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少年儿童每年溺水死亡人数大概5.7万,其中14岁以下的占比高达56.58%。当前正值炎炎夏日,少年儿童们迎来了漫长的暑期假日,这也标志着儿童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时期。2020年6月22日,温州苍南一景区3名少年溺亡;2020年7月9日,广东00后高考生海滩游玩溺亡……儿童溺水事件频发,溺水之殇何时休?
为防止儿童溺水悲剧的发生,提高儿童对于溺水事件的认知水平,7月15日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滴水行动之追风赶月小分队于怡江小区开展夏季防溺水主题课程。主要通过教师讲解、师生互动、视频学习等方式进行,重点突出游泳注意事项及施救措施,做到“六不”。
在观看短片的过程中,孩子们专心致志地在学习防溺水知识,在知识竞答中,孩子们积极踊跃、大胆发言,“不能下水救人,可以大声呼救,拨打119”、“一定要在家长的陪同下游泳”、“溺水时,不能将手上举或挣扎,以免使身体下沉”等正确且富含实际使用价值的话语频频在孩子们的口中说出。不难发现,孩子们基本上已经掌握了防溺水的知识,对于溺水判断题更是做到了百分之百的正确率。据了解,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中,老师、家长们也时常提醒孩子预防溺水的小知识,日积月累,孩子们便牢记在了心中。
但在教学的过程中,孩子们也存在着一定的知识盲区,认为水位低浅的小溪、河流并不危险。事实上,在野外戏水,水不深也可能会因为石子绊倒呛水,导致死亡。此外,抽筋等生理原因和慌乱等心理因素也是溺亡的巨大推手。与此同时,对于空矿泉水瓶能够救人这一说法,孩子们也存在着疑问。科学实验表明,大容量塑料瓶能抵一件救生衣,但是要注意使用方法,最好在其外部套一个塑料袋,方便抓握。塑料瓶仅为应急自救工具,不能成为正规游泳工具。
看到他人落水如何救助也是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因为孩子们都处于小学阶段,无论是身体还是心智都不够成熟,所以我们并不提倡下水救援,即使会游泳也应提高警惕。正确的营救办法是大喊求救、 拨110报警和120专业救护、想方设法尽快采取间接方式把溺水者拉离水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见义智为。
溺水是少年儿童意外伤亡的“第一杀手”,即使儿童对于防溺水知识已储备大量知识,但老师、家长们也不能因此放松警惕,监护要落实,准确掌握孩子行踪,切实做好对未成年子女的教育和监管,严防暑期溺水事件的发生,为孩子拉起一道生命防线,让孩子平安度过一个快乐的暑假。
严防暑期溺亡事件,纵追风赶月,不曾松懈!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7631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