沙作物中种植的种种问题,学习到了许多有关治沙的相关知识。对代代在沙漠中坚持的治沙人锲而不舍的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进入林场具体了解了治沙的相关基础知识后,在郭万刚场长的指导下,小分队成员在林场中进行了具体实践,切身体验了一次扎草方格压沙。在压沙过程中,小分队遇到了种种问题,流沙太过松软,麦草甚至割伤了小分队成员的手……最终在郭场长悉心细致的指导下,小分队终于将草方格沙障固定在了沙地里。看着自己奋斗的成果,小分队成员们充满了成就感。经过这次沙漠中亲身实践的治沙,小分队成员体验到了治沙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对几十年如一日的古浪治沙人民肃然起敬。
“六老汉”精神作为古浪治沙人民精神的典型代表,体现出了古浪人民在困难面前,不畏艰难的高尚精神,是对党中央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精神的具体践行,沙漠中的绿洲就是这一精神的最终成果。“六老汉”为了后辈美好生活而不断改造沙漠,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正是当代最需要倡导的时代精神。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不应该退缩,而应该迎难而上,锲而不舍地去坚持思考并解决问题。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更要学习这种奉献精神,并时刻准备着为社会主义新时代建设贡献属于自己的青春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8781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