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8点,我们就来到了文化活动中心,跟着师傅学习、体验木活字印刷。只见师傅将墨水舀一勺于砚台,用刷子抹开,再均匀迅速地扫在字模上,师傅说道墨水不能过多,否则会晕染,也不能过少,否则不清晰,凡事皆有度,不满则亏,过满则盈。取一张纸扑于字模上,刷子的背部过润后均匀有力地在纸上来回扫动。一揭,一张清晰美观的字张就印好了。我学着轻柔但不失力度地刷满,但要么不均匀要么晕染太多,才明白师傅的说道的平衡把握是在时间的韧性里练就的,不禁对这些非遗传承人们多了更多的敬意。
然而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集成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许多靠口授和练习传承的手艺在不断消亡。同时,“非遗”这个头衔也常常遭到投机者的滥用。”对此,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感叹道,“民间文化的传承人每分钟都在逝去,民间文化每一分钟都面临消亡。
眼前的师傅正神色自若地挥动着苍劲有力的右手,从横的纹路烙印着时光流转的痕迹,墨汁在字板上闪动的智慧的光辉。连绵的蝉声里,我们不禁肃立。正是这些可亲可爱的中国匠人们的不忘回首,铺就中华文化的康庄大道。
午后,我们来到了东源村的志愿服务站。作为瑞安本地人的我,用方言和老人们表明了我们来陪伴关怀的善意。在欢声笑语中,我们陪伴孤寡老人们度过了一个充实的午后。其中一位老人令人印象深刻,他给我们讲了他年轻时的辉煌深刻,更鼓励我们年轻人要勇于挑战,不要留下遗憾。
东源村在千年文化的浸润下,孕育出了朴实勤恳的民风,造就了木活字印刷的伟大发明。这个安静低调的小镇,在普遍追求快节奏的当下仍能保守踏实稳当的初心,在静谧中兀自精进,在流光里愈加瑰丽。体验木活字印刷的过程,也是感受劳动人民智慧结晶、领略华夏深厚文明底蕴的过程。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7950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探访蚕桑足迹 寻找丝绸之源钱山漾遗址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城南7公里的潞村古村落,是世界丝绸之源。这里出土的两片千年丝箔残片把我国丝绸文明史提前到4000多年前。此次文学院 “湖韵遗丝,……
刘泽承 大学生网报 湖州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南浔辑里丝 学子寻遗韵南浔,一个孕育了中国桑蚕丝织文明的地方。湖州闪亮的丝绸文化文化名片,从这里开始。7月上旬,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
汪梦婷 大学生网报 湖州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非遗走访暂告段落 多元数据紧张汇总7月17日8时左右,“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团的成员准时到达工作室,进行前一日的行程、采访汇总。20世纪30年代,慎微之……
方超颖 查看全文 >>
传承辑里湖丝,美中仍有不足辑里湖丝又称辑里丝,是世界闻名最好的蚕丝,是浙江省的传统丝织品,属于南浔特产。辑里丝是一种丝中极品,因产于南浔辑里村而得名。在清朝,辑丝一直作为帝……
徐姣娉 查看全文 >>
一针一线绣山河,千丝万缕展恢弘7月16日,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队的调研活动进行到了最后一站——钱山漾景区。两位负责人和四位团队成……
张芸 查看全文 >>
湖师院暑期调研团前往潞村探访丝文化2018年7月16日星期一,“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暑期实践调研团前往湖州市潞村探访丝文化,并借此机会了解湖丝文化的发展……
王奕 查看全文 >>
湖师院非遗调研团探访辑里调研湖丝文化在“一带一路”时代强音号召下,“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以辑里湖丝手工制作技艺为切入点,……
董丹娜 查看全文 >>
非遗调查暂告段落 多元数据紧张汇总7月15日8时左右,“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团的成员准时到达工作室进行工作汇总。根据回收的调查问卷,分别针对市民与……
方超颖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