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六团九队于2020年7月23日,以“寻觅传统工艺,感杭城文化”为主题,赴中国刀剪剑博物馆和中国扇博物馆进行了解和学习,并对传统工艺的传承人进行采访,学习工艺匠心。
我们在9:30到达了中国刀剪剑博物馆。进门便看到“物开一仞为刀,两面开刃为剑,双刀相交为剪”的字样,这象征着刀剪剑的独特文化。讲解员带领我们走进一个又一个展馆,听“刀的故事”娓娓道来。我们了解到,刀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变化,先后经历了石刀、玉刀、青铜刀剑、钢铁刀等多种形态,刀的应用也从古代军事转向现代的医疗以及厨房。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剪刀的发明,这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由于剪刀多以工具的身份出现,所以很少出现在文人的文字中,但在医学治疗、缝纫、绿化、剪羊毛等多个方面被广泛应用,宋代人使用的剪刀已经大体接近于现代的模样……”馆中还有各种有名的刀剑,因为每个男孩心中都有一个侠客梦,看见各种宝剑或者名刀,心中就会产生“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迈,因而最为男孩子们喜欢。馆中不时听到男孩由衷发出地连连赞叹。
11:30,我们来到中国扇博物馆,听听似乎是属于女孩的“扇的故事”。扇子文化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文化,扇与表演艺术、扇与闺阁文化、扇与身份地位……扇子,以文化载体的形式含蓄地传达着人物的性格和思想情感。之所以说这似乎是女孩文化,是因为古代女子出嫁,多以扇掩面,宋代甚至拜堂也以扇遮面,直到新婚夫婿亲手取扇方可拿开。此外,汉代出现的扇舞,那可是佳人姝丽的专属,她们掩扇轻歌曼舞,风韵婀娜,为博心仪之人的一笑。不过呀,说扇是女孩的专属未免过于绝对了。扇还象征着身份地位:皇帝打依仗扇,体现皇权的威仪;羽扇纶巾,则显得文雅潇洒,风流倜傥;古代扇子也曾作为国礼送给外国使臣。
有幸至极,下午1点我们采访了麦秆扇的传承人吴女士。“麦秆扇用麦子的杆制扇,不仅实现了废物利用,也是一种环保的手段。”在吴女士的帮助下,我们体验了制作麦秆扇。我们以为制作一把麦秆扇是件易事,没想到制作过程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流程极为繁复,成果当然也不大美观。吴女士叹惋道:“制作麦秆扇需要坐得下去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一直坚持传承这种工艺。我这一代呀,还有人做麦秆扇,但是大部分会做的人只把它当成谋生的手段,很少有人真心诚意去教授,也很少有年轻人愿意传承这种‘没钱赚’的手艺。随着时间的变化,这种优秀的工艺会渐渐消失的……”她希望当代青年可以了解、学习这种工艺,做一个“坐得下去”的人,并把它传承下去。
刀光凌厉,舞衫歌扇,这是对男子的气魄和女子的柔美的传统印象。岁月更迭,我们早已远离硝烟,也不再有帝王,但刀剑、扇子仍在不同的历史空间里惊艳——我们能从中品悟古代中国的朴实的文化生活——更好地适应自然,增加行为能力,提高生活质量。看那一件件泛着冷光的金属器具,它们集工具职能与文化职能于一身,怎忍心让这传统工艺失传?在传统文化失语之前,我们这一代必将承担起传承的责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8259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