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客家文化之舌尖上的河源

来源:岭南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作者:十年一品温如言

客家文化之舌尖上的河源

民以食为天,柴米酱醋盐”。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特产,客家菜是广东三大菜系之一。今天我要介绍的是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老隆镇的客家菜,分别是艾粄、烧麦、油果。河源,别称槎城,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中上游,东接梅州市、汕尾市,南邻惠州市,西连韶关市,北与江西省赣州市交界,属广东东江流域的客家地区。全市面积1.58万平方公里。河源是纯客家人聚居的地区之一,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起源地之一,也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客家古邑,万绿河源”美誉 。

烧麦是客家人传统名牌小食之一,关于烧麦的来历,有一种说法是:早年烧麦都在茶馆出售,食客一边饮着浓浓的砖茶或各种小叶茶,吃着糕点,一边就着吃热腾腾的烧麦,为取“捎带着卖”之意,所以烧麦又称“捎卖”。烧麦既可以登大雅之堂,作宴会佐酒佳肴,也可以在街头巷尾供人作随意小点。烧麦之所以深受人们喜爱,关键是制作和选料下真功夫。它的面皮选用精面粉,体薄如纸:它选用新鲜瘦肉,香菇,竹笋,鱿鱼等作馅,吃起别有风味。看到下面的图片你是否想吃呢?

接下来我要介绍的是艾粄。清明节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扫墓祭祖、踏青、荡秋千一些风俗活动外,其食俗也是丰富多彩的。客家地区流传着一种上百年的习俗,那就是吃青粄。青粄又称艾粄。清明节湿气重,客家人都喜欢吃又香又甜的艾粄来祛湿补气。吃艾粄,“吃”出的是健康,“品”出的是客家文化.

清明时节雨纷纷,人体湿气重。客家人就会到山上采摘或者到市场上购买鲜嫩的苎叶、艾叶、鸡屎藤等植物,回来晾晒干之后,捣碎并拌在糯米粉或粘米粉中,加糖后放进锅里或蒸或煎即可……一套工序下来,客家美食——艾粄就这样做成了,它不光香甜可口,而且还有祛湿、暖胃等功效,特别是现在雨季时,吃了对身体很有益,除湿气。

说起艾粄,还有一段由来。相传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康王汪海洋为逃避清兵的追杀,逃到梅州的一个村庄,下田装成农民弯腰插秧。当地的老农随手在田边抓了一把艾草与自家带来的粄揉在一起,丢到田上;康王知道他的用意,遂捡起来就塞进嘴里吃。清兵以为是牛屎,都笑话他是一个疯老农,于是带兵走了,康王逃过一劫。后来为纪念康王,客家人都在清明节吃艾粄。 下面有两张艾粄的图片。

如今,带着浓浓草香味的艾粄已成为了客家地区有名的小吃之一, 每年清明节,不管是本地市民还是外地游客,大家都会买些艾粄来吃,细细品味浓浓的家乡情结和健康文化,这是客家人的风俗和传承。

最后我要介绍的是油果。“油果”是河源客家人一种古朴美食,也是春节期间家家户户必备的重要“年料”。每年春节,大家聚在一起除了叙旧情,谈新年的打算,不少老人还把谁家的油果做的好当做话题。对于河源人来说油果是挟裹着温度的食物每一个环节都是手工制作挟裹着客家人的巧手匠心如今的油果不仅仅过年时可以吃平时在街头小巷也随处可见。油果的做法:1、在糯米粉内加入适量清水,揉成面团;2、加入白糖、红薯等辅料,状似椭圆的粉团,撒上少量糯米粉在团子上,防止粘连。3、放入沸腾的油锅中,复炸两次,至金黄色,油果浮起来即可出锅;4、再经过脱油,香气四溢的油果就新鲜出炉啦。传统的油果制作工序揉面、加馅捏团、油炸……每一个步骤都十分重要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炸出来的油果外酥里嫩,外表色泽金黄,里面是鹅黄色。咬一口有红薯香、糯米香和红糖香,甜而不腻,软糯而有韧性,客家人的年味儿的一种就是油果的滋味。

广东文化很有特色的一个分支,饮食的改革与创新始终不能离开文化的范畴,通过对广东饮食的描述与分析,我们可以透视到广东生活方式中所蕴含的文化底蕴。饮食习俗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食物不仅仅是含有可供人类利用以维持生命的有机物,对于每一种食物及其消费方式,还需要由文化对其可靠性加上同意的标签。同样, 广东人对饮食的选择,也正是文化长期潜移默化影响的结果。美食的改革与创新,可以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必须以文化为基础,才能够为人们所接受和喜欢。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8730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广海学子三下乡——大手牵小手 红色文化进课堂

