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泰州7月19日电(通讯员丰劭君)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拓展学生的课外科学文化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7月18日下午,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星火传递,同心燃梦”志愿服务团队开展了线上的互联网+科普课堂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今年由于受疫情的影响,该团队积极利用线上各平台,通过图片、视频和文档等方式,灵活地呈现科学知识和原理。本次活动主要为初中生提供物理实验上的辅导。活动以“一对三”线上教学模式展开,教师根据学生需求安排辅导时间和教学内容,并在每周设置固定时间来巩固知识点。同时,为了做好监督辅助工作,活动采用上课打卡和线上考试的形式。此外,团队教师也与家长、学生建立学习交流群,为及时反馈信息、分享学习资料提供便利。而初中生处于青春期,除了日常学习以外,必不可少的是和老师、家长之间的谈心聊梦,团队成员还组织开展线上经验交流会,陪学生说话,建立身份同一,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他们解疑答惑。
该团队始终保持严谨负责的态度,在活动初期,先与3名学生进行云教育试运行,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记录并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本次试讲的内容是光的折射,由肖安琪讲授。团队老师利用一张图片:一个杯子放入一根筷子,然后提问学生看到了什么现象。
图为队员为学生引入新课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李周瑞摄
但由于是初中生,她们本身对于物理知识有了一定的预习能力,学生纷纷在回答完“筷子弯了”后,脱口而出就答出是发生了光的折射。借此,老师进一步向同学们解释光的折射的具体定义,并再次结合图片现象说:“光从空气这一介质斜射入水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从而使得光在这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这就是我们看到筷子它折了的原因”。紧接着老师又用平面图和同学们区分标明偏转角和反射角,还和学生们一起探索光的折射规律,在对这些有了熟练的掌握后,老师抛出了第二个问题:“那雨后为什么会出现彩虹呢?”
图为队员为学生讲解雨后彩虹现象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李周瑞摄“发生了光的折射。”学生的回答出了意料之中的答案,“对!那它是如何发生光的折射呢”,学生们一时语塞,老师便指出:雨后空气中有很多水滴,一束光照射过来,很容易发生折射,经过多次折射后便形成了彩虹,进而让学生对光的色散的概念有了初步了解。最后,课后辅导除了布置所学内容的作业,团队教师更有针对地结合学生平时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答疑讲解,及时的巩固和拓展。在一系列的试讲结束后,团队了解到了很多注意点,比如对于物理基础薄弱的学生,他们思维局限,更需要的是一个空间思维发散的引导者,因此要分开这两类学生,针对性地选取恰当的物理实验来推动教学;线上资源有限,有限资源也复杂多样,因此要多方位考察教学软件,争取让学生能真切体验完成实验操作的乐趣等。
通过本次活动,引导青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青年志愿者和未来的人民教师,肩挑着新时代的责任和国家民族的未来,在本次活动中,团队成员本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宗旨,身体力行,传播社会正能量。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该明确奋斗方向,争做“开拓者,奉献者,奋进者”,时刻警醒自己,努力学习,勇于攀登,以实践行动证明决心,让青春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绽放绚烂之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8065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