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伏发电站下,相继种庄稼
――新材料与能源学院“材”华横溢,“源”梦未来暑期社会实践队
2020年7月10日星期五,充实的时间总是过得这么快,今天已是社会实践的第十天,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新能源本身的发展,也要注重新能源延申方面的发展,了解了在光伏发电站下种庄稼。大家也会问了,在光伏发电站下种庄稼会有危险吗?答案是:没有危险的。农光互补光伏发电,上面装了太阳能板,下面的光照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适合种植喜阴的作物;喜阴的作物有:半日照,适宜种植喜光耐阴蔬菜,洋葱、油麦菜、小油菜、韭菜、丝瓜、香菜、萝卜等.全天几乎没有日照应该种植莴苣、韭菜、芦笋、香椿、蒲公英空心菜、木耳菜等。
库布齐沙漠是距离北京最近的沙漠,这里年日照量超过3100小时,对种庄稼的农户来说,这样长的日照时间就意味着干旱和颗粒无收,但是,如今当地的村民却把种养业搞的风生水起。
库布齐沙漠年日照量超过3100小时,虽然是发展光伏产业的好地方,但是对种庄稼的农户来说,这样长的日照时间就意味着干旱和颗粒无收。在内蒙古的库布齐沙漠腹地,光伏电站不仅在发电,还成为当地老百姓的庄稼地和养殖场。昔日贫瘠的沙漠,如今成为聚宝盆。在当地,老百姓还把光伏电站称作“庄稼守护神”。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独贵塔拉镇,太阳能光伏板成为了村民杨凤祥的庄稼地和养殖场。杨凤祥说,光伏板可以遮阳,水分蒸发量减少了,而平时清洗光伏板的水刚好可以用来浇地;同时平整土地的时候,混合了红泥的沙地可以使植物根系稳稳扎在地里。
这些年来,我国的荒漠化治理显著成效,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在治理的同时,人们也一直在荒漠土地上搞种植。光伏电站长庄稼,让沙漠变成良田,就是这种实践的有益探索。希望通过新农人们的探索,可以让漫漫荒漠变身聚宝盆。
(供稿人:孟帅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7219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光阴荏苒,珠流璧转之间,为期七日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已经接近尾声,本次活动极大的开拓了实践团成员的视野,丰富了阅历,提升了实践能力。7月18日,晋中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
外宣投稿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全面普及食品健康安全的基本知识,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7月17日,晋中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
外宣投稿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近年来,火热的电商直播正成为农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为农产品从田间地头走向千家万户铺设了一条“快车道”。电商直播与传统农业融合催生的新业态,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一道风景线。为进……
外宣投稿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为进一步弘扬“尊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号召社会关注独居老人身心健康问题,提高老年人群防诈意识,助力乡村振兴,7月15日,食品与环境学院“青风环箕”……
外宣投稿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的身上寄托着祖国的未来与希望。为促进儿童成长,给孩子们不一样的暑假生活,7月14日,晋中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青风环箕”乡村振兴实践团和当……
外宣投稿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以专业学科特色为依托,运用园林专业知识帮扶乡村振兴发展,为同学们积累工作经验,增强职业规划意识与能力,拓宽就业渠道,7月13日,晋中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王雪丽老师和杨欣老师带……
外宣投稿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历史传统,是国家、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和武库,也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历史、民族个性、民族气质、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机组成和重要表现。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外宣投稿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做贡献,在观察实践中长知识、增本领,7月……
外宣投稿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食品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