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大学7月4日电(通讯员 杨怡晨)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这是1935年毛泽东称赞彭德怀的一首诗。彭大元帅人虽已去,他的光辉事迹永远刻在人们心中。
为了更好的传承彭大元帅的高贵品格与精神,发扬红色革命文化,湘潭大学化工学院暑期三下乡之“探访红色遗迹”调研团的成员们来到了湘潭县乌石镇,将在这里开始瞻仰彭大将军辉煌的一生。
看伟人光辉的一生
进入乌石景区,沿着阶梯一直往上走,就到了彭德怀铜像广场,铜像广场往南,穿过一块草地,便到了彭德怀纪念馆。走进序厅,可见正中央彭德怀元帅的一坐雕像,栩栩如生。正门两侧是分别为彭总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彭总致力于革命化、现代化建设的两幅壁画。正墙则是由三组红色浮雕组成:“血战罗霄”“百团大战”“抗美援朝”。整个序厅以极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展示出彭元帅史诗般的辉煌业绩。
序厅往左,穿过外廊进入三个展厅。其中第一个展厅主要介绍彭德怀的童年生活,以及从军的过程。从平江起义到抗美援朝,为建立和保卫新中国立下赫赫战功,这是彭德怀一生最光辉的岁月。
第二个展厅,介绍百团大战归来的彭元帅致力于军队建设,以及最后蒙受冤屈的艰难岁月。最后一个展厅为纪念彭德怀元帅,展厅里每一张图片,每一句诗词,都感动并震撼着调研队成员们。真正的英雄,从来不在乎他自己奉献了多少,也从没为自己想过要得到什么。
(图为调研团成员们正在讲解员的讲解下进行参观学习)
调研团成员们走出纪念馆,再走过几片稻田,便来到了彭德怀元帅的故居。彭德怀故居总面积350平方米,原为几间茅屋,1925年故居实在无法居住,1925年至1927年,彭德怀用在湘军担任连长、营长时的薪水,由胞弟金华、荣华所建,故又名“三华堂”。故居座西北朝东南,砖木结构,粉墙黛瓦,是具有典型江南风味的普通农舍,也是彭德怀投身革命后在乡唯一长时间活动的场所。
堂屋门楣上,嵌着祁阳石雕刻的门匾,邓小平所书“彭德怀同志故居”在阳光下金光熠熠,耀眼生辉。走进故居里,可见故居的一切陈设物品都是那么简谱,一切却又尽在不言中。来到故居的左侧时,成员们看到墙上的几个字“彭荣华牺牲处”,彭荣华是彭德怀的弟弟,他就是被敌人打死在那里的,成员们心里非常难受,如今的和平生活是多少英雄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
(图为调研团全体成员在彭德怀元帅故居前的合影)
传承伟人精神 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故居,调研团的成员对来参观故居的一行老年党员团队的三位代表进行了采访,以下为部分采访内容。
记者:请问您来参拜彭大将军纪念馆与故居之后,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答:最大的感受是彭德怀元帅对革命做出的巨大贡献,我从内心很感激他,很佩服他,元帅敢于质疑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
记者:彭总在业绩上立下了赫赫战功,他的人格魅力与精神也在时刻感染着我们,那么作为我们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的发扬这种红色文化与精神?请您给我们提几点建议。
答:你们大学生是栋梁之才,通过学习之后,不论是在学校还是毕业以后,都能把彭总的这种无私奉献精神落实到实际行动上;我们现在的科技这么发达,也要加大宣传的力度;还要发扬“孝为先”的精神,父母培养你们成才真的不容易;最后,要把彭总的这种精神传承下去,自己做好以外,还要将这种品质传递给身边的人。
(图为记者正在采访三位老年党员)
采访时,三位老党员也对景区的建设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其中一位老党员提到,地方政府在这方面还不是特别重视,比如景区的路面太窄、设施还不够齐全等,这有一些遗憾。
采访结束后,调研团的成员们联系到了景区的工作人员,向工作人员说明了情况。工作人员说景区方面一直在努力做到最好,为了让景区有更多的人知道,这些年来也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自从景区免费开放以来,景区游客访问量已经累计超过了130万。去年央视播出的一部《彭德怀元帅》电视剧也是对景区有不错的宣传,一些人想要找寻彭元帅的足迹,首站便会来到彭德怀纪念馆,现在景区正在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彭总一辈子坚信马列,坚持真理,拥护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路线,屡建战功。彭总实事求是,大公无私,亲民爱民的红色革命精神也将永远被后人所铭记。彭德怀元帅的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学习和弘扬彭总对党忠诚、敢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737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