2023年8月16—17日,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跨越千里赴井冈,分别前往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市井冈山毛泽东红军学校和龙市小学开展了红色文化进课堂教育实践活动。实践队围绕《国旗法》、《国……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讲好井冈革命精神,赓续红色文化血脉

为讲好井冈山精神,将红色文化融入课堂,传承红色基因,2023年8月17日,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赴江西省井冈山市龙市小学,展开以“铸魂仰望——井冈山红色文化进课堂”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千里赴井冈,共铸旗帜魂

“起来!不愿作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雄浑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在场人们肃穆挺立,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齐声唱响国歌。2023年8月16日……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追赤仰望队|千里赴井冈 筑牢新时代青年红色井冈情

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在井冈山这片红色的热土上,中国共产党人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此次伟大的实践所孕育的井冈山精神,烛照着中国革命一步步迈向成功。为弘扬井冈山精神、……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重温峥嵘岁月 寻红军印迹点亮教育航灯

开展红色研学活动,有利于青年学生真切回顾党的光辉历史,了解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深化对革命先烈不怕牺牲、忆苦思甜的革命精神的认识。2023年8月15日,广东海洋……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燎原星星之火 筑牢红色井冈情

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在井冈山这片红色的热土上,中国共产党人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此次伟大的实践所孕育的井冈山精神,烛照着中国革命一步步迈向成功。2023年8月12日,广东海……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传承井冈精神 谱写时代新章

内蕴家国情怀于心,外化红色精神于行。为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基因永不变色,代代相传。2023年8月14日,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远赴井冈山,重温故土的红色革命历史,……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承革命星火重温峥嵘岁月,铸精神财富探寻红军足迹

广海学子三下乡——承革命星火重温峥嵘岁月,铸精神财富探寻红军足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拥有悠久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为弘扬井冈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体验社会课堂中的“受……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最新发布

新冠疫情防控,知识温暖相送
为进一步增强防疫宣传力度,丽水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青春战‘疫’”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线下实践小队于7月23日赴温州市瓯海区娄桥街道开展调研活动。该日下午,实践团队来到市民广场开展了寻访活动,得到了社区居…
“砼心砼行 筑梦金滩”实践团进行文化调研活动2
“砼心砼行筑梦金滩”实践团进行文化调研活动为了提高团队成员对黄河流经区域——滨州文化发展的认识,提高此次实践成果的完善性。7月27日,“砼心砼行筑梦金滩”实践团在滨州进行有关方面的调研。实践团的第…
江西学子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投身新时代文明实践
赋春镇位于“中国最美乡村”婺源县西大门,是全县三个“副中心”乡镇之一。赋春镇境内天然水系发育旺盛,山涧小溪形成叶脉状的水网,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古风蕴藉,文气沛然。为帮助提高村民对“三农问题”…
繁忙的快乐
繁忙的快乐今天是7月5日,对于团队线上小组组长杨苗苗同学来说,今天是繁忙而又快乐的一天。本应该是社会实践中平凡的一天,但是对于苗苗同学来说却又那么的不平凡,由于7月4日早上的例会中队长同学提出拍摄…
“逐梦绿水 氢情以待”黄河保护调查
为进一步提高黄河沿岸城市公民的环保意识,加大对黄河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7月26日,周口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逐梦绿水·氢情以待”助力绿色发展服务团在黄河沿岸城市:郑州市、开封市、濮阳市、三门峡市、…
旧物不抵岁月温情,改革开放还看今朝
7月27日,洛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历史成就观察队成员崔于飞前往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采访了尤素珍老人,听她讲述祖国几十年来的沧桑巨变以及对她而言衣食住行所发生的变化。尤素珍老人…
暑期社会实践观看抗疫视频圆满落下帷幕
暑期社会实践观看抗疫视频圆满落下帷幕2020年7月28日中午12:30,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党建中心“重温革命经典,再现红色青春”主题暑期实践团队组织观看“三十三”抗疫纪录片以及相关“习近平新时代中…
教师教育学院三下乡队伍走入文化建筑
2020年7月25日,教师教育学院三下乡队伍走入广东省中山市古镇镇海洲麒麟村的文化建筑——魏氏宗祠与魏邦平纪念公园。魏氏祠堂建于清朝光绪十三年,是中山市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全的清末祠堂建筑之一。该宗祠…
扶贫温暖青川,教学一路护航 ——湖州师范学院为青川学子普及医学小常识
扶贫温暖青川,教学一路护航——湖州师范学院为青川学子普及医学小常识2020年7月23日,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护理学院“扶贫必扶智,温暖你我行”暑期社会实践团正式开展活动。此次活动承接过去三年里学院与四…
志愿服务进村庄 晾晒水稻暖人心
近日,洛阳师范学院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云团队成员前往福建省龙岩市上炕县茶溪村进行“防疫”专项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随着收获季节的到来,村庄的家家户户都忙了起来。往年,收割水稻等繁重的农活由返乡青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