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了解我国民间传统艺术,增强青年守护优秀传统文化责任担当,7月22日,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六团九队“传统文化”社会实践团队以“古韵长流清净间,感悟封缄何阳魂”为主题赴河阳,认识和了解河阳剪纸,河阳剪纸流传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我们团队在早上9点的时候到达河阳村,在那里,我们有幸采访到了82岁高龄的朱松喜老人,他是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朱松喜老人自小生长在河阳村,他的母亲是一位民间剪纸高手。在母亲的带领和指点下,朱松喜不到10岁就会基本的剪纸技艺了,一剪就是六十余年,朱松喜老人练就了一手剪纸的好技艺。他的作品被县博物馆和河阳剪纸艺术陈列室收藏、展出,并经常受邀参加各种剪纸艺术展和交流活动。
人的一生很短,短到只能用来喜欢一件事。虽然生活并没为朱松喜老人打开绿色通道,可他却报之以歌,老人在82年的时候切了左肺,却能微笑,平静对我们道“还好太公保佑 不然就丧命在那一年”。可天公不作美,后来老人的耳朵被鞭炮炸到,去年还在家旁边的阶梯上摔了一跤,一系列的意外损害了老人的听力,也使他腿脚不好,可尽管如此,老人依然没有放弃剪纸,至今依然在剪,提到剪纸的时候,你能相信一个老人的眼中有像星星一样的光吗?老人的妻子告诉我们,他真的剪起纸来会忘记吃饭,会忘记其他的一切。随后朱松喜先生给我们展示了他剪纸的剪刀,有三把大的中的小的,小的剪刀用来剪最小的剪纸。
这副满堂红是老人最喜欢的一副剪纸,这副里面细数是有十个人的,将人物含在其景致中。这幅剪纸当时拿到了上海参赛,在寄去上海的时候,老人再三确认是否还会邮寄回来,朱松喜老先生说,如果不邮寄回来,那就不寄了,舍不得老人说最遗憾的文革时期,被撕掉的一沓剪纸,现在手会抖了,很对细小的剪口没办法再剪出来了,非常遗憾。 当传统与科技相碰撞,也会擦出不一样的火花。朱松喜老先生告诉我们,感谢现在的科学技术,也就是复印,现在的线条直接复印上去就可以了,之前没有这项技术的时候是用糊灯笼的纸,这种纸很有韧性,然后再在纸上钉好线再进行剪纸。当时这种操作很麻烦,一张剪纸 光是描线这一步可能就要耗费三天的时间,右图就是过去用糊灯笼的纸做出来的,放大看会看到一颗颗的白点,那些就是钉纸(糊灯笼的纸)。一个人,一种手艺;两个人,一次传承。朱松喜老先生是首位缙云剪纸非遗传承人,之后的几代传承人都是他教出来的,除此之外,他说,他还给老年大学里老人都开设了剪纸班。老人的妻子也耳濡目染,在附近的小学,上剪纸课。而青年一代的肩要背负他们的使命,走更远的路。
一张红纸,一把剪刀,剪出的是图案,谱出的是生活。缙云剪纸,重外在形似,更注重本质的神似,以阴阳相结合,讲究大的影像轮廓,剪出影像中的细阴线,在剪人物时,不剪面部五官,主要刻划剪影动态,只剪七分,注重动势,脱形取神。每逢年节之期,婚丧嫁娶之日,祝寿满月之时,村里人都会用贴剪纸窗花这种传统的艺术形式来表达祈福迎祥的心愿。剪纸不仅增添了民俗生活的气氛,更生动形象地反映出人们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理想
最后,怀着激动的心情跟朱松喜先生在一代名匠牌匾下面合了影,向老人道过谢之后,我们怀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定信念离开了。回去的路上,我们在内心暗暗地许愿,希望河阳村的剪纸手艺在未来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希望它可以大放异彩。http://www.dxsbao.com/shijian/28185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